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韩享良 阅读数:234 发布日期:2025-11-10

StormAudio最近几年在高阶家庭剧院非常火红,因为它不仅是少数能提供超过三十声道处理能力的品牌,同时还独占Dirac Live最强悍的低频管理技术ART超过两年之久,而StormAudio亦是全球第一个推出AoIP纯数位环绕处理前级的品牌,为高阶剧院打开了新的道路,近年来话题不断,台湾也不断累积StormAudio的用家。
而就在今年7月上旬,我们接到消息,StormAudio的现任CEO - Olivier Thumerel先生将会访台,这当然是一个千载难逢的采访机会,毕竟在此之前StormAudio并没有原厂人员来台的记录。就在7月8日,笔者带着满满的问题,与Hi-AV影音网的廖总编一起进行了专访。
而地点就是先前我报导过的案例-新庄陈董的超级豪华剧院,此处安装了全亚洲最大的217吋MicroLED显示幕,多声道系统的音箱数量多达32支,而负责解码的就是StormAudio的器材,选在这个地方做专访,真的非常切题。
Olivier Thumerel先生看起来非常年轻,一问之下才刚满四十岁而已,而他已经在StormAudio工作已经超过七年时间了。Olivier是国际经营管理背景,于2018年初加入StormAudio担任COO营运长,几个月之后就晋升为CEO执行长,直到今日。
也就是说,Olivier参与了StormAudio近年许多重大事件的发展,例如前述的Dirac Live - ART的采用,以及AoIP器材的推出,统统都是在他任内的事情,想了解StormAudio近年的发展他绝对有第一手的情报,所以到了现场之后闲话不多说,马上就开始进行专访,而我们一开始还是想先了解一下StormAudio这个公司的背景。
![]() |
| ▲ 先前我们报导过一个树林陈董事长的超豪华剧院案例,内部配置了超巨大的217吋MicroLED显示巨幕,配置的音箱数量多达32支,环绕处理前级采用的就是法国风暴StormAudio ISP Elite Analog MK3,而且是32声道全上,这就是我们本次采访的地点。 |
![]() |
| ▲ 我们本次的采访就是在陈董事长的视听室内进行的,由笔者和Hi-AV廖总编进行专访,现场还来了很多发烧友、音响业者,与业界专业人士,大家都把握机会跟StormAudio CEO进行交流,毕竟机会难得。 |
Q:StormAudio是一个很特别的公司,当初是如何成立的?听说它跟Auro 3D有一些关系?能不能说明一下这段历程。
A:StormAudio最早是在2006年由声学与音响方面的专家所成立的,其实它一开始投入的是Hi-End两声道扩大机产品,不过因为这部分的市场竞争太激烈,所以当时并没有获得很大成功,但是在成立公司和研发、制造产品的过程中,仍然为公司的技术实力打下了基础。
后来Auro Technologies公司看上了StormAudio的技术能力,所以收购了这家公司,当时的Auro正在开发对抗Dolby Atmos的解决方案Auro 3D,并希望能拥有硬体解决方案来推广Auro 3D,而StormAudio的硬体实力就是一个好选择。之后,Auro公司拥有StormAudio长达四年的时间。
然而后来Auro开始发现,如果它推出的处理器只能解码Auro 3D,是不可能打开市场的,因为消费者要的器材一定也必须能解码Dolby Atmos和DTS等其他规格。况且,当时StormAudio作为Auro公司的一部分,与市场上其他技术提供者(例如 Dolby)的沟通就变得很困难。
有鉴于此,Auro公司在2018年时决定出售StormAudio,让它成为一家独立公司。尽管最后分开了,StormAudio仍然因为这段机缘而受益良多,公司的团队累积了许多关于多声道编解码、沉浸式音效处理、相关测试和开发的深入知识,这对StormAudio开发环绕处理器来说是一个巨大优势,也为我们为成为领先品牌打下基础。

