免费注册

集性能、功能和经济性于一身:大丹Dan D’Agostino Pendulum合并放大器

作者:FiPlay 阅读数:45 发布日期:2025-08-05

摘 要:Pendulum合并机早于2024德国慕尼黑高级音响展上正式亮相,其体型紧凑,功能齐全,成为体验Dan D'Agostino最实惠的产品

1.jpg


Pendulum合并机早于2024德国慕尼黑高级音响展上正式亮相,其体型紧凑,功能齐全,成为体验Dan D'Agostino最实惠的产品,也一直是我很想聆听的合并机之一。而今年慕尼黑展会上,Dan D'Agostino都有展示这款Pendulum合并机,但吸引力却集中到四台Relentless Epic 1600单声道后级(总功率超过6000W输出)驱动大型四件套音箱上,其凭借惊人的驱动力无惧目前世上任何旗舰大型音箱系统,以这种傲世的实力,Pendulum合并机的表现自然也不会差到哪里去。而这次我在中环乐燊试音室行了体验,即使越级“挑战式”Magico S5,不论大动态、冲击力、规模感以及控制力,都有板有眼。对于一般家庭环境使用上,搭配小一号的座地式音箱,那就显得更加合适了!


高品质和高功率放大器发展的推动者


关于Dan D'Agostino的一些背景,相信很多朋友在网络上都看过不少,但可以肯定的是,在近50年的高端音频放大器发展上,有一个名字一直影响着业界,那就是拥有传奇色彩的Dan D'Agostino先生,他无数的设计推动着音响技术以及音乐艺术的发展。而最为重要的是,他是业内高品质和高功率放大器设计的推动者,他不但热衷于这类产品的设计,而且他相信这样的放大器产品能充分展现录音的音乐精髓。


不过少为人知的是Dan D'Agostino先生拥有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电气工程学士学位,他早期经历过海军生涯,曾在美国海军水下爆破队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电路设计经验。1980年,他创立了Krell品牌,并担任该公司首席工程师直到2009年。2011年,Dan D'Agostino先生正式创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公司(Dan D'Agostino Master Audio Systems)和Dan D'Agostino音响品牌,新的组织架构和先进的设计为其注入了全新的活力,而以他名字命名的产品不仅达到了全新的音质水平,其外观更是业内独树一帜。这种革命性的设计将优雅的美学与创新的电路设计,以及无与伦比的创新实现了完美的融合。

图片

从Momentum Monoblock功放和其他Momentum系列产品开始,Dan D'Agostino产品线如今已经扩展到Relentless系列。Progression系列以更亲民的产品提供高性价比的选择。而本次介绍的Pendulum合并机,将Dan D'Agostino传奇的声音带给全新的音乐爱好者。而且,厂家强调,所有Dan D'Agostino产品均在美国制造。


集性能、功能和经济性于一身


Pendulum采用一体化功放设计,有点类似Progression合并机,但Pendulum相对有所妥协,自然性价比表现会更高,可以满足当今音乐爱好者和音响发烧友挑剔的需求。

图片

从外观上看,Pendulum尺寸非常紧凑,具备标准机箱宽度,但高度和深度都比Progression合并机要小,整体外观金工的复杂程度有所降低,不过依然保留标志性的Dan D'Agostino表头设计,唯独该表头并非实体指针表头,相反以电子屏取代,但准确性和灵敏度丝毫不减。除此之外,前面板两侧对称布局了信道切换和音量调节旋律。可以说,Pendulum保留了Dan D'Agostino铜色和银色的搭配,以及高辨识度的设计元素,通过更简约的机箱线条,迎合更关注音质和多音源聚合的入门用户。

图片

背面板上,Pendulum具备了3组平衡输入和1组平衡前级输出,1组RCA用于Phono MC输入(需要内部加装唱放模块),以及一个1/4耳机输入接口,足以囊括了黑胶入门用户、耳机用户、合并机用户和前级用户的需求。而且,Pendulum还预留了一个扩展接口插卡用于DSM数字串流模块的接入,包括RJ45网络接口、HDMI eARC回传、Optical光纤、Wi-Fi。其中HDMI eARC接口应该是品牌首次在Pendulum上尝试使用,也注定其满足客厅娱乐功能的多元化需求。另外,Pendulum借助DSM模块可以实现串流功能,通过客制化iOS应用程序,轻松帮助用户实现音乐收藏、串流内容和装置设置。而应用程序支持Tidal、Qobuz和Spotify等订阅服务,并具备Tidal Connect的额外兼容性。据了解还支持MQA解码和Roon Ready认证。

