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实现不可能的任务:Mission 700 书架音箱试听记

作者:戴天楷 阅读数:56 发布日期:2025-05-09

摘 要:你喜欢复古味的东西吗?Retro Style 这几年大行其道,上个世纪的许多经典设计,如今被重新拾回,在各个产品圈里持续挖掘深埋在我们记忆底层的上个世纪某个年代。

showimage (16).jpg


你喜欢复古味的东西吗?Retro Style 这几年大行其道,上个世纪的许多经典设计,如今被重新拾回,在各个产品圈里持续挖掘深埋在我们记忆底层的上个世纪某个年代。


1976 年成立的 Mission,开始时是以做音箱起家。最著名的 770,诞生于 1978 年,也是这次 Mission 复刻音箱的首款作品。1979 年时,Mission 又推出了小一号的 700,成本更低,连带售价也更可亲。700 推出之后不仅广受市场欢迎,甚至引起了同业模仿,堪称是当时的「业内标准」。而我这次要跟各位聊的,就是重新复刻的 Mission 700。

说「复刻」,其实我有点犹豫。与经典原版相比,二者型号是一样,产品的外型与基本架构也差不多,可是,技术、材料都进步了,其实可以视为全新的产品。所以,我修正一下说法:我要跟大家聊聊这对新的 Mission 700。


showimage (18).jpg


特别的 IDG 逆向单元排列几何

Mission 700 最特别的地方在于它的逆向单元排列。在音箱上最常见的排列方式,就是高音在上,低音在下;Mission 770 就是这样的设计。可是,Mission 700 则反过来,采用倒置的方式,让中低音在上,高音在下,原厂称此为 IDG(Inverted Driver Geometry,倒置单元几何)。Mission 这么做,就让高音传至聆听者耳朵的距离和低音相等,藉此达到时间相位一致的目的。当然,这并非做音箱时,把单元倒过来装就可以了;要达到这个时间相位一致的目的,还需要精密的计算单元的安排,并考究分音器的设计;诸此种种,都不简单。


showimage (19).jpg


一切都为追求低失真的中低音

既然单元是倒置的,介绍单元我们也一反过往的习惯,就从中低音单元开始讲起。Mission 700 搭载了一个 6.5 吋 PP 振膜中低音,振膜颜色很有意思,现代音箱上常见的 PP 振膜多是黑色,但这个振膜颜色却是白色,不像上个世纪 70、80 年代经常可见的奶油色,也恰与箱体前障板颜色相呼应,于此颇有巧思。该单元搭配了大尺寸音圈,以及高弹性的弹波及柔软的悬边,背后则是高刚性的铸造框架。虽然这单元看似单纯,却是经过精心打造;原厂骄傲地指出,这个中低音单元不仅能承受当前扩大机的高功率,具有大动态表现,还能保有更好的低频延伸并兼具低音染特性,可提供紧凑、快速且精准的优质低频。


showimage (20).jpg


高音背后设有特殊阻尼腔

讲完中低音,我们来看高音。Mission 700 所使用的高音,是一个新型的 1.25 吋超细纤维软半球单元。这个高音同样看似无奇,里头却还有学问。在振膜的背后,Mission 未知加上一片同型的毛毡阻尼,可以吸收高音的背波。并且在此后还有一个阻尼腔,要彻底消除残余能量。这样的设计,有助于降低高音单元的失真,使高频听来更为平顺圆滑。Mission 很不简单对吧?看起来好像就只是操作复古的策略,其实,骨子里却露了一手首席设计师 Peter Comeau 的功夫。


showimage (8).png


因为倒置单元,分音器设计更显重要

单元搞定之后,还得有合适的分音器设计。前面提到过,Mission 700 的 IDG 倒置式设计,除了单元安排很重要,分音器也需要额外下功夫。这样才能真切地达成时间相位一致的目的。Mission 工程师们就藉由计算机的模拟,配上上千小时的的聆听测试,反覆斟酌调整之后,才得出现在的结果。在 1980 年代设计分音器,靠的是全人工计算与测试,现在有计算机辅助,精确度更高,但人耳试听依旧不可少。我等一下会告诉你,Mission 工程师们花的这些功夫,其实都体现在 Mission 700 的声音表现上。

箱体亦经过悉心设计

在音箱箱体的部分,Mission 700 采用夹层结构,箱壁利用一种具有阻尼特性的黏合剂结合不同材质的板材制成,内部再加上补强支撑的结构。里头还在特定部位加上了泡棉和长毛纤维的混合吸音材料,对于内部共振与反射音的吸收,大有助益。低音反射孔位于前方,整个通道的内外扩张几何,也都经过了精密计算,将失真降到最低,且让体积有限的 Mission 700 能以发出惊人的 38Hz(甚至更低)的低频。


showimage (21).jpg


体验喜龙音响 Leak 配 Mission 的今日特餐

这么「搞工」设计的 Mission 700,售价不过 72,000 元,本以为有机会让代理商寄来公司,那就可以在编辑部试听室好好享受。不过,代理商另有打算。于是,我为了 Mission 700,还特地南下高雄,前往位于高雄市长明街上的喜龙音响试听。

