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超级结实与饱满的声音,给人极度沉浸式的体验:Starke Sound旗舰Halo系列M1/C2/W1/Sub5/Sub1

作者:韩享良 阅读数:66 发布日期:2025-08-31

摘 要:2025年是Starke成立的第15周年,为了这个重要的时刻,该厂倾尽心力打造出新一代的旗舰音箱,这就是新Halo系列,也等于是第三代的Halo系列。


Starke Sound这个品牌笔者以前就接触过,是一个很有特色的品牌,该厂在音箱的漆面工艺上相当讲究,坚持采用高工序、高质感的工法,同时勇于大胆配色,例如深蓝色、亮红色,在高质感漆面的搭配下,几乎能给人犹如法拉利超跑般的外观质感。而在声学设计上Starke也投入甚深,不惜花重本采用各种高级元件和技术,这些都让Starke成为一个值得注目的品牌。


而本次评测的这套新Halo系列更是不可错过,因为2025年是Starke成立的第15周年,为了这个重要的时刻,该厂倾尽心力打造出新一代的旗舰音箱,这就是新Halo系列,也等于是第三代的Halo系列。原厂表示,他们审视了整个音箱产业的趋势变化,才找出新世代音箱的开发方向,同时检视了该厂过去15年来的所有技术菁华,花了近五年时间,才开发出这个新Halo系列,所以无论是概念、设计、用料、外观处理,都达到了Starke的新巅峰,而本次的评测也确实是很过瘾的体验。


全系列采用加大尺寸铍高音


Halo系列内含五款音箱,包括:M1书架式主音箱、C2中置声道音箱、W1壁挂音箱,以及两款有源式超低音音箱Sub5和Sub1,为了呈现出更好的声音质感,全系列皆采用Diamaze28铍高音。


相信有资历的音响迷就知道,铍(Beryllium)拥有优秀的声学特性,是不少Hi-End音箱会采用的振膜材料,而Halo系列则是列为标配,第三代最新版的Halo采用的还是加大尺寸的新设计,尺寸从前代的25mm加大为28mm,所以名为Diamaze28。如此设计之下,铍高音能涵盖更大的频宽,而且能与中音做更好的衔接,而这也代表,它在相同音压下需要的振幅更小,等于能减少失真。



除了振膜设计提升,高音后方还设计了所谓的「声学迷宫式后腔」,能吸收高音运动的多余背波能量,让高音能有更清晰、低失真的表现。另外,高音前方还有设计复杂的导波器与面板结构,造型犹如钻石切割面,除了好看之外,亦内含声学作用,能控制高频声波的扩散,抑制箱体的绕射现象。而负责驱动振膜的磁铁部分,则是采用了大尺寸的稀土磁铁,能提高对高音的控制力。


结构复杂的中低音单元


在中低音部分,则是采用名为MaxCarbon65的碳纤维振膜单元,尺寸为6.5吋,它的设计很细腻,振膜是多层次的复合结构,从外到内共有4层,第1层为改性树脂;第2层为碳纤维(日产);第3层为高阻尼泡棉(德产);第4层为Nomex(杜邦)材料。而在振膜中央还有做凸起设计,能大幅提升结构刚性,降低盆分裂的发生机率,让振膜同时具备了高刚性、高阻尼等声学特性于一身。



而在振膜后方,则是配置了强磁力的磁铁系统,并采取大直径(达到3吋)的短音圈,如此设计,不仅能强化中低频出力,也能有效强化低频延伸。以M1主音箱来说,虽然是书架式设计,但厂方提供的低频延伸能力可以达到33.5Hz(-3dB),非常优秀。


产品规划充满概念


除了铍高音、碳纤维中低音,和强劲磁铁系统之外,我个人觉得Halo系列更值得赞许的,是音箱的设计形式(或说产品规划)非常值得赞许,它并非随波逐流或依循业界惯例的套版设计,而是经过深思熟虑后的成果。



首先,Halo系列以满足家庭剧院音效为目标之一,自然应该追求声音的连贯性和各声道的衔接能力,为此,所有音箱(超低音除外)都是配置一样的铍高音和碳纤维中音,设计与尺寸完全相同,追求最佳的声音连贯性。例如壁挂式的W1,单元配置和左右M1声道完全一致,就能达成绝佳的衔接,不像某些厂商会因为壁挂式产品就缩限声学设计。而W1壁挂式的作法也可以降低对生活空间的妨碍,喜爱剧院音效的朋友,还可以因此配置更多卫星音箱。



