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戴天楷 图:蔡承融 阅读数:1836 发布日期:2023-11-24
偏见实在很可怕,它阻碍了我们前进的步伐,缩限了我们的视界,将我们困锁在一个自以为优越的牢笼里而不自知。
去年,我在上瑞试听 Marten 的 Parker Trio,当天,张老师特别介绍他在系统上所用的线,不是过去常用的 Jorma,而是 Audioplan。张老师介绍这线如何如何,我心心念念的则是能赶快开始听音箱,并没有多把这线放在心上。初次体验 Audioplan 的感觉是不错,但我也不能确定线材到底使了几分力,走向究竟如何,到底那是一个系统,没有比对,无从得知其中某一环节的效用。
我有两个「偏见」
之后,我并不太在意 Audioplan 的线材,就是基于两个偏见。第一,我的印象里,Audioplan 是一家音箱厂,怎么会做线材呢?音响圈向来隔行如隔山,跨领域制造多半需要需要借助外力。我不信音箱厂能做好线材。第二,我听说了 Audioplan 的线材导体都是铜镀银,相较之下,我更喜欢纯铜或纯银。个人经验里,镀银铜线的平顺感和耐听度都不如纯粹的导体。
两个人,一个展,让我怀疑是否要抛弃偏见
就这两个偏见,让我错过了 Audioplan 长达一年半。期间,同事治宇试听了 Maxwell U、Maxwell S 两款讯号线,又试用了 PowerPlant 100 S4 隔离变压器。他试过之后,对 Audioplan 赞不绝口,跟我说了好几次:「Audioplan 的线材真的不错。」我开始动摇了。治宇和我都更喜欢活生、灵动、富有色彩的声音,他说好,那么,很可能是我也会觉得好的。
此时,新憩地的张先生又推了一把。我去新憩地演讲,看到他用上了 Audioplan Faraday U 音箱线,红色的线身批覆,很是显眼。张先生以前如果使用 Wilson Audio 的音箱,配的都是 Transparent 的线;可是,那次他却用 Audioplan 配 Alexia 2。我问他意见,他只简单地说:「这线很好,我很喜欢。」怎么个好法?「它不象是镀银线。」张先生向来话不多,但是,单一句话就直击了我心中的一大偏见。不像镀银线?那像什么呢?
今年 TAA 音响展,我在波音声技的展间,再度看到他用 Audioplan 音箱线,这次用的是 Faraday S II,搭配全套 Spec 音响和 Piega Coax 811 音箱,声音相当有说服力。这下我按耐不住好奇了,展后便向上瑞张老师借线。于是,Faraday S II 和 Faraday U 先后送到我手上,开启了一段与 Audioplan 共同探索音乐的旅程。
哦,原来 Audioplan 早就在做线了
为要写试听报告,我仔细读了 Audioplan 的原厂资料。这才发现,我的第一个偏见,以为 Audioplan 只是一家音箱厂,是错误的刻板印象。1980 年成立的 Audioplan,在 1981 年推出了第一款音箱 Kontrast I(所以我才认为他们是音箱厂)。随后,在 82 年他们发现电源的波动会影响声音,进而研发出 PowerPlant 电源处理器。值此同时,他们又发现线材对音频的影响,在那个发烧线观念还未普及的年代,在 1983 年取得了线材相关的技术专利。读到这里,我愿意承认,是我误会了 Audioplan。(关于 Audioplan 的简史,请参阅林治宇所写的「最单纯却又最丰富—Audioplan Maxwell U 平衡讯号线」;关于Audioplan 在电源处理方面的开发历程及其产品的效用,可参见同为林治宇所撰的「负担得起的最佳电源处理方案—Audioplan PowerPlant 100 S4」。)
以「少即是多」为念,煲汤不可过咸
在线材设计上,Audioplan 明确提出他们的理念「少即是多」(原文是:By making it sound as little as possible)。这是什么意思?Audioplan 表示,很多人都希望藉由线材来补偿某些声音,甚至连很多线材厂都是抱持着这种心态来设计线材。这在 Audioplan 看来是不对的,因为我们无法在音乐重播上重现数学上的负负得正,无法透过器材乙的染色去矫正器材甲的扭曲和音染,他们各自的「足迹」(footprint)顶多带来一些补偿或遮蔽,无论如何,这都整体降低了自然度。这种做法,就像我们试图在太咸的汤里加点糖,看看是不是可以让口味更好一点。可是,我们都知道这个方法行不通,要解决过咸的问题,只能加水稀释。对 Audioplan 而言,他们想做的,就是通过对机械震动、电介质的电气性能、合金导体材料,以及绞线安排与结构设计的各方面研究,让自己不要端上自然甘美而无过咸问题的汤。
