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韩享良 阅读数:62 发布日期:2025-07-22
如果是高阶家庭剧院玩家就知道,在全球顶级的环绕处理器品牌中,法国的Trinnov Audio是很有份量的一个,它是全球最早推出32声道处理器的品牌,为家庭剧院创下了新的标竿。而近年Trinnov又受到很大关注,因为它于2022年推出了独创的WaveForming技术,对低频段的控制与处理开创了新的境界。
而就在几个月前,代理商宽颖国际的陈先生邀请我们至新竹名展音响,进行了台湾第一次正式的WaveForming技术介绍,让我们对它有更多认识,而现场演示的效果也很出色,让我们对这个新世代技术抱持很高期待。但我必须老实说,这项技术很优秀没有错,但总觉得要走入一般消费者家庭好像难度很高,特别是小空间的视听环境,好像不太容易导入,要看到台湾消费者采用,不知道会不会需要等上颇长的时间呢?
结果是我多虑了,Trinnov毕竟赫赫有名,台湾很快就有热血的玩家朋友积极采用,才隔没多久,我们就采访到了这位桃园芦竹的玩家蔡先生,他不仅是率先拥抱WaveForming的玩家之一,而他的空间就是小型空间,结果完全没有我预想的问题,效果非常好,证实了WaveForming是一个有弹性的技术,它能满足国外展览上的大型展示空间,也能满足一般中小型的台湾视听环境,而且它的导入完全没有我想像的困难,包含喇叭摆位和设定的过程都比我想像的简单。
什么是WaveForming?
在开始本次的报导之前,我先简单复习一下WaveForming这项技术的原理。WaveForming是法国处理器大厂Trinnov Audio于2022年推出的技术,它用相当高级的手法来处理多声道音响空间里的大敌:驻波,也就是空间里多余的低频残留能量。
WaveForming的作法是在前墙和后墙的墙面上配置超低音的阵列,前墙的超低音阵列主要功能是发出影片里的低频讯号,因为Trinnov处理前级可以透过自动音场校正功能了解空间里的低频驻波状况,就能让后墙的超低音阵列发出「多余低频能量的反相声波」,也就是用主动式的手法来打消空间里的低频驻波,这种作法不仅比传统的低频陷阱强大很多,而且可以达成非常精准的低频控制,如下图。
但是一般消费者很难在家里的前墙和后墙的墙面上配置超低音阵列,所以在2024年Trinnov又推出了比较简易的作法,就是于前墙和后墙的地上来配置超低音,也就是本案例业主所采取的作法,如下图,虽然较为简易,但仍然很有效,本次的采访还证明了在小空间内使用也很有效。
不简单的小空间
一开始接到消息可以采访WaveForming的家用案例,我是很兴奋的,毕竟这是我们第一次可以采访WaveForming运用于台湾消费者的空间,因为之前已经看过很多国外展览上的示范,我猜想应该是一个蛮大的空间。
来到蔡先生家之后,他是独栋别墅,他领着我们到地下室的停车场,没想到就在停车位的后方,一个不算大的空间,就是他的专属视听室。这个空间的深约4.6米、宽约3.6米,楼高大约2.6米左右,换算下来大约5坪多,这比我预想的空间小很多,并不是说小空间就不能玩好家庭剧院,只是过去几年间看到的国外展示的WaveForming系统,动不动都是整面墙的超低音阵列,都是很大的系统,WaveForming真的能运用于这样的小空间吗?这是我一进门时的好奇。
![]() |
▲ 因为现场的空间不大,业主是采用较为简易的WaveForming型态,也就是前墙和后墙各配置两只超低音,超低音只要摆在地上就行(不用上墙)。 |
接待我们的业主蔡先生非常热情,大家有共同嗜好,马上就相谈甚欢,一聊之下才发现,这个空间的整治非常不简单,千万不能小看,虽然空间不大,但是蔡先生对于空间和系统的投入完全是Pro级的,而整个规划手法也都相当专业。
举个例子,为了让影音效果达到最好,蔡先生拉了14mm平方的主电缆进入室内,然后分成了8条专线,现场使用了4颗超低音,就是每颗一条,然后推喇叭的多声道后级,也是每台用一条,最后多出来的专线就是分给其它的处理器或播放机,让所有器材都能做最全面发挥,而且现场所采用的器材全部是一时之选。
从小发烧玩到大发烧
