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自然录音 发烧造境

作者:蔡克信 阅读数:3791 发布日期:2013-10-10

摘 要:德国TACET是音响迷心目中十足发烧的唱片公司,它可以极传统地以全真空管器材录制音乐,也可以极前卫以SACD为个人聆听打造真正环绕音乐的新境,但是,绝不妥协的是乐器的本质本色与音乐的活生自然。因此,TACET的灵魂人物,老板兼录音师Andreas Spreer不论采用真空管或晶体管麦克风,都不会偏离这一宗旨。

净升 20P 2007 蔡克信画

 

德国TACET是音响迷心目中十足发烧的唱片公司,它可以极传统地以全真空管器材录制音乐,也可以极前卫以SACD为个人聆听打造真正环绕音乐的新境,但是,绝不妥协的是乐器的本质本色与音乐的活生自然。因此,TACET的灵魂人物,老板兼录音师Andreas Spreer不论采用真空管或晶体管麦克风,都不会偏离这一宗旨。

 

自然录音的精品

 

为达成自然录音,TACET会慎选录音场所,搭配能接收正确声音的麦克风,采用不扭曲原音的录音器材与技术(最先进的模拟ㄍ数字转换器与混音器)以及最低度的剪接(保持演奏当场的连贯氛围与音乐默契),让演出音乐家的风格能最忠实呈现。从创厂以来,TACET在古典音乐领域,几乎每一张都是自然录音的精品。

 

现在,就举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 1833~1897)的「钢琴三重奏Ⅲ」(TACET 147)为例。2005年在德国Bad Krozingen的录音,应是一处古代大浴场遗迹的大厅,非常丰润的堂韵,能展现绝美乐器的悠扬音色,也极适切布拉姆斯这两首乐曲的内涵。虽然没有标明录音器材,却极明显有老式真空管的温馨味道。

 

布拉姆斯的「降E大调,为钢琴、小提琴与法国号三重奏」是首极具魅力之作,可以令人感受煦阳、树林、春绿、枫红的景致,尤其法国号的独特音色还有慕情与梦幻的联想,事实上,完成此曲该年,布拉姆斯正为丧母悲伤,从第一乐章的「行板」,牧歌般的主题旋律有着迷失森林中的孩子的彷徨,也夹带着母亲的抚慰,第三乐章的「忧郁的慢板」无疑是借着古老圣咏悲愁,也是悼念母亲,第二乐章的「诙谐曲」与第四乐章的「灿烂的快板」则是对大自然的讴歌。全曲三件乐器都同具份量,其中法国号,原本布拉姆斯强调必须使用古老的树林号角(狩猎号角、自然号角)而非具活塞的法国号,因为最符合原创味道,但在克拉拉‧舒曼演奏该曲后给布氏写信中提及活塞号同具效果,布氏也不再坚持,但宣称,若以中提琴取代法国号亦可,就是不能用大提琴,才不会丧失原曲音色和谐的平衡。

 


布拉姆斯:钢琴三重奏Ⅲ,阿贝格三重奏,TACET 147,响韵唱片TACET这一版本,由阿贝格(Abegg)三重奏成员加上Stephan Katt的自然号(2001年仿1800年)组成,其中小提琴是1821年,钢琴是1864年名器。中远距离拾音,小提琴非常甜美柔畅,钢琴晶莹温润,自然号朴实幽亮,整体演出水乳交融,和谐无间,美得无以复加,也自然得不见人工凿痕。在极浓郁的堂韵中,要能呈现三种乐器的正确比例与优美音色,还真考验再生系统的摆位与质感。

 

这张唱片还收录一首钢琴三重奏,是Theodor Kirchner改编自布氏著名的「G大调第二号弦乐六重奏」。原曲有「阿嘉特六重奏」称谓,是布氏与未婚妻阿嘉特(Agathe)恋爱又逃避的回忆,因为有A-G-A-D-H-E (D=T)音名化入曲中。全曲充满喜悦与幸福,优美又抒情,阿贝格三重奏的诠释高雅、轻盈,录音同样自然,弦质透明如真,毫无数码火气。

 

真正环绕声响(RSS)

 

维瓦地:四季,TACET S163,响韵唱片SACD多声道技术的发明,让许多录音师利用后声道营造聆听室有如音乐厅的空间感,TACET认为这样仍太保守,他们认为音乐载体原本即是合成的,也就是笔者说的造境,乐团或演出音乐家的位置也可以是合成的,只有乐器声音的真实度不可合成,因此,他们提出「真正环绕声响」(RSS, Real Surround Sound)的主张,以聆听者个人为中心,乐团在其四周围绕排列,这是全新的音响美学概念,虽然和传统聆听,不论是音乐厅或是家居,都不同,但是,实际尝试,亦颇有趣,端视习惯与否。TACET从1999年开始制作RSS,至今不下三十款,笔者最近试听「贝多芬:第5与第6号交响曲」(TACET S164)与「维瓦地:四季」(TACET S163),由于曲目耳熟能详,在此仅探讨录音。这两款SACD都是由波兰室内爱乐管弦乐团在波兰的一所教堂录音。