去经销商试听其实也有好处,一来,作为媒体工作者,走访店家是拓展视野的好机会。二来,经销商有他们自己所认为的理想搭配,我在公司只能就着现有的器材搭配试听,殊为受限。比方说,这次喜龙音响为 Mission 700 搭配的,就是同为英国血统的 Leak 组合,包括 Leak CDT 转盘,配内建 DAC 的综合扩大机 Stereo 130。
这个组合,我先前写过评论,甚至连后来推出更大的 Stereo 230 综合扩大机,我也写了一篇试听报告,有兴趣的读者可以点阅参考。

整体而言,Mission 700 的声音甜润温暖,好像是上了一层薄薄的蜜糖一样,声音滑顺,丝毫不躁。它的声音密度出奇的好,低频表现也超过预期,在表现音乐当中的低音域乐段时,不仅深沉,还带着解析,那个下潜也很自然,没有任何 booming 的臃肿低音。


showimage (22).jpg


小提琴油光水滑,好听得很


showimage (23).jpg 


在听中国发烧唱片厂 ABC 唱片的「The Soul of Violin」专辑,这是一张 SACD/CD,有鉴于 Leak CDT 只能读取 CD,所以我以下所述,为 CD 层的听感。这张专辑的音乐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名曲,演奏者是中国小提琴家李传韵,以及钢琴家 Robert Koeing。听这小提琴声线清晰,该锐利的地方就是锐利的,比方说高把位的演奏,以及一些炫技乐段。这里如果还只是温温和和的一笔带过,那就有失真实。Mission 700 表现这个小提琴,立体而鲜活。我试着把音量扭大来听,纵使把 Stereo 130 的音量转到 12 点钟的位置,在喜龙这个空间里听来,依旧可以接受。我听到的音乐,音质绵密度相当健康,琴音听起来饱满丰富。操过一阵之后,我把音量转回到比较正常的音量(大约 10 点钟)时,这样听,又舒服又享受。小提琴演奏时许多细节都可听见,无论是擦弦质感,或是拨奏时那干朗的琴音,小系统最怕小提琴出现干涩冷硬的琴声,Mission 700 倒是唱得油光水滑,好听的很。

录音细节都听得见,而且钢琴听得好有味道


showimage (24).jpg 


事实上,刚刚那张专辑里就有钢琴伴奏,但是钢琴是配角,小提琴才是主角。我换一张收录有钢琴独奏曲的专辑来说明 Mission 700 播放钢琴的效果。我借用了喜龙 CD 架上的一片很特殊的专辑,至少,我没见过。这是 Clear Audio 录制的,专辑名称是「Best Seller Classic No. 1」。这是纯模拟的录音,先压成黑胶唱片,再制成 CD。里头的曲目也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

第一轨是莫札特的「土耳其进行曲」(Alla turca),钢琴明快地弹到高音时,利落而爽朗的琴音迸现,左手的和弦伴奏,时而出现低音,则显得纹理清晰。这让我留下了一个强烈的印象:这音箱的解析很好,就连低音域的解析也很好。在「给爱丽丝」里,琴音的密度和厚度都好,尾韵淡然飘起,实在很美。在 A 段铺陈主题时,左手的伴奏是着往下探,嗯,这个低音可以。到了 B 段,那里的低音更凶了,那是一段情绪上的峰回路转,低音的盘旋是种情绪的游移,这里所听见的琴音真是美好。第四轨是萧邦的第四号圆舞曲,旋律上透过弹性速度和切分,带来三拍子之外的顿挫和犹豫。在第二段舞曲的快速演奏中,句尾往上一提的高音乍现,好美啊。这个模拟录音收进了一定的空间音,声音一点不干,而是有着很好的空间感。这些细节,我在 Mission 700 上都听得到。

动态表现好,舞台层次佳


showimage (25).jpg 


编制再大一点又如何呢?我放上 Terje Tonnesen 率领挪威室内乐团演出韦瓦第的四季小提琴协奏曲。这是一个很特别的现代改编版。在原曲之外,加入了许多声音的新素材,包括用原音乐器的特别演奏,也有重新改变曲子原貌的演奏。单是「春」的第一乐章,在正式进入我们熟悉的春天主题之前,加入了一大段似乎非关乐曲的演奏与声响。我不能介绍太多,这张专辑真的很值得听,会带给我们关于这套再熟悉不过的四季,一种全新的体验。

论道我所听见的,Mission 700 真是把这个现场音乐会实况录音的诸般精彩都表现了出来;不管是乐团的层次,抑或是舞台的布局。为什么我要提这个呢?按理说,韦瓦第的四季编制很简单,没那么多的层次可言,但这里却透过乐手站位以及加入了打击乐等效果,让舞台的场面更开阔,因此层次也更多元开放。Mission 700 提供的场面够开放,而且音乐的动态也够大,让这首充满现代气息的四季,很完整地重现了出来。