Q:Auro 3D在家庭剧院领域并不是很普及,您怎么看待?
A:虽然Auro 3D在编码器里的推广有限,但是它的处理技术仍然是很受肯定的,例如Auro 3D当中的音讯上混upmixing技术 - Auro Matic就很受音响爱好者的欢迎,许多人认为它在处理音乐时是最中性的升频技术。
Q:今年有一个新的串流音乐平台Pure Audio Streaming就标榜使用Auro 3D技术,您怎么看待?StormAudio与Auro 3D有这么深的关系,在Auro 3D的运用上有什么优势吗?
A:我知道,Pure Audio Streaming就是采用Auro 3D技术,能提供无损失的多声道串流音讯,确实能提供更细腻的声音效果,我觉得这是很棒的。
而如果说到StormAudio播放Auro 3D的优势,那还是要讲我们有非常良好的关系,双方对彼此的团队成员都很熟悉,两家公司在地理位置上也很接近,Auro公司在比利时,而StormAudio是在法国,这种紧密的关系使得两家公司能够进行高效率的合作。Auro在其实验室中也会使用StormAudio的产品进行测试。当Auro开发新版本的引擎时,他们也会提供我们进行测试。

Q:谈到解码能力,据我所知,今年StormAudio推出了新的解码核心,能不能为我们说明这个部分。
A:是的,我们推出新的解码核心,名为ADEC(Advanced DECoder),会推出有几个原因,第一,是希望能突破旧有的解码声道数量限制,过去StormAudio的产品在进行制式解码时,能处理的独立声道数受限于24声道,而新的ADEC可以提升为35声道,未来或许还能更多。(编按:提升到35声道是为未来预留的,现阶段实际输出仍然是最大32声道)
第二,就是要支援所有最新版本的多声道音讯规格和功能。例如,Dolby Atmos其实每两年会推出新版本,从1.0版一直到现在的1.8版,每个版本都带有新功能,旧解码器无法支援新版本功能,因此需要更强大的DSP处理能力。
第三,就是我们纳入了更多的编解码能力,例如今年新加入了MPEG-H和Sony 360 Reality Audio。虽然这些规格目前使用并不广泛,但StormAudio希望确保产品能与未来可能出现的任何格式相容,例如MPEG-H已经在某些国家的广播(如日本的NHK和巴西)中使用,可以透过广播的形式提供物件导向的多声道音讯。
除此之外,新的解码核心为StormAudio产品带来了更强大的处理能力,实现了更快的编解码切换速度。

Q:您提到Dolby Atmos每年会有不同的版本,站在未端消费者的角度,我们能感受到有什么不同吗?
A:举例来说,有一项重要的更新,就是Dolby Surround的上转功能(upmixer)的进化。以往旧版的Dolby Surround并不支援宽声道(wide channels),也就是说,当你在旧款解码器上播放Dolby 5.1内容并启用Dolby Surround来扩展时,wide声道是没有声音的,所以在以前,是必须启用StormAudio自行开发的Storm XT扩张技术,才能让Wide声道发出声音,而新版本的Dolby技术就纳入对wide声道的支援。
此外,新版本也带来多项全新模式,像是Dolby Movie、Dolby Music和Night Mode等等,使用者可依据不同应用情境进行选择,例如调整低频强度等等。总结来说,新版本的Dolby Atmos会带入新的功能,而这些功能往往需要更先进的硬体能力支援,我们推出ADEC就是为了持续强化音效处理能力,以带来更加沉浸的聆听体验。
Q:所以这个ADEC就是新产品的标配吗?可以运用于旧有产品吗?
A:不只是运用于新产品,旧产品也可以升级,StormAudio的设计哲学很重视模组化设计,尽量让任何东西都是可升级的,而新的ADEC就可以运用于旧款产品上,包括早期的MK1产品也行,而事实上,台湾已经有不少StormAudio的消费者要求进行升级,而这个升级工作就是由代理商汉宜国际来进行的。
事实上,更换ADEC晶片并不困难,大概仅需要动到四颗螺丝和一条讯号线,类似于在电脑中换记忆卡。不过虽然过程很简单,我们仍然坚持由自己的员工或授权的技术人员来执行升级,不开放终端客户自行更换,以确保品质无虞。