玩的这么发烧,是怎么开始的,过程中有什么心路历程吗?蔡先生表示,其实以前这只是一个车库后方的杂物间,形状不规则,堆了杂七杂八的东西,他本来只是在这里简单的玩5.1系统,后来越玩越有兴趣,要求越来越高,他开始不断的更换喇叭,增加器材,越听越有心得。为了进步,他还加入了台湾一个知名的FB家庭剧院讨论社团,又结识更多志同道合的发烧友,大家互相交流资讯,让他的见闻和视野也不断提高。当玩到一定程度之后,他就知道,当时的视听环境有一定的局限,光靠换喇叭已经很难有很大的进步了,必须对空间做一个彻底的整治。所以他重新规划所有的器材配置,并开始施做密闭式的视听空间。为了达到隔音和抑振的效果,正面主墙面和背墙都是采取复合式结构,墙里面塞了岩绵,之后才是装潢层。
谈到这个空间蔡先生笑着说,不要看我这个空间是在地下室,其实地下室才是最好的家庭剧院空间,因为左右墙面之后都是车库,而天花板上面则是他的住宅,而地板下面是实地,所以可以尽情放大音量来进行聆听,绝对不会有邻居来敲门抗议。这点我相信,这绝对是大优点,因为剧院系统不大声不过瘾,但是在台湾,大声听很多都会被邻居抗议,就连很多代理商、音响店都难逃这个困难,在地下室建立视听室,真的是一个好选择。
不过,玩音响往往不是一蹴可及、一帆风顺的,蔡先生表示,空间建好之后,却有了新的问题,就是空间的声学响应,也就是Room Mode带来的影响。因为这个空间的尺寸不大,再加上长与宽的长度差异也不大,等于有一点方正,就很容易形成驻波,加上空间壁面变得太干净之后,反而增加了残响时间,空间会有回音。
蔡先生原本只有两只超低音,他曾经尝试为超低音找好位置,但因为Room Mode的影响太大,加上小空间里能摆位的选择也有限,所以效果始终不够满意,为此他也在空间里加入了GIK Acoustic的声学处理产品,有获得改善,但仍然不到他的标准。既然「被动式」的声学处理改善有限,那是不是从「主动式」的下手就能有解方呢?就是念及此,蔡先生开始留意市面上的主动式低频管理技术,就因此注意到了国际上正热门的Trinnov WaveForming技术。
![]() |
▲ 在沙发背后的地面上配置了两只超低音,它们就是专门用来发出「空间里多余低频能量的反相声波」,简言之,也就是主动式的消除驻波,是此间低频能够非常干净的关键。 |
选择Trinnov WaveForming
聊到这里我们好奇发问:坊间高阶的环绕处理器不少,而主动式的低频管理技术也有其它选择,为何会选择Trinnov和WaveForming呢?
蔡先生表示,因为有参与FB社团,所以有哪些大品牌,有哪些技术他都知道,所以他事前其实有把好几家主力品牌的环绕处理器搬回家尝试,后来觉得Trinnov的处理效能是他最满意的。而Trinnov新推出的WaveForming又是最新的主动式低频管理技术,可以解决他的问题。
蔡先生接着还提到了Trinnov一个特异功能是其它品牌没有的,就是蔡先打算规划的系统是7.4.6,也就是总数17声道的系统,然而市场上接近这个等级的环绕处理器多半是16声道或更少,就出现了声道数不足的窘境。而Trinnov在早年推出32声道之后,不断持续在声道数量上增进,2021年的时候,再推出了+4的功能,让原本能做16声道输出的环绕处理前级Altitude16多增加了4组数位输出,也就能达成总数16+4=20声道的处理能力,只是这4组输出是数位输出,所以必须另外再搭配DAC,而这点对蔡先生来说不是问题。
以上种种,都让Trinnov成为蔡先生的优选,如果再合并考量声道数量以及主动式低频管理上的需求,那几乎可说是最佳解了。蔡先生笑着说,而且采用WaveForming等于不用再烦恼超低音的摆位问题,不然以往要精确,还要靠仪器量测来「找炮位」,而WaveForming在架设过程中很自然就水到渠成了。
![]() |
▲ 因为这个空间尺寸不大,加上座位右后侧(画面左边)有不规则的结构物,其实是一个不容易处理的空间,然而透过Trinnov Altitude 16的处理和WaveForming的配置,效果非常出色。 |
实测效果超乎预期
因为现场这套系统是由代理商宽颖国际的陈先生调校的,我们也对他进行了采访。我发问:WaveForming适用小型的视听空间吗?陈先生表示:Trinnov为了让WaveForming可以走入一般家庭,今年开发了所谓的「圆柱形WaveForming技术」,这种作法就是可以容许超低音摆在地上使用(不用配置于墙面上),所以一般家庭就可以适用。
事实上,今年慕尼黑音响展上的WaveForming展出就是采用这样的作法,全部都是摆在地上,效果也相当不错。而蔡先生本来就有2只超低音,后来又在发烧友的协助下,取得了另外两只相同型号的超低音,就达成前2后2的WaveForming设置。