镀厚银中空结构导体,避震且求低电感、低电容
Faraday S II 音箱线导体采用镀厚银的高纯度铜导体(heavily silver-plated, high-purity copper wires),张老师对此表示,相对于一般厚度的镀银,这应该翻译成「铜包银」好予以区别。一条 Faraday S II 里面共有四股线,两条走正,两条走副。这导体线芯的设计也很特别,它采用中空结构(hollow conductors),怎么做?他们将镀厚银的导体缠绕在不导电的阻尼纤维束上,这样,一来透过这个阻尼纤维束达到机械避震的作用,二来则以此达成空心结构,达到低电感、低电容的作用,并使讯号传输的相位正确。
高比例手工制线,木块加持实现 CRC 技术
那四股线是线材厂以机器制造的,但是外批覆和其他的加工都是手工完成。他们套在线材外部的网套,并不是紧紧地包裹在外,而是保持着一定的空间弹性。Faraday S II 线材本身保有一定的柔软度,利于走线。端子也都是 Audioplan 的订制品,有镀银香蕉插、Y 插以及纯铜香蕉插的版本可选购;我试听的这对则是镀银香蕉插的版本。原厂表示,他们端子接合线材,乃是压接与自家银锡焊接并用,不仅确保连接,也提供适当的阻尼。Faraday S II 还有一项设计值得一题,那就是它采用天然木块制成分线环,好抑制线身的微小震动。诸此种种,从导体结构到线材设计与制作,处处讲求谐振控制,原厂称这个为 CRC 技术(Conductor Resonance Control),可谓是 Audioplan 赖以成名的核心技术。
听过方知,原来镀银铜线也能这般自然流畅
一路研究下来,我的偏见不再能主导我的意志。最后要检证的,就是声音表现。Faraday S II 的声音会像我所以为的「镀银铜线」那样吗?我在家里用了一个月之后,可以很明确地说:不。就如新憩地张先生之前告诉我的:「这不像镀银线。」哪里不像了?自然度。镀银铜线的设计固然有其道理,但多数的镀银线,在听感上不太自然,不太耐听。初听之时,往往比纯铜线更鲜活明亮,可是在流畅自然方面反不及纯铜线。这是我的经验。
可是,Faraday S II 却没有这等问题。它的声调很自然,两端延伸也是如此,不刻意追求低音澎湃、高音明亮,不强求细节浮凸、冲击力度。但是,音色是自然的,描绘出的形体感是自然的,音乐表现是流畅的。它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了我对「镀银铜线」的偏见。
此汤鲜甜不过咸,保证好喝
以 Hilary Hahn 担任小提琴独奏,Sir Colin Davis 指挥伦敦交响乐团的佛汉威廉士「云雀飞翔」为例。Hilary Hahn 的小提琴声音甜润美好,音像凝聚,揉弦带来的抖音摇曳生姿,模仿云雀啼叫的乐段亦显活生。作曲家为独奏小提琴设计了多处华彩乐段,甚至是无伴奏演出,包括弱奏揉弦的长音,或者长段的跳跃音符,又或者连续颤音。这些以乐声描绘云雀姿态的音乐,在此听来,不但鲜活,而且流畅。单是这曲,就明说了「此汤」风味纯粹鲜甜不过咸,保证好喝。
诸般演奏的细微奥妙,均能清楚呈现
同样是小提琴,同样显得出 Faraday S II 长处的是 Anne-Sophie Mutter 拉奏的萨拉沙泰「流浪者之歌」。情感丰沛而有力的序奏,由小提琴和乐团同步展开,充满华彩炫技的风格,也带着浓重的吉普赛风情。随后的音乐把速度放慢,以小提琴为主轴发展,宽广的音域变化,在高低之间跳跃着,处处藏着装饰奏,让音乐听起来既情绪浓烈,又炫技精彩。缓缓奏出的吉普赛歌谣,阴郁而感伤,在强弱递换之间,撑起了一片阴沉的天空,直至弱奏的泛音消失在空气中。此时,强而有力的乐团再度发动,推展出带着狂野性格的弗列斯卡舞曲,这时,各种展技拉奏又华丽登场:跳弓也好,双音也罢,让人目不暇给。Faraday S II 赋予这首曲子的流畅自然感,是让人印象深刻的。细节如装饰奏、双音演奏的辨识、泛音演奏的质地,无不清晰鲜明,却又是不自然造作。动态起伏也是流畅的,乐团倏地而起的强奏,直击而来的力道,均让这首奔放热情的乐曲充满情绪感染力。
