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戴天楷 图:蔡维峻 阅读数:61 发布日期:2025-10-12
我不得不夸超凡之声的好胆识,像 Boenicke 这样设计独特的音箱也敢代理。
我不得不夸超凡之声的好眼光,能看准 Boenicke 这样设计独特,声音表现亦独树一帜的音箱。
不走别人走过的路
「我们缓步发展,不以销量为目标,却更重视质量。Boenicke Audio 的目标与深切期待,是去思考、设计、打造并销售一种不同于市面常见的那种音箱。我们定意要创造出远胜好看而已的音箱,它要能真诚反映出设计者对于活生感与精确性的观察体悟。」
这段 Boenicke 在「关于我」里的陈述,可以简单归纳成三点:第一,我们重质不重量,「产品好」比「卖得多」更重要。第二,市面上多数音箱的设计制造都窠臼了,若要更好,得另辟蹊径。第三,理想的音箱应能反映设计者对音乐和声音的领悟。
厂商这么说,我们做 review 的,得顺序倒过来看,先问:Boenicke 的设计者在想什么?
录音师出身的创办人 Sven 另有一套独家美学
在多数音响品牌创办人的自述里,都言明他们是音乐爱好者、音响发烧友,本身是个工程师或设计师,又或者是经销商转型。前面两项条件,说出他们对音响之爱所切入的角度;后面三个身份则说出他们自身的专业为何。那 Boenicke Audio 呢?他们的创办人 Sven Boenicke 又是做什么的呢?他是一位录音师,曾参与近 300 场的录音,当中有很多还是现场演出录音。
录音作品其实都承载了录音师、混音师的声音美学,他们透过录音,实现音乐演出的再创作。同样的,Boenicke Audio 的音箱也反映出主事者 Sven 对音乐和声音的认知。他多在音乐厅、教堂或各种建筑环境里进行录音,且都不是留在录音室或远方的中控台前面监听,而是近距离的置身在表演现场,与麦克风同步接收着原音。而 Sven 自己则是一个科学上所称的「联觉者」(synesthete)。他将所听见的声音谐波组成,转化成映在脑中的色彩,不但能将此记忆下来,还能借以还原出经验里的那个历史音场;这样的记忆甚至能持续好几个月。
天赋异禀的他,以此来完成每一个录音。本着他的录音理念,基于他的联觉记忆,并藉由在他主导下所开发出的八声道录音设备,Sven 创立了唱片品牌 B:There,这是他实现自我声音美学的一步;至于另一步,就是 Boenicke Audio。
Boenicke Audio 的台湾代理商超凡之声目前仅引入了他们家的三款音箱,分别是书架音箱 W5,及落地音箱 W8 与 W11,这三款音箱均在这两年台湾音响展里亮相过,并引发热论。其实,除此之外,Boenicke Audio 的音箱还有更大的 W13 与旗舰款 W22 两款音箱、立体声后级 P1 与综合扩大机 A10,加上多款音响线材及电源排插等配件。Sven 在开发这些产品时,都是以 B:There 录音作为参考来进行微调,确保所有的产品调音都是平衡、自然且活生的。
厘清了 Boenicke 的观点,我们要来问第二个问题:既然过往音箱设计都窠臼了,Sven 又有什么突破性的对策呢?