再来,我们常说,家庭剧院中角色最吃重的音箱是中置声道,因为它担负了最重要的人声和座位前方的音效冲击力,但有不少厂商「重两声道、轻多声道」,中置声道做的很小支,往往就缩限了剧院的效果。而Halo系列不然,它的C2中置声道是系列当中尺寸最大、单元数量最多的音箱,确保了中置声道能有强劲的声音出力。



Halo系列的设计目标不是只有家庭剧院,它还要能满足两声道,为了让两声道的声音质感达到最好,左右声道M1也有特别的设计。举例来说,它的箱体并非一般音箱常见的木板材,而是采用创新的骨架设计,正面与背板是铝金属厚板,内部以多根粗壮的金属棒连接,形成非常稳固的结构,该厂称之为Rogrid骨架设计。而单元是直接安装于正面金属板上,与木质箱体零接触,等同能减少振动。



而M1虽然是书架式设计,但尺寸不小,深度很深(超过40cm),让它有不小的箱内容积,再搭配大尺寸的低音反射管,让它拥有不俗的低频出力,而这也让M1的重量达到13.7公斤。


而为了让M1有更稳固的发声基础,Starke还为它开发了全铝合金制的三点支撑大金属脚架,它不仅尺寸与M1完美对应,摆上音箱之后,还能在底部以螺丝锁固,如此一来,不仅能达成低振动的三点支撑,同时还能最大程度抑制共振,就算播放大动态音乐,仍然能保持声音的干净稳定,并减少音染。



所以说,M1虽然是书架式设计,但性能超越一般的书架式音箱,有不错的低频出力。而只要安装原厂脚架,还能有落地式音箱般的气派,同时脚架有优秀抑振效果,视觉上也很抢眼。而采取书架式设计则在摆位的选择与调整上比落地式音箱保留更多弹性。


然而,如果你还是想追求更多的低频,那么Halo系列的超低音就是最好的答案,因为这一切都在Starke设计师的构想之中。


有自动等化的超低音


现在为两声道系统搭配超低音音箱已经是一种常见玩法,有不少厂商和玩家甚至迈向多超低音。因为采用超低音建构系统,不仅能保证低频的充实度,还能在器材搭配与摆位上更具灵活度。不过有不少两声道玩家排斥超低音,怕无法完美驾驭,尤其在居家环境里,受限于空间动线等问题,超低音未必可以摆在最佳位置上,超低音的加入有时候福祸难料。



而Starke在推出Halo系列的超低音时就已经将这些问题考虑进去,Sub1和Sub5超低音内部直接配置 AccuCal空间校正功能,你只要使用产品内附的测试麦克风,将之插于超低音的前面板,就能进行自动测试,并进行低频响应校正,让超低音的表现达到更佳状态。这对两声道玩家来说是很好用的功能,因为能轻松降低空间环境的影响,也代表超低音音箱的摆位更具弹性。


当然,自动校正等级有高下之分,廉价入门的校正功能很难让两声道玩家满意,为此,Starke不仅采用高精度的笔形测试麦克风,而且超低音内部配置了SHARP旗舰4系列DSP的处理晶片,有很高的运算效能。


而面对更挑剔或想自己调整的玩家,Sub5和Sub1还可以对应电脑版的AccuCal专用软体,你只要让超低音和笔电都在同一个区域,就能以Wi-Fi讯号相连接,就可以用电脑软体来进行校正的工作。完成之后,除了套用 AccuCal的处理结果之外,你也能进行手动进行EQ等化,而且AccuCal提供的调节点位多达15个,定义精确到1Hz,并开放Q值和Gain值的精细调整,精细度分别可达0.01 Octave和0.1dB,能玩到这么细,不能说不够Hi-End了吧。


剧院里的低频猛兽


而Sub5和Sub1除了可以融入两声道系统外,它们在家庭剧院中发挥,更是猛兽级一般的存在,尤其是Sub5,它配置了巨大的17吋振膜,搭配粗厚的悬边,振膜的运动冲程达到惊人的120mm,动作起来的摆幅非常惊人。