Q:据我所知,今年StormAudio也升级了环绕处理前级中的DAC部分,能不能为我们说明这个部分?
A:其实这本来是因为StormAudio早年使用的Analog Devices晶片要停产了,而这个原厂接下来会转向生产车用版本,品质有所下降,我们坚持只用最好的晶片,所以不得不寻找替代方案。为此,StormAudio评估了市场上各品牌各型号的晶片,大约有二十种左右。为了让电路更简洁,避免设计太复杂,所以选择的对象都是多声道晶片,最后找到了适合的晶片,是ESS推出的ES9017S晶片。
不过找到晶片只是第一步,如何将晶片运用于器材中才是关键,在这样的过程中,DAC晶片可能只占10%的作用,其他还包含:如何适当的整合,以及与放大电路、电源电路、音量控制的相关配套。而StormAudio做了大量的搭配和实验,最后成功整合了这款ESS的8声道DAC。
今年新推出的Fusion和部分Elite型号已经直接搭载这款晶片,而Core 16和Elite 16 MK3等型号预计于2026年运用。而旧的StormAudio产品也可以进行升级。
本来更换DAC只是一个替换过时组件的计划,但采用的新DAC却带来了声音品质的巨大提升,不仅测量结果上能看出明显进步,声音表现也比以往更好。我知道有些音响迷会看晶片型号就下定论,但我更鼓励能亲自聆听来验证效果,因为晶片的规格只占整体性能的一小部分,如何与其他电路和设计整合,发出更好的声音,这才是关键。
我们未来也会继续改善DAC晶片,不断评估新晶片和技术,例如ESS每年都会发布两到三款新晶片,我们都会关注。而如果你喜欢自己选择DAC,那么我们还有ISP EVO这种纯数位输出的环绕处理前级,就可以在后端搭配不同厂牌的DAC。

Q:谈到ISP EVO,StormAudio是全球第一个推出AoIP(透过网路传送多声道音讯)的品牌,当初为何会有这样的想法?推广过程中有没有碰到什么困难?
A:AoIP(Audio over IP)最初源自于专业领域,而StormAudio的目标是将这项技术引入家用市场,特别是满足高阶音响玩家,因为这是我们品牌哲学与DNA的一部分,就是不断为消费者带来全新的应用与体验。
不过,将AoIP导入居家环境是充满挑战的,尤其要同时达成高音质、安装便利、与对现有设备高度相容并不容易。为此,我们必须从硬体层面重新设计,开发出完整专用的电路板,在这部分,我们是与瑞士的Merging公司合作,其中部分方案来自Merging,另一部分则是由StormAudio自行开发,才最终达成理想的效果。
即使到了今天,许多试图开发IP音讯传输方案的厂商,仍旧在网路串流时的时钟同步方面遭遇瓶颈。这是一个极具挑战的领域,而StormAudio正是在这方面投入了大量研发资源,确保整个系统能够稳定且高效率的运作。
Q:AoIP开启了新的可能性,不过想要建立AoIP系统,也代表消费者必须搭配一些新的器材,例如交换器、多声道DAC等等,StormAudio或您个人有搭配上的建议吗?
A:我们不提供搭配建议,我们希望消费者能够根据自己的喜好、现有设备或需求进行尝试和选择,这代表有更多的可能性,这是很好的。
而未来,StormAudio也在计划推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因为我们熟悉AoIP的整个音讯链,也希望能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所以音讯链上的每一个组件我们都愿意尝试,而我们的技术也能做的到,当然,未来我们还是会给消费者选择权,他们如果想尝试其他品牌,例如Merging DAC或dCS DAC等等也完全没问题。
![]() |
| ▲ 这是StormAudio ISP EVO的背面,因为只要透过网路线就可以传输32声道的无损失音效,让它的背板非常简洁。 |
Q:Dirac Live无疑是运作StormAudio设备一个很重要的环节,不过这些运作都是在云端上的,未来有可能让这些运作直接在机内进行吗?
A:谈到Dirac Live我必须说明,我们选择Dirac Live是因为它是全球最好的数位空间校正解决方案,所以我们早在2017年就开始将之纳入产品,但我们两者是完全独立的公司。在StormAudio器材内部,我们的处理软体与Dirac Live的程式是分开运作的,所以Dirac如何运作并不是单纯可以由我们来决定的。
谈到这个问题,据我所知,Dirac公司正在计划推出一个API(应用程式介面),允许任何制造商有可能将Dirac Live直接整合进他们的软体中,预计会在近期或在未来几个月内发布。然而,即使有了这个API,Dirac Live的运作仍然无法完全在本地设备上进行,因为它仍然需要连接到外部的Dirac Live伺服器。也就是说,即使未来有更深的软件整合,核心的运算仍然是依赖云端的,而我们StormAudio尚未决定是否会采用这个API,目前还在评估当中。