![]() |
实木音箱内有迷宫通道,表面成色自然不烤漆
Boenicke 音箱在箱体用料方面,不想跟随绝大多数厂家选用 MDF,却采用实木来制作音箱。他们之所以选择做实木音箱,并不是为了像乐器一样营造谐振。相反地,他们要尽可能地消除谐振,并做出坚固的箱体。为此,他们使用厚实的板材黏合成块后,以 CNC 刨削出所要的形状。箱体内部还挖出特殊的通道和腔室,透过这种迷宫式的通道疏导单元背波,进而使之消散。Boenicke 箱体制造成本,可比寻常 MDF 箱体的音箱要高上太多了。
不仅如此,Boenicke 音箱箱体外部经过细致打磨后,仅仅施加一层薄薄的木蜡油。他们认为在实木音箱涂上这种薄薄的 coating,比起在 MDF 音箱上使用塑料基底的亮面漆,声音要自然得多。而且,在 Sven 看来,没有什么东西是完全没有谐振的,可是,Boenicke 的箱体可以快速地将声音能量导出并消散。
![]() |
追求自然音质,改用实木相位锥
为求自然的音色,不仅选用实木制作音箱,就连音箱单元的相位锥(仅在 W8 以上的款式才有)也改用实木材质。一般来说,音箱的中低音单元上所使用的相位锥,常常为了辅助音圈散热而使用铝合金制作。这种金属相位锥,亮亮的,看起来高级,讲起来也有说服力。可是,Boenicke 认为铝合金会带来一定的音染,而且铝合金的谐振范围恰是人耳所敏感的区间。相较之下,实木的相位锥让声音听起来更自然;这些都是 Boenicke 音箱与众不同的地方。
![]() |
三吋全音域单元并联一组铜质谐振器
之前我试听过 Boenicke W5 书架音箱,这次代理商超凡之声送来的则是最小的落地音箱 W8。在整体设计上,W8 其实和 W5 很像,就像是 W5 的放大落地版。使用了完全一样的 3 吋全音域单元,且同样并联了一个长 8 公分的螺旋谐振器。关于这个谐振器,原厂没有公开提供数据,但 W8 的两款升级版,SE 版与 SE+ 版都在内部增加谐振器的使用。如 SE 版就让 4 吋中低音也加装谐振器,SE+ 版又在全音域和中低音单元既有的纯铜谐振器外,再多了铜金材质谐振器。既然每阶升级都列入了谐振器,显然 Boenicke 非常看重谐振器的功效。Boenicke 音箱看起来好像是以那个 3 吋全音域单元为核心,其实在它背后的秘技,才真让它与众不同。
![]() |
安装苹果木相位锥的四吋中低音,搭配六吋半侧向低音
W8 还在全音域单元下方,多加了一颗搭载苹果木相位锥的 4 吋订制纸盆中低音,和 3 吋全音域单元间,仅以简单的一阶分音作分工。低音安排在侧面,W8 用的是一颗 6.5 吋长冲程低音,比 W5 所使用的 5 吋低音更大一号。别看它小小的,原厂规格说 W8 的低频响应可以下到 28Hz 的水平,以这种尺寸的音箱来说,绝对是超水平演出。并且,这个侧向低音仅负责「补强」低音,本身不经过任何分音器,由扩大机直接驱动。实际听起来,低音域部分并不感觉有明显的膨胀。
特殊箱体与脚座设计,提供升级可能
前文提过,Boenicke 的音箱箱体内部都有复杂的迷宫式通道,可用于疏导单元背波能量。整体而言,它仍是低音反射式设计,仍有反射孔。W8 的反射孔位于背后,靠近音箱端子处。音箱端子则用上了 WBT Nextgen 系列制品。音箱箱体的脚座设计蛮特别的。以标准版 W8 而言,无需任何工具,没有螺丝锁定的必要,只有一块铝合金切出的脚座,塞入后方预留的孔洞即可。这个设计,我过去从未见过。升级的 SE 与 SE+ 版本,则有一个称为 Swing Base 更大型的脚座,外加一个上下两层纯铜垫片,中间夹着陶瓷珠构成的化振垫材,可以安装在箱体底部预留的孔洞中。当然,SE 与 SE+ 的升级版本,分音器组件也都会升级成更发烧的料件。
水晶玻璃般的澄澈声底
|