而其内部,配置了Starke自研开发的功放模组,再结合Hypex线性电源,功率输出能力高达惊人的RMS 3000瓦,请注意喔,这是「持续功率」,而非峰值,峰值功率可是能达到6000瓦呢!在如此设计之下,Sub5的最大音压可以达惊人的130dB,极低频延伸可达惊人的8Hz-3dB),拥有非常凶猛的极低频再生能力。



而如果这样你还玩不够,那么Starke还为这些超低音设计了DiBridge功能,这是一种无损的数位传输连接技术,能够连结多只超低音音箱共同运作,创造出更强劲的低频效果,而且讯号无损失。


当然啦,不可能人人都有能力追求到Sub5这种规格的超低音,所以同时期Starke也推出了较平价的Sub1,不过它并不入门,规格仍然相当高阶,Sub1配置了12.5吋的低音单元,扩大机功率达到RMS 1000瓦 ,低频能下潜至18Hz(-3dB),再加上AccuCal自动校正功能,与市面上多数其他竞品相比,仍然是实力非常坚强的产品。


让人难以抽离的震撼体验


接下来谈测试心得。这次代理商对新的Halo系列信心满满,建议我们要为它搭配强悍的前端器材,尤其与自家Starke后级搭配会有很好效果,所以这次的组成非常豪华,音箱是7.2系统。而前端搭配了Starke多声道后级A3(驱动前方三声道)和A8(驱动其他声道)。再前端,则是StormAudio Core 16环绕处理前级。


也因为有了StormAudio Core 16,我们能执行Dirac Live大全套的测试与处理,当中就包含最高阶的ART。在这样的状况下,能让全套Halo近乎表现到极限,例如Sub5超低音的低频曲线可以处理到非常平顺的状态,近乎完全没有波谷和峰值,然后我们再套用StormAudio的目标曲线,让系统呈现出更强悍有力的低频效果和音场包围感。



在这样的搭配之下,Halo系列展现出了迷人的效果,而且有很多可以轻易辨识的优点。首先,如我前文所述,因为有大尺寸设计的中置声道C2,让这套剧院的人声非常结实、而且有力量。这也确保了座位前方的音效很强劲,完全不虚软。同时间,我们也能感受到铍高音带来的好处,就是能呈现很细腻的细节,两相组合之下,人声不仅有厚度,而且细节丰富,很有感染力。


为了确认铍高音的性能,我们特别播放了多声道古典乐和音乐片,发现确实能呈现小提琴的那种纤细度,质感优于一般的剧院派音箱。例如电影部分,我们也播放了玩家很熟悉的「大娱乐家」瑞典夜莺唱歌那段,人声果然也是清新而细致,而且能表现很细微的现场空间感,表现力不俗。



然而,更令我印象深刻的还是这套系统的中低频表现能力,当17吋的Sub5在低频完美输出的状态下(低频响应曲线没有凹陷),能呈现出超级强劲的能量感,以及极低的低频延伸能力,当低频能量来袭时(例如炸弹爆炸或火箭升空音效),低频不是只有「卷裤管」的程度而已,我连两侧手臂皮肤和头皮都能感受到震波能量,你就知道这样的震撼力有多强大了。



而有Sub5这样厉害的超低音助力,能让所有音箱、所有方位的能量感都大幅增加,因为它等于衔接了所有卫星音箱的低频下段。举例来说,「悍卫战士:独行侠」中的F18战机飞行时,整个引擎的气浪声与战机的型体感就是比寻常剧院系统更强大,而且不要以为这时的低频能量是过头的喔,因为在ART的主动空间校正之后,空间里的驻波与多余能量都被消除殆尽,呈现出来的都是结结实实、凝聚成形的音效,不仅型体感清晰、庞大、能量强劲,而且非常结实,这种结实力与凝聚力是这次评测最令我着迷的感受,战机、卡车、拳脚相击的音效听起来都是势不可挡。