Q:Dirac Live的高阶功能-ART,过去两年为StormAudio所独占,成为你们的独门优势,不过今年已经有消息指出,将会有其他竞争品牌也开始提供ART功能,您怎么看待?
A:StormAudio是在2023年1月于拉斯维加斯的CES展览上推出了ART,之后我们确实拥有ART的独占期,但事实上真正的独占大约只有六个月左右,这段独占是Dirac公司对于StormAudio协助开发ART的一种「奖励」,该独占期于2023年10月就结束了。
而之后近两年时间一直没有其他厂商加入,是因为要运用ART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除了软体、硬体上的能力之外,如何能让消费者流畅的使用也是一个挑战。
我知道Sound United集团已经宣告年底或明年初会提供ART,这是一件好事,因为能有更多的人接受训练、讨论ART,并利用它改善空间声学,对整个技术推广是一件好事。
不过StormAudio在运用Dirac Live或ART上仍然有优势,我们是唯一能够在Dirac校准「之前」和「之后」进行EQ等化的品牌,这个能力对于使用高阶音箱的系统尤其重要,因为这些音箱通常需要在运行Dirac校准之前先应用特定的预设EQ,以确保其在最准的设计条件下被测量,如果没有这个前置EQ功能,Dirac可能会在音箱未能最佳化的状态下进行测量,这是我们非常独特的地方,能有更大的弹性来创造出最好的效果。

Q:最近StormAudio推出了Core 16+这样的产品,而且原本16声道的Core 16环绕处理前级只透过固件升级,就能变成Core 16+(多输出2声道),为何会想推出这样的产品?是否代表未来也会有其他产品有相同规划?
A:这里要稍微澄清一下,这个「透过固件升级增加两声道输出」的规划,仅限于16声道产品,并不包含其他更多声道(例如24或32)。而这项升级方案并不限于Core 16,也包含Elite MK3 16型号,它能透过固件4.7版本进行升级。此外,所有旧款的Elite系列产品,包括MK1、MK2和MK3,也将会全部升级到18声道输出。
当初会有这样的想法,是因为在美国和英国市场有不少消费者需求9.4.4型态的系统,也就是17声道,但我们不想推出多一声道的产品,所以就是增加2声道,推出Core 16+。而再往上的24声道产品因为能满足大部分需求,所以没有增加输出声道数量的必要。
Q:这几天汉怡国际的许经理(Daniel)带领您参访了很多台湾的StormAudio玩家,你的感受如何?台湾玩家跟其他国家有什么不同吗?
A:我很感谢有这个机会能够认识台湾的玩家朋友,这也是我台湾行很重要的目的,而台湾玩家的认真和专业让我很感动,我非常骄傲StormAudio的产品在台湾玩家的利用下能建构出这些令人惊艳的系统,展现出令人难以置信的效果,这是我非常自豪的。
而台湾玩家非常与众不同,事实上,StormAudio在全球大部分的消费者是CI定制安装业者,也就是说,我们将产品卖给安装商,由安装商在终端用户家里安装,而这些终端用户可能根本不知道自己拥有StormAudio的产品。例如在美国,有很多运动明星或好莱坞明星家里有豪华的剧院系统,里面就有StormAudio的器材,但这些是定制业者安装的,消费者可能完全不认识我们这个品牌。
而台湾不一样,台湾有很多玩家是自己研究、建立自己想要的系统,并从中体验效果的差异,他们对于器材有非常具体的要求,希望能够掌握系统链中的不同环节,追求更自由的调整功能,追求更好的声音效果,这次的参访,很多玩家为我提供了大量如何改进产品,以及未来应该推出哪些产品的想法,对我来说是很好的经验学习。
![]() |
| ▲ 为了招待这位贵客和各路来的发烧友和专业人士,汉怡国际的老板吕文元导演和夫人特别准备了午餐外烩。 |
Q:StormAudio近年的发展状况如何,主要市场为何?有多少员工在进行研发工作?
A:我们近年的发展相当不错,每年大约有25~30%的成长率。我们主要的目标客户是定制安装的业者,有意思的是,虽然我们是法国公司,但是法国仅占我们市场规模里非常小的部分,我们有将近95%的客户是在其他国家,当中美国是大宗,占了约三分之一,所以在美国我们有4~5名的全职人员,其他市场还包括了中国、英国、德国、中东和亚洲国家等等。
我们法国总部大约有6名全职程式设计师,同时还有一些实习生,所有的软件相关工作,包括Linux系统、演算法、DSP处理、测试和介面等,都在法国总部进行,硬体部分则有4名全职人员。
我们做的产品比较特别,不仅复杂,而且需要不断开发新产品和新功能,所以我们会持续投资R&D研发工作,这是StormAudio的核心理念和DNA,我们会持续保持技术领先,并为客户带来新价值。
以上就是我们所有问题,感谢您今天接受我们的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