大场面难不倒,大鼓来了也不怕


showimage (26).jpg 


动态?「四季」的动态大吗?这个版本的四季录音,因为多了很多打击和乐手踏地的元素,音乐表现也追求更戏剧的效果,确实比较大。但若动态要大,我还得以更大编制的管弦乐曲来说明才行。我 Erich Kunzel 指挥辛辛那提大众管弦乐团的史特劳斯家族圆舞曲为例。这是很多发烧有喜欢的 Telarc 录音,不外乎乐曲容易亲近,富有爆棚场面,而糗录音的动态够大,十足的发烧逸趣。

第一轨是「爆炸波卡」,开头与结尾的炸裂声,就让人听得血脉喷张。至于「香槟波卡」里面的打击乐声响,也是活生感绝佳,弦乐俏皮,配上铜管伴奏,声部层次真是清楚。至于「Banditen Galop」一曲里头也是,活泼俏皮的气氛遍布全曲,伴随悠扬的弦乐外,就是有气势的打击乐。至于精彩的片尾曲「雷鸣与闪电」,两拍子的波卡舞曲在铜钹和鼓声的搭配下,刻划出一个突如其来的雷雨之中,人们焦急避雨的诙谐画面。整个系统拉开的距离不宽,大约一米二左右,我坐在三角形的顶点,可谓标准的近场聆听,约莫就是一般小公寓的书房卧室,或小客厅的摆设。这种间距和离背墙的距离下,仍有这样清楚活生的画面,很不简单。

现场氛围感十足


showimage (27).jpg 


以活生感著称的琼拜亚「Diamond and Rust in the Bulling」现场演唱会录音,这不是一张很好播放的录音,但现场感很好。不好放的地方在于在某些系统上,声音会显得比较亮一点,因此有的人觉得这个录音太硬了点。事实上,这个现场录音捕捉的现场氛围很有真实性,而且有着相当好的活生感。第一轨是她的名曲「Diamonds & Rust」,这里的吉他听起来明亮而突出,Joan Baez 的歌声则显得浮凸立体。第二轨「Ain't Gonna Let Nobody Turn Me Around」以不中断的方式进入,掌声和现场的鼓声,加上 Joan Baez 的歌声,真是太有现场感了。紧接着是「No Woman No Cry」,这首歌她录了这么多次,在我心中,就数这次最有味道。既然是演唱专辑,我们当然要关心人声的表现。好吗?太好了,英国音箱还有人声不行的吗?Mission 700 表现出 Joan Baez 充满劲道的声音,而且丰富的信息量,让她歌唱时的声嗓震颤感听得真是清楚。咬字、转音、喉韵,无一不清楚。

一听人声,你就知道它的厉害了


showimage (28).jpg 


真的要问人声表现,我还有一片可为证,那就是 Etta Cameron 的「Etta」专辑,录制这张专辑时,Etta Cameron 已经生病,这张专辑可说是她的天鹅之歌。「What a Wonderful World」这首歌曲,在 Louis Armstrong 唱来充满欢乐,在 Etta 唱来,却是富有对生命的深刻省思。开头的萨克斯风听起来细节清楚,打击乐则带来了活生的场面,铜钹和马林巴琴带来的丰富色彩,单是一段漫长的导奏,就把人带到了一个未知的领域里。温暖浑厚的嗓音一现,哎呀,对了,这样的中频真是太对了!我讲了这么多,这一路听下来,我最要夸 Mission 700 的,就是这句:这中频太对味了!既有解析,还有厚度,温暖之中有的甜味,这样的人生怎会不好听?Etta 这张专辑也是很多音响迷的珍藏片,带一张来店家试听一下,就知道我讲的对不对了。

这种表现配上这等价位,简直 Mission Impossible!

Mission 770 来编辑部的时候,我是趁着总编试听时「顺道」一听的。这回 Mission 700 的试听落在我肩上,还要特地跑到高雄喜龙音响试听,我有充裕的时间好好享受 Mission 700 所播放的音乐。这份温暖的、甜润的、滑顺的、浓郁的、扎实的声音,顾好了中频之余,还有漂亮的高频与自在下潜且富有解析的低音。考量到这只是一对十万有找的音箱,Mission 700 根本就是达成了今天音响市场的 Mission Impossible!

 




器材规格

Mission 700
型式:2 单元 2 音路低音反射式书架音箱
使用单元:1.25 吋软半球高音 × 1,6.5 吋 PP 振膜中低音 × 1
频率响应:45 Hz - 20 kHz
建议扩大机功率:25 – 150 瓦
效率:86 dB
阻抗:8 欧姆
分频点:3.0 kHz
尺寸:510 × 260 × 270 mm(高×宽×深)
重量:12.8 kg
建议售价:49,800 元(含脚架)
代理商:台音贸易
电话:04-2386-2252
网址:
https://www.tatselect.com/


推荐商家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