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又让我破财―试听Telos量子扩散板与弹弓杨讯源相位切换器

作者:李陵 阅读数:8463 发布日期:2015-04-07

摘 要:据Telos的说明,QAD的原理其实很简单:自然界中有一种低于10Hz的共振电磁波,称为「舒曼波」 。这种电磁波与人脑频率相当接近,对部分人体组织也能产生共振效果。适度的舒曼波,可以让人的心情放松、安定,进而影响到听觉对高中低频等不同频段的反应。

 

个月,台湾最让人摇头的新闻,大概要算是无良油品事件了。我虽然移民加拿大已经很久,但是家里还是会常备一些港、台食品酱料之类。无良油品新闻见报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检查家里的储藏室与冰箱。幸好中奖比例并不高,稍微清理一下大致就没事了。反而是刚买到、送礼给朋友的香港进口月饼可能有问题,让我很是不安。至于年初回台湾时吃到的路边摊、小店会不会有无良油品,已经不敢去想。台湾的饮食问题很多。除了无良油品之外还有多少未爆弹?大概谁也不敢打包票。而且除了饮食之外,台湾其他行业难道就没有问题?建筑业?中介业?理财顾问?汽车维修?医疗美容?在这个为了利润可以牺牲诚实的时代,有什么事是逐利者做不出来的!即使是音响界,某些音响品牌的真正国籍背景、某些音响器材的实际设计者与产地,总是有着讲不完的八卦。对我来说,在国外注册一个品牌,然后把台湾本土,甚至大陆设计生产的低成本音响器材「化妆」 变成进口名牌索取高昂价格的行为,并不见得比无良油品高尚到哪里去。虽然无良音响最坏的结果也只是衰声,不会伤害人体健康,遗憾的是,我虽然听说过许多内幕消息(或者说是流言) ,但是却不能在杂志上指名道姓。一来我没有直接证据,虽然告诉我消息的人非常可信,毕竟不是自己亲眼所见。二来音响界之中时有同行造谣攻击之事,一不小心很容易被人当枪使了而不自知。我能做的,就是尽量只报导、评论、推荐自己确认过可以相信的音响品牌与器材。幸好我并不靠写音响文章疴口,没有「一定要写」 某件器材的压力,只是难免偶而会给「音响论坛」 惹上麻烦。


开场白表过,这个月听到二件「确实有效」 的音响附件。一件是台湾Telos推出的量子扩散板QAD( Quantum Acoustics Diffuser) ,另一件则是弹弓杨前辈亲自设计、监工的讯源相位切换器。二件都对我的音响系统有正面的帮助,让我不得不破财消灾。这期稿费约莫还不够我付任何一件音响附件的钱,真是伤本。


Telos量子扩散板


第一次听到「量子扩散板」 这几个字,我以为是类似RPG之类的室内声学处理器,还在嘀咕这扩散板跟量子扯得上啥亲戚关系。后来收到Telos小林寄来的实品,再研究了一番原厂资料,才搞清楚这QAD其实与扩散室内音波没有太大关系,而是直接作用在聆听者本身。不过,直到写稿之时,我还是没搞懂QAD到底「量子」 在哪里。


据Telos的说明,QAD的原理其实很简单:自然界中有一种低于10Hz的共振电磁波,称为「舒曼波」 。这种电磁波与人脑频率相当接近,对部分人体组织也能产生共振效果。适度的舒曼波,可以让人的心情放松、安定,进而影响到听觉对高中低频等不同频段的反应。类似舒曼波的极低频电磁波原本就存在于大自然中,可惜现代都市的钢筋水泥建筑物妨碍了天然电磁波的传递,然后数量众多的家电用品又产生了大量的高频电磁波,对天然电磁波形成覆盖。所以现代人在室内愈来愈难平心静气、容易烦躁。


QAD其实就是一片舒曼波产生器,目的是在聆听环境之中重造自然环境中本来该有的极低频电磁波。Telos设计的目标是制造「纯舒曼波」 ,不要衍生出人体不喜的高频电磁波。设计上采用低电压直流电源输入,然后转换成高电压低电流,配合高密度的网型天线与高精度的共振产生器,产生均匀、自然的纯舒曼波。在听觉感受上,会如同聆听环境内加装了传统扩散板。当然,一小片QAD不论在体积上、或者是成本上,都要胜过传统扩散板。