说完了设计,该聊聊声音。我喜欢 Beonicke W8 播放钢琴录音时的那种熠熠生辉的光泽感。我不会说 W8 的钢琴录音重播有多真实、多写实,不过,它确实可以放出响度十足且带宽展开的钢琴演奏。在钢琴最显着的中高音域表现方面,这是 W8 最具特色的地方(或者该说是 Beonicke 音箱最具特色之处),它可以体现出一种具有玻璃或水晶般澄澈、光洁、透明、璀璨的钢琴琴音。你见过那种在灯光映照下,玻璃或水晶的光线折射吗?折射出来的光线并非是光源本身的色彩,而是更丰富的,光谱被展开的多层次色彩。但这又不像钻石那样耀眼,而是更柔和一些,更温润一些,但同样迷人。W8 的中高音域带着这种特点,在播放钢琴时,配合钢琴本就具有坚实质地的音符颗粒,更显出这层特色来。至于低音域的表现。W5 我见识过,W8 又更杰出,它能探到比任何其他品牌同体积音箱都更低的低音,而且在维持深度与厚度的同时,还能保有清楚的解析。这点也确实很厉害。
放上 Danilo Rea 的「Lirico」专辑,在第一轨「Il bel sogno di Doretta」 这首咏叹调改编曲里,钢琴的中高音漂亮展开,充分说明我前面所提到的那种玻璃或水晶般的光辉与质感。至于第二轨「Mon coeur s'ouvre à ta voix」这曲当中,后段连续探入深渊的低音和弦,则给了 W8 证明自己低音再生能力的机会。若还要详究其低音域的解析,Martha Argerich 和年轻钢琴家 Sergio Tiempo 合演的拉威尔「圆舞曲」的双钢琴版,开头序奏的低音骚动,W8 所放出来的效果着实教人惊艳。至于随后展开的音乐,就把前面提到的特点,全都一并说明白了。不管是富有光泽的华丽感,还是敏捷灵活的反应速度,总能清楚透彻地展开音乐,让人乐于一路往下听去。
具体而微的舞台,画面感十足
|
在听 Alfred Brendel 担任钢琴演奏,Bernard Haitink 指挥伦敦爱乐管弦乐团,演出李斯特的「死之舞」。这曲曲子很有意思,以葛利果圣歌里的「末日经」为主题,由此发展出多个变奏,并且其变奏的快慢搭配,把整首单乐章作品,塑造成宛如四个乐章的交响乐一样。W8 表现出此曲钢琴琴音的通透感,还带着一点别人没有的尾韵,或许是那三吋全音域单元所致,也可能是背后的高音所赋予的,又或者是原木箱体自然共振所产生的;总之,这个琴音的韵味很特别。在缓慢柔情的第四变奏里,这个韵味听得尤其明白。当然,弹奏力道一加强,那晶灿灿的琴音就很突出了。第五变奏的开头是赋格,往后的发展则宛若诙谐曲般变化多端,乐团伴奏一展开,W8 以一种高密度的表现笔触,勾勒出乐团声部的分布和器乐的质地。精彩的第六变奏,除了管弦乐团的恢宏气势外,还有钢琴剽悍的展技。让我可以尽情欣赏李斯特变奏中藏变奏的巧妙手法。W8 虽然是落地音箱,但尺寸还是小了点,若要大音量表现这份音乐的声势,还是力有未逮。不过,若把聆听距离缩小一点,拉到间距 2 米以内(甚至 1.5 米内),采取近场聆听,这具体而微的舞台,会以一种透视力极高的画面呈现出来。
清晰鲜明的声线轮廓,且有绵密扎实的质地
|
W8 作为一对小型的落地音箱,虽然重播管弦乐时,无法像中大型音箱那样重现庞大的规模,但细致的笔触仍能勾勒出漂亮的画面。但这种调性,若在播放室内乐时,就很适合了。以马友友和 Kathryn Stott 合作的「Merci」专辑为例,听佛瑞的「悲歌」时,钢琴醇厚而圆润的音符,搭配大提琴浓郁绵密的琴音,铺陈出一派哀怨的、充满愁绪的气氛。听那钢琴在低音域爬走,大提琴反以高亢的音调歌咏着。W8 给出一个清晰而干净的器乐轮廓与声线,即便两股绳交织一起,脉络仍旧清明可见。此处的大提琴,浓浓的鼻音感,绵实的声音密度,都赋予了大提琴更直接且鲜明的情感基础。
箱体的秘密在于可以自然化解振动?