而这种力量的结实度加上铍高音的细节表现能力,让这套系统拥有出色的感染力,不需要特别夸张的片段,一样能让人听得起鸡皮疙瘩。例如「噤界:入侵日」片头女主角准备上巴士那段,我就听到了超级优秀的街道现场感,大量细腻音效充斥于座位环境四周,而且每一种音效都有力量,不是「只有声音而已」。例如疾驰而过的悍马车,喧叫的警鸣声,头上飞过的直升机螺旋浆声,都让人真的感觉如临现场,而且注意力完全无法分神离开。而之后的外星人入侵、人群奔逃、车辆被撞飞...等惊悚音效,更是让人的感官神经完全聚精会神,彻底融入片中导演营造的紧张氛围。


这种力度,这种感染力,这种沉入电影音效不可自拔的效果,不就是剧院玩家们所想要追求的吗?如此效果值得我们给予「最佳推荐」的肯定。(内文完)


重要特点:

●全系列采用Diamaze28铍振膜高音

●全系列采用MaxCarbon65碳纤维中低音

●M1采用Rogrid结构金属骨架

●M1有专属的三点支撑金属脚架

●中置声道音箱C2为大尺寸设计

●Sub5超低音的极低频延伸可达8Hz

●超低音皆提供AccuCal自动校正功能

●搭配AccuCal软体,能进行15段手动EQ

●DiBridge功能可串连超低音,讯号无损失

●音箱外观采用14层钢琴漆,光可鉴人



POINT:Sub 5 / Sub 1强悍的AccuCal自动校正功能

超低音音箱用的好,能让两声道或多声道系统的效果大幅提升,然而,超低音也是最容易受到空间环境影响的器材,让很多人无法轻松驾驭。而Sub 5 / Sub 1所提供的AccuCal自动校正功能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这两款超低音都配置了高精度的DSP处理晶片,与测试麦克风,能进行高精度的校正和处理。而执行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懒人法,就是将麦克风插于超低音前面板,只要透过按压和旋转就能执行,随后会发出三声测试音,整个测试就完成了,过程很简单。不过它的运算并不马虎,为了保持高精度,运算都要大概十分钟以上,而校正之后的改善相当明显。



另一种是高阶的手动法,就是可以启动Sub 5 / Sub 1超低音的Wi-Fi连线功能,然后你可以在笔电上下载AccuCal专用软体,只要笔电和超低音成功的以Wi-Fi连线,就能透过软体启动校正,之后能看到完整测试结果,包含实测曲线、目标曲线、校正后的结果等等,一目了然。除此之外,你还可以进行手动EQ调整,调整点多达15点,而且定义精确至1Hz,并开放Q值和Gain值的精细调整,精细度分别可达0.01 Octave和0.1dB,内行的高阶玩家可以玩到非常细致的程度。


POINT:连分音器都追求最发烧设计

Halo系列的音箱都是2音路设计,而Starke对于其中的分音器设计仍然采取非常发烧的作法,因为该厂在生产面有独家优势,Starke指出,他们有很高的自制率,标榜从开发到制造100%自家生产,透过这样的方式能减少传统供应链的层层剥削,让消费者获得最实惠的价格,更重要的是,能完全掌握技术与品质。举例来说,很多品牌因为使用外购单元,就需要透过高阶或复杂的分音方式来强行修正,这种作法会导致相位失真与讯号损失。而Starke采用的是自家研发的单元,先天就能达成较妥适的搭配,所以就不需要复杂的分音线路设计,所以Starke优先采用一阶分音,不仅能降低讯号损失,减少相位问题,还因为采用简洁架构,能让分音器选择更高级元件,提升整体音质。



而这些元件也是Starke自行开发的,而且会和业界最顶尖型的型号进行反覆对比测试,以确保达到高级水准。而Halo系列用的都是好料,例如在电阻部分采用康铜、锰铜无感电阻。在电容部分用上了MKP金属膜电容、铜箔电容、铜箔油浸电容...等等。而电感部分亦用上了锰芯电感、无氧铜空心电感、铜箔电感、银箔电感...等等,从中就能看出Starke开发Halo系列的诚意十足。