 

在SACD的CD层,TACET使用全真空管器材录制,只用二支Neumann M49麦克风,V72管球扩大机、W85调音器,即直入类ㄍ数转换器录制。实际以笔者二声道系统聆听,「贝氏交响曲」远距拾音,「四季」中距拾音,都具典型真空管温暖甜美音色,乐团整体融合有如音乐厅氛围,「四季」因较近拾音,音像刻划更清晰,但是两者基本上都是音乐性十足的自然录音。

 

为了了解SACD层的RSS,笔者以A-V系统(Philips 9800),依TACET推荐的喇叭排列方式,于环绕音响的正中位置聆听。

 

贝多芬:第5与第6号交响曲,TACET S164,响韵唱片笔者发现,「四季」使用4.1(前中喇叭无讯号)、「贝氏交响曲」实行5.1方式录音。依TACET所附乐团排列图示,聆听时,按图索冀,真是全新奇妙的感受,前后左右各部乐器都非常清晰,这或许才是真正的「皇帝位」聆乐。老实说,虽然不习惯,例如小提琴组与大提琴组、大键琴在背后发声,却比CD版从正面听要来得清晰。此外,RSS在表达乐曲的意念与细节也有独到之处,例如在「命运」交响曲中的前三乐章,居右侧环的法国号相当忙碌,左侧环却寂静无声,待到第四乐章,左侧环的三支长号齐响即刻引起深邃印象,因为在这乐章,贝多芬首度在交响曲引入长号、倍低音巴松管与短笛好扩展音域;又如「田园」交响曲中的第四乐章「暴风雨」,长号、定音鼓、短笛扮演重要角色,于是在外环左右各安排一套定音鼓与长号,短笛则安置在正前方中间最远程,营造包围感。因此,RSS显然可以依乐曲需求作乐团的适切安排。此外,SACD的录制应当是采多支指向性麦克风同时分录再合成,其真空管味道亦较CD层淡薄,相信是两场不同时间的录音。无论如何,这正是TACET的发烧造境之作。

 

TACET RSS(Real Surround Sound)喇叭配置图TACET RSS乐团配置图

 

极具个性的KKV唱片

 

挪威KKV(Kirkelig Kulturverksted)唱片极具个性,唱片解说内页往往无英文对照,但是它的高格调音乐与高水平录音却又令人不得不予正视。1975年由诗人Erik Hillstad成立的KKV,以汇集顶尖音乐家与艺术家,融合各国音乐文化元素,制作精致唱片为宗旨。以下将介绍的两款唱片既能彰显KKV的精神,也是现场自然录音的典范。

 

伤痕之歌(Sanger OM Sarbarhet),KKV FXCD 332,响韵唱片「Sanger OM Sarbarhet」(伤痕之歌,FXCD 332)是十二位挪威知名音乐家在「摩顿浴场」表演的现场录音实况。古代的浴场多作为疗愈处所,这处作为疗伤机构,是一所精神治疗、教育与研究中心,已有150年历史,近40年也成为艺术、美学、文化据点,它包括一个演奏大厅与一所Olav教堂。

 

从这场音乐会的演出曲目,我们可以看出有抚慰、鼓舞的特殊目的,乐曲非常美,绝不严肃枯躁,不论人声或器乐都极为动听。节目从名钢琴家Ketil Bjornstad弹奏葛立格的「祈祷」(选自其歌剧Olav Tryggvason改编)曲开始,再以他自创的「新生活」钢琴独奏结束。其中还包括奖赏(曲2)、我没见着的(曲3)、睡着的孩子(曲4)、同一床铺(曲5)、汤米,你如何面对人生(曲6)、咖啡(曲7)、越过围篱(曲8)、暗光(曲9)、蝙蝠信息(曲10)与家庭观照(曲11)。

 

KKV采近距离拾音,且不加油添醋地,非常自然地录出实况氛围,您可注意观众掌声的实体感,也会发现个别乐器,钢琴、中提琴、长笛、簧风琴、大提琴、低音提琴、吉他、小提琴都录得栩栩如生,男女声乐同样录出真?与深情。

 

凯莉‧布蕾妮斯现场

 

有人说,音响迷若没收藏凯莉‧布蕾妮斯的唱片就不算发烧,我要说,如果没有这张2007年的「Kari Bremnes Live」(KKV FXCD 321)就不算收藏。

 