那此间的效果符合预期吗?陈先生表示,其实还令他惊艳的,因为他初次见到这个空间时,也意识到这个空间会有长宽尺寸的Room Mode问题,加上尺寸不大,确实容易产生驻波,而且这个空间虽然大致方正,但其实右后方会卡到一个上楼的楼梯结构,所以墙面有些地方是不规则的形状,确实是一个蛮有挑战性的空间,结果Trinnov Altitude16的处理效果非常好,比他预期的还好。
陈先生秀出实际的低频响应测试图给我们看,在处理前,确实可以看到30Hz~80Hz这段很关键的低频段有能量过多的问题。而且现场的残响时间也偏长,容易造成音像的混乱,就是蔡先生所说的回音问题。再加上墙面距离座位很近,也容易造成各个座位所感受的低频效果不一样。
而在采取WaveForming配置并处理过后,差异非常大,如果看低频段的频率响应曲线,可以看到曲线从扭曲变得平顺,如果看残响时间和残余能量,可以看到原本多余残留的低频能量获得了收敛。如果查看各座位的低频响应差距(seat to seat),也从原本的差6dB变成只有差2dB,几乎到了可以不计的程度。用更简单的话来说,就是原本偏多、混乱、延迟很长的低频能量,变成了平顺、快速、干净、结实的低频,而当低频表现变好之后,中高频的表现也能同步获得成长,因为干扰声音的多余能量减少了。
![]() |
▲ 这就是负责解码和音讯处理的Trinnov Altitude 16,它还有一个特异功能,就是几年前升级之后多了4声道处理能力,只要加接DAC,就能达成20声道的处理效能,这是同级制品少有的能力。 |
保证冲击力的加压模式
有些玩家可能有这样的经验,就是经过环绕处理器的处理之后,会把低频收敛得太干净,导致听起来不过瘾、没有冲击力。而Trinnov在开发WaveForming时早有考量过这个问题,所以还开发了所谓的「加压模式」(Pressurization Mode),也就是在某个频率点以下的极低频,会采取前墙后墙超低音同时发声的模式,就能创造很大的冲击力。
那不会影响音质吗?因为加压模式选择的频率点都非常非常低,所以加压出来的能量几乎已经是在呈现「体感的效果」,所以并不会影响其它低频段的音效表现。以现场这个空间来说,WaveForming所计算出来的加压模式频率点就是28Hz,而这就确保了音效在经过处理过后,仍然可以维持很强大的冲击力。
好了,我整理一下现场的配置状况,简单说,现场就是一个7.4.6的系统,环绕处理前级是Trinnov Altitude 16,透过+4声道的独门设计,只要再加接DAC,就能达成总数20声道的处理能力,能满足现场17声道的需求。而负责驱动喇叭的是ATI多声道后级,而现场所配置的喇叭全部都是ELAC的制品,包含四只主动式超低音。而这四只超低音完全配合WaveForming进行摆位和调整,也就是采取前2后2的对称式配置,前面2只的主要任务是发出音效里的低频讯号,而后2只是负责消除现场多余的低频能量。
![]() |
▲ 为了解决空间里的驻波问题,业主还为空间加入了调音道具,如图中GIK的制品,它具有吸收低频的效果,还有部分声波扩散的效果,不过整个效果达到极致,还是在加入了WaveForming之后。 |
低频强劲无比,又很干净
了解现场配置之后,接下来就是进入令人期待的音效体验时间,蔡先生为我们播放「直闯暴风圈」电影,当中的「火龙卷」片段是很多玩家朋友会拿来测试系统的片段。
结果WaveForming带来的低频效果果然不是盖的,当龙卷风袭来时,可以感受强劲的低频能量在空间中扰动,能直接振动小腿皮肤,甚至连屁股都会觉得微微发麻。再加上因为现场空间尺寸不大,反而成了音效一大助力,会觉得低频能量的密度非常高,扎实而强劲,重点是,在这么强大的能量下,现场完全感受不到驻波,强劲的能量全部都是结实的、凝聚的、有形体感、有层次的,而不是泛滥或肥胖的低频。这样有能量、有冲击力、却又很干净的低频,以往想在5坪多的空间里呈现是很困难的。
同时间也能感受,Trinnov Altitude16的运算能力不是盖的,音效物件的实体感非常强烈,移动的轨迹也非常清晰,例如本片段有细密的雨声,就能感觉雨点狂袭室内空间。当龙卷风刮起招牌时,能听到招牌飞舞的结实音效从前方往后方飞越,其它还有各种车辆被风刮着移动的音效,各种细碎的杂物在空间里翻滚的音效,都让人感觉好像就在龙卷风四周,有一种随时可能遭遇不测的紧张感。