我在聆听的时候,突发奇想地上前触摸一下箱体。只感觉 W8 的箱体震动比我想象中的要明显。原厂并没有任何说明,表示 Boenicke 音箱的箱体如何透过共振来制造更美的声音。但是,这种做法似乎有点像是以薄板制造箱体的老式英国音箱,透过薄障板的振动,让能量能快速消散导离。原厂没有明言,我也不便揣测。加上这段附注,只是让大家知道有这等状况,这也呼应了前文所提,Boenicke 在箱体设计上有自己独到的想法。
空间感与氛围感的塑造能力强
|
言归正传,我一定要提一下 W8 声音的空间感。受惠于背后那颗辅助高音,Boenicke W8 的空间感表现堪称出众。这个「出众」的评价,并非简单地褒奖「W8 比较好」、「W8 比较厉害」之类的。而是 W8 呈现出一种自然而开放的声响,比起只有朝前发声单元的音箱而言,多了这个背后的高音,对空间感、氛围感的提升,果然有所帮助。以 Rick Stotijn 和 RCO 团员组成的室内乐团 Camerata RCO 合作的韦瓦第双大提琴协奏曲为例。这个版本,将双大提琴改成两把低音提琴,因此低音弦乐部分听起来更饱满厚实,与中高音的弦乐的光泽和色彩对比更强烈。W8 的高透明度让这个演出听上去,颇有透视感。活生的画面下,乐手和乐器似乎都在我的目光之中。在 W8 的重播下,这些弦乐的色彩更显娟丽,光泽更为明亮,尾韵更是绵延。负责数字低音的羽键琴,听上去既细致又充满贵气。W8 的低音浑厚饱满且干净,表现此处的低音提琴时,并不让人觉得不足,反更教人欣赏其低音质感。
充满和谐、圆融和精致的气韵
|
在爵士三重奏 Bobo Stenson Trio 的「Contra la Indecision」专辑里,钢琴、贝斯、鼓组这爵士乐的标准三件套,听起来充满和谐、圆融和精致的气韵。Boenicke W8 在表现这类优雅细致的录音时,很能彰显其中的妙处。此处的钢琴琴音听上去,颗粒坚实之余,外围还彷佛包裹着一层糖蜜,让琴音灿放着柔和温润的光泽。鼓组的利落和犀利在第二轨「Doubt Thou the Stars」当中显露无疑,从开头那窸窣的骚动,连到后面在稳定中带有创意即兴的节奏,都表现出了 W8 的灵巧。改编巴尔托克作品的「Wedding Song from Ponik」,则以一种纤细的笔法绘制出钢琴的质地与光彩,贝斯在此也发挥了 W8 带着 Q 弹质感的低音特点。关于 W8 能多精彩地表达出贝斯的质感,「Three Shade of a House」一曲则可充分说明。那个富有弹跳感,而且够深沉的低音,真的很难想象,是从这么小的音箱上发出来的。
质感很直接,无隐表达音乐情绪
|
Boenicke W8 的声音可以体察出一种直接的、不假修饰的质感。以 Bastarda 和 Joao de Sousa 合作的「Fado」专辑为例,法朵音乐总是带着一种浓厚的忧愁、伤感,以及无可救药的老派风情,在 W8 上听这张专辑,那些陈旧与忧郁混合的因子,不经过任何滤镜,而是直接透出那骨子里的法朵气息。「Livre」一曲一开头,吹管乐器的低音,带出一种神秘的民族气息,随后出现的吉他节奏引导出 Joao de Sousa 中性的嗓音,之后的低音单簧管以及低音提琴,都让乐曲呈现出一种粗糙而陈旧的老照片的质感。「Estranha forma de vida」展现了富有力度节奏的编曲;听这里的低音,既沉又Q;听这里人声与管乐的彼此呼应,情绪值拉满。诸此种种,不管是器乐还是人声的质感,都是直接的,那种粗砾感与沧桑感,把法朵音乐里那种浓烈情感都说得更动人心弦。
难以置信的惊奇表现
如果你这两年曾在音响展听过 Boenicke 音箱,多半会对它开放、清晰又活生的声音留下印象——那种声音,似乎在其他展间很难遇到。仅以 3 吋全音域为核心的 W5 和 W8 两款音箱,可以小声听,那份秀雅娟丽的细致气质,让音乐变得精致起来。它也可以大声放,会让人惊觉这么小的音箱,竟然低频也下得去,下盘也不短缺。Boenicke 音箱的惊奇,我在 W5 上见过,这次在 W8 上再度领教,只能说,这等惊奇的音箱,没亲身体验过,实在难以置信。
器材规格
Boenicke Audio W8
型式:4 单元 2.5 音路低音反射式落地音箱
单元:3 吋全音域单元 × 1,4 吋纸盆中音 × 1,6.5 吋长冲程低音 × 1,后置高音 × 1
效率:84 - 88dB / 依频率而定
阻抗:4 欧姆
尺寸:776 × 114 × 260 mm(高×宽×深)
重量:10.5 kg
建议售价:320,000 元(标准版,W8 SE 版和 W8 SE+ 版,或其他特殊木种箱体,请洽楚培音响)
进口总代理:超凡之声
总经销:楚培音响
电话:(02) 8221-8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