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Tim 阅读数:3032 发布日期:2017-10-30
这几年跑了几趟台南尚音音响,为了方便联络,我跟老板阿源已经是Line的好友,他的状态消息一直是「我们坚持每一个细节」。看着这几年尚音的变化,完全可以印证阿源的理念。除了永远整洁明亮、纤尘不染的展示空间之外,尚音经销的品牌也越来越专精,陈设布置也不断琢磨,力求最完美的呈现效果,上次跟阿源去曾先生家中,更让我见识到阿源对多室控制规划与施工的「龟毛」,当然还有一直不断精进的咖啡技艺。
![]() |
这就是王先生的全套McIntosh系统,漂亮吧!从上到下,分别是MT5黑胶唱盘、MCT450 SACD转盘、C52前级、MCP1500电源处理器,以及地上的两部MC275真空管后级扩大机,音响架则是Bassocontinuo的XL/4。 |
![]() |
经典的MC275,目前已经推出到第六代,依然维持50年前的外观造型与内部电路,但整体的用料与设计却更为新颖。 |
![]() |
王先生每声道用一部立体声的MC275桥接,达到150瓦的输出功率。 |
![]() |
前面的小真空管启动时会亮起琥珀色光,暖机完成则会变成绿色,当真空管有问题时,还会变成红色,提醒用家更换。 |
![]() |
新版的MC275的喇叭端子也全面换成镀金的端子,还多了连动控制的端子,全都是McIntosh自制的产品,质量一流。另外也请注意,王先生除了喇叭线用的是McIntosh的喇叭线,甚至是连动启动的连动线也采用McIntosh的制品,可见他对细节的坚持。 |
音响迷常常有很多自己的喜好与主观意见,像我这次采访的王先生,就一直对McIntosh扩大机与B&W喇叭的组合情有独钟,多年到处聆听的经验,更让他确信这样的搭配是「无敌」组合。而且王先生也跟阿源一样「龟毛」,同样对细节非常执着,所以跟阿源可说是一拍即合,两人变成了好朋友。
坚持一套西装的组合
故事的缘起就是一部阿源店里展示的McIntosh MC275,本身学美术出身的阿源对于经典有着一份难以割舍的情怀,开店之初就跟代理商环球知音购入一部MC275当作镇店之宝,本来是打算自己收藏之用。后来,这部MC275被同样对MC275有感情的王先生相中,所以阿源只好割爱。不过,正如同前面所说,王先生已经决定要购入B&W的喇叭,现在后级也决定MC275,问题是前级与讯源呢?通常真空管后级都是搭配真空管前级,理所当然应该是McIntosh的C2600,不过王先生却选择了晶体的C52。
讯源的选择更多,但是王先生坚持要一套西装的组合,所以也只有McIntosh的产品可选,不过这样也省了烦恼,因为McIntosh推出MCT450 SACD转盘,刚好可以透过自家的MCT端子,直接输出SACD的DSD讯号给C52,连DAC的预算都省下来了。
两部全台第一的McIntosh产品
不过真空管后级搭配晶体前级不会奇怪吗?其实王先生心里本来也有点担心,所以问了很多人的意见,包括透过尚音询问代理商,还有他自己在国外的朋友,大家都说没问题,他才放心购入。经典的MC275采用4支KT88,输出功率达到每声道75瓦,本来王先生属意的是B&W的802D3,但后来考虑到MC275的推力与家中空间的大小,最后决定购入803D3,不过又另外再购入另一部MC275,2部MC275都桥接成单声道,输出功率达到150瓦。
![]() |
McIntosh的MT5黑胶唱盘是仅次于旗舰MT10的产品,特色就是启动后会透出淡绿色的压克力platter。为了有与自家产品的一致性,MT5整个基座也是采用与扩大机一样的玻璃面板与亮面的烤漆处理。 |
![]() |
唱臂与唱片镇都有打上McIntosh的字样,可见也都是在自家工厂完成的。 |
![]() |
从侧面看MT5,侧板也是跟McIntosh的扩大机完全一样的亮面金属板,非常有特色。 |
![]() |
唱头则是同集团旗下Sumiko推出的Blue Point No.2高输出MC唱头。 |
![]() |
McIntosh的MCT450是目前少见的高级SACD转盘,仅有数字输出,如果要输出SACD的DSD讯号仅能搭配具有自家MCT端子的DAC或前级。 |
黑胶系统则是王先生这段期间常常去尚音,受到阿源的「蛊惑」,后来才决定购入,但同样也是指定McIntosh的产品。目前McIntosh旗下仅有高阶的MT10与中阶的MT5两款黑胶唱盘,王先生本来想买MT10,但是MT10的面板比较高,会遮住McIntosh独家设计的那个会透出绿光的压克力platter,所以最后还是决定购入MT5。这部MT5是代理商环球知音特别为王先生引进的,全台湾目前也只有这一部,就在王先生的聆听间。现场实际看到真的非常漂亮,尤其是播放唱片时亮起的淡淡绿光,真是迷死人啊!