这样的定位感在很多片段中都很强烈,例如「玩命关头7」当中的无人机音效就很精彩,不仅型体感结实、定位清楚,还能感受无人机的飞行轨迹。当无人机发射机炮时,强烈的音效让人感觉机炮弹着点就像就在视听室内,就是这么有迫力。还有「捍卫战士:独行侠」当中战机编队进入山谷进行最终任务时,可以听到战机有结实又灵活的移动感,感觉所有声道的融合非常完美,再加上WaveForming技术的加持,战机的引擎声浪非常凶猛,而低频仍然很有层次。
还有「13小时:班加西的秘密士兵」这段也是超级精彩,当主角们在领事馆据点和恐怖分子互相射击时,枪声非常结实,定位非常清晰,随着剧情发展,恐怖分子从四面八方包围,也能听枪声从四面八方而来,而且有远有近,让人感受那种逐渐被包围的紧张感。而当爆炸音效出现时,WaveForming又带来了爽度十足的震撼音效,不仅动态大,能量瞬间横扫空间的感觉也让人非常震撼。
但别以为这套系统只能播放电影音效喔,为了让我们转换一下,蔡先生播放了小贾姬(Jackie Evancho)在Dream With Me演唱会中的To Believe一曲,当年的小贾姬才11岁,小女孩的歌声很自然、很传真,且十分柔软,既能感受她的超龄高明唱功,又仍然能听出歌声里头难以掩盖的稚嫩成分,让人不知不觉十分沉醉,歌曲尾声的女孩们大合唱时,这套系统融合出和谐又舒服的美声。
破除疑虑的美好体验
这次的体验真的是让我十分惊奇,在以前,小型空间、方正空间是很难发出好声音的,尤其是多声道剧院系统,因为这种空间型态最容易形成驻波或回音,能量很难消化。而现场这套系统达到了17声道,器材全部都是一时之选,推力与能量绝对只会多、不会少。
而在Trinnov的运算和Wave Forming处理之后,此间展现出来的是一套能文能武的系统,特别是播放动作电影的时候,低频的能量感、冲击力十分凶猛,同时又不会感受到驻波或其它多余能量干扰,效果十分上乘。而这次的体验也一扫我对WaveForming的疑虑,谁说它难以走入寻常百姓家、难以运用于小空间呢,事实证明它的性能与适用性是超乎预期的。(内文完)
POINT:WaveForming的处理前、与处理后
WaveForming有没有效,除了用耳朵听之外,Trinnov处理前级还可以提供实际的数据资料让你印证,而且能明确呈现出处理前和处理后的差异。请见下图1,这是处理前参与WaveForming的各超低音的低频响应,曲线非常扭曲。
请见下图2,这是处理后的状况,可以看到各超低音的低频响应都变得趋于平坦
请见下图3,这是处理前低频的残响状况,越往右分布就代表低频能量的残留时间越长,过长就会形成所谓的驻波,此时可以看到低频能量残留的相当多。
而下图4就是处理后,可以看到状况好很多了,然而当中30Hz以下仍然有不少能量(红色),这是因为业主还启动了「加压模式」,所以这部分等于是刻意保留的。
除此之外,WaveForming还有一点很厉害,就是它可以消除各个座位之间(seat to seat)的低频差异,请见图5,下面咖啡色线是处理前,各座位的差异可以达到6dB之多,而蓝色线是处理后,差异就降到了2dB左右而已,代表每个座位都可以听到更一致的低频效果。
POINT:Trinnov处理前级的功能选择多,而且操作不复杂
因为Trinnov处理前级的功能非常多,加上它的设计独家,所以很多人以为可能很难操作,尤其WaveForming的作法很新,感觉更不容易上手。但我们采访代理商宽颖的陈先生之后发现,其实操作并不复杂。
首先,在执行自动音场校正功能之后,你可以选择要让WaveForming「处理多少的频宽」,在选单里面的名称叫做Limiter(也可以说是效果的限制器),如果觉得处理的不够干净,可以扩大处理范围,就能得到更明显的效果,而它的选项就是Low、Medium、High、Max等等,就是这么简单。
或者,你希望有更强劲、更震撼的效果,那可以启动所谓的「加压模式」,也就是在某个频率点之下,前墙和后墙的超低音一起发出极低频,就能保证强劲的极低频效果。而这个频率点Trinnov处理前级会自己计算,例如本次采访这个空间就是算出在28Hz,而使用者也可以自己提高或下降频率点,以满足自己的喜好,所以功能性是相当强的,而整个调整的过程并不复杂,跟REW或其它厂牌的等化工具相比,可说是相当简单和人性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