E strano!这线怎生把 Violetta 的复杂情愫表现得这么好
听 Anna Netrebko 演唱茶花女中的名曲「E Strano ! - Ah, Fors' è Lui 」,以及接续的「Sempre Libera 」,那也是精彩万分,伴奏的是 Claudio Abbado 指挥马勒室内乐团。这曲子包含了宣叙调和咏叹调的部分,在宣叙调里,伴奏不多,但是情绪的起伏却是大的,特别是要表达女主角 Violetta 心中的悸动,那种期待中带着羞怯,欲迎还拒的矛盾情愫,是难度很高的宣叙调。情绪起伏就显在音高的变化上,忽然拔高,又忽然坠落,力度强弱也忽大忽小,Netrebko 在这段里的表现真是精彩。在宣叙调即将结束时的高音,更是迎来「Sempre Libera」解放前的高潮。随后更是欣赏到 Netrebko 是如何把那艰难的快速音群、极限高音,以及长音圆滑演唱,还要留意装饰音的复杂性,面面俱到地表现出来。Faraday S II 在这段经典的歌曲里,以一种鲜活自然的样貌,把 Netrebko 精彩的演唱,包括其巅峰期那甜美中带着厚实的嗓音,以及娇怯中带着豪放的诠释,表达得淋漓尽致。
比氛围感更难的也能传述
听 Eva Cassidy 的「Nightbird」专辑时,当中许多在俱乐部的现场录音,听来最叫人感动的,倒不是 live concert 的现场感,而是 live performance 的临场诠释。那些基于情绪而生的细节,就显在演唱时的声嗓质地、力量幅度、情感投注上,甚至连她弹唱的风味都不一样。Faraday S II 在这方面着实是高手。其实很难想象,一对音箱线怎么会带来那种现场演唱的氛围呢?就是有。Faraday S II 赋予的鲜活感,让声嗓的纹理听得更真切,当力量吐出音调转高之际,那宣泄的情绪张力,是震撼的。听她手中的吉他,那些 clean tone 的干净音色,在爽朗之余,更装饰着漂亮的泛音。明知这是经过拾音器、音箱放大的,但就是这么美。而 Faraday S II 又让这泛音更明亮飘逸,音符更为立体。
干净且有解析的低音,让人察觉藏于深处的纹理
Faraday S II 的低音是干净且有解析的。千万别误会,以为我这么说,定是在暗示它低音不足。一点都不。它能清楚传达低音域的讯息,只因够清楚,连纹理都能察见,从而可能让人觉得低音有缺,其实这是误会。以 Chris Thile 和 Edgar Meyer 合作的「Bass & Mandolin」专辑为例,曼陀林固然听来灵巧生动,尾韵短浅,音色略硬的曼陀林,在演奏快速音群时,飞驰的音符炫技感十足。事实上,更难得是 Edgar Meyer 的低音提琴,还能跟上这速度。粗犷而生猛的琴音,勾勒出鲜活的画面,彷彿可见 Thile 把琴抱在胸前急奏,而 Meyer 的左手繁忙地在近半身长的琴颈上来回摸索。听那低音提琴的音符,厚度饱满,沉稳有韵,偶一下探的深沉低音,音粒饱满但纹理清楚。
让我低头的一对好线,竟是镀银线
一个月来,Faraday S II 几乎没离开过我的系统。它所能传递出来丰富的讯息量,让我能以在深夜以极小音量聆赏音乐。它自然而纯正的音色,让音乐听来况味十足,一点没有镀银线不耐久听的问题。它均衡而流畅的表现,是其丰富音乐性的根源。听过 Audioplan Faraday S II,我要修正一下我的说法:「设计有瑕疵的镀银线,才会不耐听,才会不自然。」这样听来很骑墙派是不?没办法,Audioplan 证实了它自己,Faraday S II 说服我得为此低头。
器材规格
Audioplan Faraday S II
型式:音箱线
导体:铜包银
电容:320 pF / m
电感:0.12 µH / m
电阻:10 mOhm / m
端子:镀银中空香蕉插、纯铜香蕉插、6/8 mm Y 插
售价:44,000元(1M),每加0.5M/ 7,600元
进口总代理:上瑞
电话:(02)8642-4269
网址:www.soundray.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