![]() |
全台唯一的一部MPC1500电源处理器,不但有稳压的功能,也有滤波的效果,面板上的水蓝色表头更是漂亮。 |
另一件全台唯一的产品就是MPC1500电源处理器,我也是第一次看到这件产品。因为台湾相关产品众多,一般音响迷不可能特别选购McIntosh的电源处理器,不过王先生就是这么坚持,所以才让我有机会看到这件逸品。我也确信王先生的坚持是对的,因为这样整套西装真的是好看极了!MPC1500的供电量最大可达约1,500瓦,不仅有稳压功能,也有滤波的效果。背后有12个电源插孔,面板上同样有McIntosh独家的蓝色表头,不注意看还会以为是他们家的后级呢!
更厉害的是,这部电源处理器还有连动开关机功能,这也是近年来McIntosh一直在努力的部分。现场实际使用,只要启动前级,所有的音响器材都会全部一起启动,包括2部MC275真空管后级。更特别的是,C52内部可以独立设定,要全部启动,还是只启动聆听中的讯源产品,像是王先生的系统如果听SACD,就只有MCT450会启动,MT5则会关闭,反之亦然,这样做好的好处就是可以免除其他讯源所产生的干扰。如果系统不大,可能不觉得有什么了不起,当系统复杂化了之后,就会发现这样的功能真的很方便,同时对声音也有正面的帮助。这部电源处理器所用的电源线则是阿源特别从2楼的分流箱用Audioquest的ACP NRG-4电源线直入,效果当然更好。
![]() |
C52晶体前级是McIntosh进入新世代的产品,不但所有功能齐备,还内建了USB DAC,连MM/MC唱放都有,功能非常强大。 |
![]() |
Bassocontinuo的音响架承板两侧有着漂亮的弧线,颜色则有白色与黑色两种可选。为了搭配整套的McIntosh,王先生当然选了黑色的版本,看起来就是原厂的一样契合。 |
![]() |
当天所聆听的几张黑胶唱片,包括江蕙的同名专辑、葛罗米欧演奏的门德尔颂「小提琴协奏曲」以及黛安娜克瑞儿的「Turn Up The Quiet」。 |
对细节的执着也反应在声音上
先听了几张我自己带去的CD,这套系统让我惊讶的地方有4点,第一是虽然空间没有特别处理,但是声音听起来一点都不生硬,反而是很有活生感的。第二是我没想到MC275的驱动力这么好,竟然可以把这对803D3的实力完全发挥,当然桥接一定也有差,而且我从来没听过桥接的MC275。第三是进入D3世代的B&W的800系列果然厉害,体积不大的803D3听起来就像是大型喇叭一样,两端延伸完整,各频段饱满扎实。第四则是非常干净透明的听感,这就要说到王先生与阿源对细节的重视了。系统的搭配是基础,接下来对线材、电源、抑振的处理更是影响声音优劣的关键。
像是在听尚隆多的那张「大键琴的巴洛克狂想」(2564697458,华纳音乐)时,不论是慢速弹奏,还是快速的轮指,都可以听到清晰且圆润的大键琴音粒,质感中还带有大键琴本身的稍硬触感,再加上一点黏滞的感觉。接着听「芝加哥」的电影原声带,每位歌手的形体定位清晰写实,歌手歌唱时中气饱满,还带有一股特殊的韵味,非常好听。就算是音乐中大动态的片段,听起来依然真实稳固,完全不会有动态压缩或是形体涣散的问题。
听顾尔德1981年版的「郭德堡变奏曲」(LP),里面可以听到顾尔德弹得真是慢,但是该有的音色变化却一点都不少,还是那样的丰富,运指之间更展现出深思熟虑的圆滑乐思。我还发现,这套系统有着源源不绝的能量感,听起钢琴来特别好听,低音触键有着绝佳的重量感。这套系统听小提琴时,有着甜到出水的质感,油光水滑的琴音让人听了都会着迷。
每天都可以享受的好声
最让我感动的是在听江蕙的同名专辑里面的「靠岸」一曲时,除了可以完整听到江蕙嗓音的美质之外,她歌唱时所做出的各种变化真的只能用「收放自如」来形容,真不愧是国宝!王先生能天天享受这样的好声音,肯定每天都有好心情,达到延年益寿的效果,但这一切都是来自于他与阿源对细节的执着,才能创造出这么好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