在这张专辑,凯莉的歌艺自是超群,伴奏的技法也极精湛,最令人叹服的是现场气蕴的完全掌握,不论音乐、音响、能量、动态,巨细靡遗、高度传真,是自然录音的里程经典。

 

Kari Bremnes Live, KKV FXCD 321,响韵唱片谜中谜(Gate ved Gate),KKV FXCD 143,响韵唱片


1956年出生挪威的凯莉是语言、文字、历史、戏剧硕士,能写歌填词,更擅长歌唱;天生一副宽音域又带磁的金嗓,声音纯度极高又柔滑迷人,极其难得。从1987年的第一张「狂野我心」到2007年的「旅途」已出版12张个人专辑,其中KKV的「谜中谜」(Gate ved Gate, FXCD 143)与「挪威心情」(Norwegian Mood , FXCD 221)都是音响迷的最爱。这张「现场」是2007年在挪威与德国的两场音乐会的实况录音选辑。

 

依聆听推测,KKV应是采多麦克风近接拾音,凯莉与伴奏乐手形体有如真人,相对比例正确,从位于音场较低处较小声却清楚的观众掌声分布,也可判断两个不同的演出场地,但是台上场景则相似。最厉害的是,不论人声或乐器,发声极为轻松,能量却无比澎湃。人声既清晰又圆润,鼓组在低音域的层次音浪更是拳拳击入音响迷的心嵌,高钹与敲击乐器的轻盈飘逸,也在极高频作了巧妙的平衡。从中也可知道伴奏的四位乐手,鼓手与Keyboard手是灵魂人物,电吉他与电贝斯则有辅佐点睛之用。如果您的扬声系统带宽、动态、能量应付裕如,特别是超低音够沈够量,必定会有多首曲目大呼过瘾。您不妨从曲3 Stjernelause Dogn与曲8 Sovngersken得证。

 

挪威心情(Norweigian Mood),KKV FXCD 221,响韵唱片 北国黑熊,KKV FXCD 200,响韵唱片

 

专辑的十四首歌都是三十年来凯莉的招牌,可贵的是她不重复自己,全新诠释。原曲已然绝佳,新唱竟然另有一番气象,感动指数有增无减。并且,全辑泰半词曲出自凯莉手笔,此次编曲则是四位伴奏乐手的集体创作,与之前录音室版本有极大的不同,凯莉的声嗓更加浑厚老练。例如曲5 Sangen Om Fyret Ved Tornehamn,一首凯莉依据一位为瑞典铁道人员煮饭的女人传奇写就的餐馆余兴歌谣(cabaret),音乐以渐强发展,键盘钢琴引导旋律,鼓手扮演极吃重角色,与之前录音室版「北国黑熊」(FXCD 200)中以较温和的键盘合成旋律主导伴奏,这个现场明显狂野许多,凯莉的歌唱则由十年前些许青涩转为炉火纯青的温柔。又如曲14Hurtigrute, 即著名的「挪威心情」专辑中第二首的Coastal Ship(英语版,YG Acoustic选为测试唱片乐段),录音室版一开头左右相互开弓的重捶低音鼓声令音响迷印象深刻,这次现场完全不同,采挪威语,节奏放慢,较远的大鼓阵阵捶击,键盘合成背景,凯莉慵懒的叙述,更增沿岸行船之诡谲氛围,的确较前版更耐人寻味。

 

无论如何,「凯莉‧布蕾妮斯现场」是十年难得一遇的自然录音,不论是音响迷或是音乐迷,都不容错过。

 

两张混音造境的典范

 

接下来介绍的是两张录音室混音造境的典范唱片,肯定也能获得发烧友的青睐。您不可以音场观念评估,但是音像质感、音域平衡、动态能量都达到天衣无缝,令人跃动的发烧境界。笔者点到为止,详情留给响迷自行推敲。

 

瑞士古典音乐科班出身的气质美女Nathalie Manser与编曲鬼才的键盘操手David Richards合作的「狂恋大提琴」(Alpha Centauri D065519)是流行、摇滚、世界、古典的融合邂逅,波丽露、夜曲以及平安夜都令人耳目一亮。

 

狂恋大提琴,Alpha Centauri D065519,响韵唱片 纳京高:花样年华(Spanish Flowers),SSDJ-9219,响韵唱片

 

纳京高「花样年华」(Spanish Flowers, SSDJ-9219)则是五○年代的拉丁情歌,穿越时空,于2007年由丹麦天才DJ Lenny Ibizarre重新混音,以时尚节拍妆点,交织出怀古新潮的浪漫能量,单音与立体音融合无间,令人耳眩目迷,加上日本发烧音乐大厂S2S的母带处理,让纳京高金嗓的穿透力在现代舞台复活,的确是发烧造境的另类典范。

 

结论:不论是自然录音或是发烧造境,音乐本质本色不能妥协失真才是真正发烧。

推荐商家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