图片

尽管Pendulum DSM模块接口比Progression合并机的少了同轴和USB Type-B数字输入接口,但通过网络接口可以支持32bit/384kHz和DSD256解码,对于以串流音源为主的用户已经足够。考虑到模拟部分对数字音乐重播的关键作用,DSM采用了内部平衡连接,确保Pendulum电路级的最佳信号传输,充分挖掘Pendulum电源和放大的潜力。


而唱头放大功能也需要额外加装模块,其具备60dB增益和多种负载设置,可以适配当今黑胶唱片爱好者喜爱的大部分低输出动圈唱头。当然,如果用户需要DSM和唱放模块则需另购。


Pendulum的遥控功能非常值得一提,其音量调节与机身面板上的音量旋律操作无异,跟Momentum C4的遥控相似,是一款支持蓝牙的设备,通过USB充电,采用人体工学设计。指标显示直接取自Dan D'Agostino表头的设计,为LCD屏幕。遥控提供双向功能,可以将Pendulum合并机前面板信息同步到遥控器显示屏幕上,包括输入、音量和歌曲信息。

图片

电路方面,Pendulum合并机对Momentum C4前级中引入的JFET输入电路重新巧妙设计,成为Pendulum合并机的设计基石,这种全新输入级与经典的Dan D'Agostino核心技术相结合,实现全平衡、直接耦合、互补信号路径确保了最佳的信号完整性和声音纯度。而电源方面,Pendulum合并机秉承了Dan D'Agostino长期的设计理念,采用额定功率750VA的定制环形变压器,并以25000μF的庞大电容水塘作为电源基础。这只定制变压器专为高效率而设计,使放大器能够在极其紧凑的结构中提供强大的功率输出,突破了传统尺寸的性能限制。在功率方面,Pendulum合并机在8Ω负载下为120W,当阻抗减半时为240W,家居发烧搭配中小型的座地式音箱都不成问题。另外,Pendulum内部电路巧妙地过滤了来自交流电原的射频噪声,解决了不对称功率波形和交流电源直流输出等问题。

图片

把Magico S5控制得有板有眼!


什么?Pendulum合并机推S5?这是我到乐燊试听室的第一反映,我认为这是乐燊专门为我刻意进行的“挑战式”搭配,当然,他们对Pendulum合并机的表现充满信心,音源部分用到Simaudio 650 D转盘/解码和681串流/解码播放器,通过Pendulum合并机与S5 2024 M-Coat版本的演示,我感受到厂家为追求Dan D'Agostino的入门爱好者奉上了最大的诚意。

图片

在播放李宗盛和卢冠廷合唱的《没修饰的印记》,两把男声在Pendulum合并机上展现出极高的辨识度,国语和粤语的对唱,把老男人内心的情感得到全面释放。现场系统声音分析力到位,声底饱满无鼻音,人声扎实不虚飘。作为现场收录的歌曲,Pendulum合并机驱动S5 2024 M-Coat轻松还原出演唱会的舞台感和空间感,彷如自己身处台下聆听般的真实。


接着播放BIS出版《四季》,这一版本对于我经常聆听《四季》专辑而言感到特别有意思,因为当中加入了大提琴的元素,另外音乐增加了低频、肉感、氛围感和层次性,展现出音乐的张力。可以说,S5 2024 M-Coat座地式音箱把Pendulum合并机的驱动力和潜力全面展现。当然,S5 2024 M-Coat通过更高功率的放大器会更好,但很难想象Pendulum合并机都能把S5 2024 M-Coat座地式音箱驱动得如此不错。而今年Magico正好推出了非常紧凑的S2座地式音箱,我相信其不论价格、声音以及指标性能上,与Pendulum合并机将会更加合搭。

图片

接着播放《凤鸣山之战》,这种大动态的录音确实对合并机带来不少的挑战,而Pendulum合并机显然并不畏惧,不论低频能量感、冲击力以及下潜表现,都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驱动S5 2024 M-Coat的Pendulum合并机动力十足,来势汹汹,展现出惊人的威力和快速的表现。


而在《鬼太鼓座》的还原上,不论幽怨凄美的笛子声,还是表演者赤脚踏步舞台的声音回响,抑或群鼓演奏的澎湃,都把当中的细节清晰捕捉,同时塑造出广袤的空间感以及出色的控制力。即使在众鼓齐鸣之时,声音大而不乱,多而不杂,鼓槌敲击的声音清晰响亮不被掩盖。总的来说,声音精致而富有能量,细腻而不失冲击。


Pendulum合并机可以说是厂家以设计高品质放大器的思路,最大努力地打造出实惠、高品质和多功能的合并机产品,即使现场并没有加装DSM和唱放模组,都能展现出高质量精致音质的含金量,对于数字和黑胶音源高度聚合的功能,都成为未来用户升级的方向。


推荐商家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