在外观上,Telos QAD就是一片中间绷了布面的木框,做工挺细,摆在昂贵音响器材旁边也不会失礼。电源方面,QAD附赠变压器一只,但是也可以采用电池动作。Telos小林说,他自己更喜欢电池电源,取其更细腻、毛边少。QAD电源线路有特别设计,可以让电池供电时,不论是刚充饱电或者是接近用罄的状况,都维持稳定工作。电池可以用多久呢?如果是一般用于摄影闪光灯的充电电池,大约是18小时,应付一般聆听状况绰绰有余。我自己试了一下,电池与变压器是略有差异,但不是很明显。发烧友可以自己尝试决定。我试听时最终是采用电池供电,倒不是为了声音,而是比较方便。可以任意摆位而毋庸担心变压器电线够不够长。

 

01. 包装在精美纸盒里的Telos量子扩散板。
02. 放置的位置有讲究,放得对,事半功倍。
03. 可以选择电池或者变压器供电。

 


确实有效


对于这QAD,我想知道三件事:第一、有没有效;第二、如果有效,用一片与用三片差多少;第三、是否可以取代我音响室内原有的吸音板。


拆箱、装上电池、把QAD放在音响架正中央,开声。播放的是Linn Records出品的马勒第二交响曲SACD。我的音响器材都是原来那些,不再重复。前几分钟,没听出名堂来。有点讶异。因为最近试听过的Telos QBT保险丝与第二代保护盖都是一翻二瞪眼,一上就有效。也许是QAD需要暖身,也许是舒曼波需要时间扩散,几分钟之后,开始觉得音响室中似乎更安静了些,像是冬天下雪之后那种万籁俱寂时身心俱静的感觉。继之是觉得音量似乎变大了些,但是我很肯定我没有碰过Ayre KX-R或者是Melody AN211 WE版的音量。我想起前辈曹医师音响室里也摆了部Acoustics Revive,好像也是舒曼波产生器。查阅了报导曹医师最详尽的友站Hi-AV,证实果然如此。难怪我觉得加上QAD之后似乎家里多了点曹医师聆听室的感觉,也许就是舒曼波。我问Telos小林,QAD与Audio Revives有何差异?小林的回答是:QAD的天线更大、功率更强。Audio Revives实测输出约2微高斯,QAD则有110微高斯。


我继续听下去,发现加上QAD之后,音响系统的中频与中低频听起来更厚、更饱满、更丰润,大提琴听起来更有韧性、弹性,也多了半分甜味。音场稍微更深一点,空间感更开阔,音场里乐器之间流动的空气感更明显,音像也更浮凸。细节增加了,弦乐群擦弦的粗糙感更像真了,音乐之间微妙的强弱变化与和音转换也更清楚了。一片小小的QAD,而且还是不直接影响声音的设计,竟然能有这样的效果,实在让我惊讶。整体来说,我以为QAD带来的改善约等于普通讯号线升级至优质讯号线,或者说是从一般现代真空管换成精选配对管甚至古董新管New Old Stock。声音风格上,则与Telos QBT保险丝或者煲线服务相同,请参阅以往的拙作。


愈多片愈有效


一片有效,三片呢?答案是:更有效。改善的方向都一样,音场更立体、中低频与低频更干净。播放The Who经典名曲「 Wont Get Fooled Again」 ,电贝斯更清晰、有力,更有弹性,乐句更完整,不会迷失在电子合成器的低频覆盖里。想想实在很神奇,这么小一片天线,就算是三片好了,如何能发出强度足够影响人体听觉的10Hz舒曼波?对于我这种笃信只有大单体大功率才能发出极低频的老古板音响迷来说,实在很颠覆。或许电磁波与音波有着根本性的差异吧。这时追加的二片QAD是放在音响室二侧,底下垫着久未使用的Diatone P610MA。Toe-in正对聆听位置,我把聆听空间里的吸音板拿走。一如所料,我不觉得QAD可以「取代」 原有室内声学处理,而比较属于锦上添花。没有了吸音板,原来室内空间的问题便更明显。加上QAD之后确实让声音更好听,但是并未着墨原本空间反射过量的问题。垫材( 或者其他音响附件) 方面也是如此。把Ayre DX5 DSD底下的Cerabase Compact拿走,中低频立马涣散(这当然是比较夸张的词汇) 。加上三片QAD,有帮助,但是不如Cerabase Compact与一片QAD同时使用。