POINT:设计讲究、不落俗套的M1

为了和其它剧院音箱衔接,并且提供最多的搭配和使用弹性,Halo系列的最高阶音箱是采取书架式设计的M1,然后,Starke透过各种好料与细腻设计,让它的性能超越寻常书架式音箱。首先在单元部分,配置了加大尺寸的铍高音Diamaze28,以及多层次复合材料组成的碳纤维振膜中低音MaxCarbon65。再来是箱体部分,M1不同于一般音箱常见的木作箱体,其前后配置了厚重的铝合金障板,并以多条金属条前后相连,组成非常稳固的结构,该厂称之为Rogrid结构设计。而为了让M1能处于最佳发声状态,Starke还为它开发了专属的脚座Stand 3S,它是三点支撑结构,细长的脚锥与底板都是铝合金材料制作,能大幅抑制多余振动的传导,让M1即使处于大音压、大动态的状态下,依然能保持安定的表现,同时还能让M1呈现前卫优雅的落地式外观。



最后不能不提的,就是Starke对于表面处理的坚持,这套新推出的Halo系列采取多达14层的钢琴烤漆,达成厚实又光可鉴人的漂亮漆面,而M1是所有音箱中最醒目、侧板最宽厚者,它的高级漆面将能让你看得赏心悦目,玛瑙红色版本更是可以给你法拉利超跑般的质感。


原厂公布规格:


左右声道M1

●最大音压:112dB 

●频率响应(-3dB):33.5Hz~40kHz 

●建议扩大机功率:50 - 500瓦

●阻抗:4欧姆 

●灵敏度:89dB 

●单元:28mm铍高音Diamaze28×1、6.5吋MaxCarbon65碳纤维中低音×1 

●箱体设计:镀铬14层钢琴烤漆&全铝面板 

●颜色选项:武士黑/月光白/玛瑙红 

●产品尺寸(H.W.D.):402×225×431mm(含网罩) 

●重量:13.7公斤 


中置声道C2

●最大音压:115dB 

●频率响应(-3dB):33.5Hz~40kHz 

●建议扩大机功率:80 - 500瓦 

●阻抗:4欧姆 

●灵敏度:90dB 

●单元:28mm铍高音Diamaze28×1、6.5吋MaxCarbon65碳纤维中低音×2 

●箱体设计:镀铬14层钢琴烤漆&全铝面板 

●颜色选项:武士黑/月光白/玛瑙红 

●产品尺寸(H.W.D.):258×770×431mm(含脚垫,含网罩) 

●重量:23.4公斤 


环绕与后环绕声道W1

●最大音压:112dB 

●频率响应(-3dB):40Hz~40kHz 

●建议扩大机功率:50 - 500瓦 

●阻抗:4欧姆 

●灵敏度:89dB 

●单元:28mm铍高音Diamaze28×1、6.5吋MaxCarbon65碳纤维中低音×1 

●箱体设计:镀铬14层钢琴烤漆&全铝面板 

●颜色选项:武士黑/月光白/玛瑙红 

●产品尺寸(H.W.D.):498×225×188mm(含脚垫,含网罩) 

●重量:11.5公斤 


超低音SUB5

●单元:尺寸17吋,振膜后方采用Umbraxis支撑结构 

●扩大机功率:连续RMS 3000W / 峰值功率6000W 

●频率响应:8Hz~250Hz(-3dB,半空间) 

●最大音压:130dB @ 40Hz~200Hz(典型房间,1公尺) 

●输出入端子:RCA立体声输入、XLR立体声输入、XLR平衡输出、AES数位输入、AES数位输出 

●箱体设计:镀铬14层钢琴烤漆&全铝面板 

●颜色选项:武士黑 

●产品尺寸(H.W.D.):540×510×625mm(含网罩和脚垫) 

●重量:74.5公斤 


超低音SUB1

●单元:尺寸12.5吋,采用一体成型碳纤维夹层锥盆 

●扩大机功率:连续 RMS 1000W / 峰值2000W 

●频率响应:18Hz~250Hz(-3dB,半空间) 

●最大音压:120dB @ 40Hz~200Hz(典型房间,1公尺) 

●输出入端子:RCA立体声输入、XLR立体声平衡输入、XLR平衡输出、AES数位输入、AES数位输出 

●箱体设计:镀铬14层钢琴烤漆&全铝面板 

●颜色选项:武士黑/月光白/玛瑙红 

●产品尺寸(H.W.D.):417.9×380×508.5mm(含网罩、含脚垫) 

重量:28.1公斤 


推荐商家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