摆位对QAD有一定影响。Telos小林强调前方正中那片不能放太低,否则会影响音像。我尝试的结果也是如此,甚至直摆或者后倾都有微妙差异,购入QAD的音响迷可以自行尝试。放近一点舒曼波效果会不会更好?我把一片QAD就放到聆听位置前的茶几上,结果觉得不怎么样。也许是心理上受到影响,放太近反而不太能放松听音乐。放回音响架上,则一切恢复正常。


Telos小林说他有客户用到七片QAD,真是够发烧!我自己反其道而行,试试看只用左右二片QAD,结果效果也不错,几乎有三片全开时八成功力。改成音响架上、架前地面各一片呢?稍微更好一点,约莫是三片时的八成三四功力吧。最后写稿时,我是前方二片QAD,第三片放在聆听位置后方约一公尺处的吧台上。不过第三片不一定开,视音乐种类而定。


弹弓杨前辈最新出品


讯源相位切换器究竟原理何在?我也是到现在仍未能完全搞懂。照弹弓杨老的讲法,每一张CD或者LP都有自己的相位,或者正相或者反相。这种正反相有时候是人为的,有的时候则是录音室里器材本身的问题。如果在回放的时候,音响系统与录音的相位不一致,就无法达到最佳效果。对此,我特别麻烦乐音小林去请教了录音师,答案是肯定的。而且不止是录音整体可能有相位问题,在多轨录音的情况下,个别录音轨都可能有相位不一致的情形。例如一般常见的48轨录音,就有可能其中几轨反相,其余正相。这种问题基本无解,除非重新混音,然后每一轨仔细检查,确定所有音轨同相。如果只是部分不太重要的乐器相位不同,音响迷有可能听不出来,只会偶而觉得「怪怪」 的。如果是重要乐器、或者相位相反的音轨多了,那就会整张录音听起来怪。这位录音师不认为一般数字模拟转换器或者唱头放大器上的相位切换( 0-180度) 开关能发挥多大效果,也不觉得把喇叭线正负极反接能解决问题。


杨老的讯源相位切换器如何转换相位?我不清楚。总之,杨老是由「录音相位正确」 的理论思考起,然后开发了这部切换器作为解决方案,最终的收货标准是耳朵。我想起古法音响调声手段之一就是电源线插头水火线正确与否,杨老说这部切换器是差不多的道理,只是可以针对每张录音切换。顾名思义,这部讯源相位切换器是用在讯源上。如果是数字讯源,用于CD唱盘或者数字模拟转换器;如果是模拟讯源,就用在唱头放大器上。那么,如果是前级内建的唱头放大呢?我问杨老。杨老用奇妙的眼神看着我,回答:这种内建唱头放大器的前级现在应该非常罕见。目前还在玩LP的发烧友通常是为了追求更好的声音才玩LP,大多都已升级独立唱头放大器,以得到最佳回放效果。如果真的还有古董发烧友在用内建唱头放大器的前级,那就插在前级上。这部讯源相位切换器的外观看来很眼熟。问过杨老,果然是大陆丽磁代工生产。杨老说,内部线路与造型都是杨老自己的主意,丽磁就是照要求施工。切换器上有三个拨杆开关,都是那种质感扎实、要用点力气才拨得动的种类。使用上虽然没有遥控方便,却是好声的保证。杨老并没有大量生产贩卖的打算,造出来最早是给自己与周围认识的发烧友使用,所以字样标示都是手写。从上到下,分别是输入滤波切换、相位反转切换、还有输出滤波切换。杨老自己试过,输入与输出滤波只需要用到其中之一最好声,所以直接切换在这样的位置。未来会不会取消这二个开关,直接把滤波内建于输入部分,杨老还在考虑。

 

04. 弹弓杨最新作品:讯源相位切换器。
05. 内部并不复杂,主体是一颗特大电源变压器。

 


重型电源变压器


打开顶盖,可以看到这讯源相位切换器的核心是一颗巨大的电源变压器。杨老说这变压器的规格是500火(瓦),给后级用都足够。用在讯源,绝对是牛刀杀鸡,胜任愉快。除了变压器,还有输入、输出电压切换,可以适用大多数地区的电压。杨老点子多,连自己设计的器材都不改不欢。这部讯源相位切换器当然也有升级版本,就是内部电源线更换成附锗磁环的Nickel Power线材。我手上二种版本都有,试听比较之下,发现答案很单纯:如果您是杨老的粉丝,直接买升级版可也!横竖价格差异不算很大。多了一部切换器,自然要多一条电源线。杨老同时借我一条Nickel Power Ultra III Alnico 50 + GE。由于我音响室插座有限,讯源相位切换器是插在Ayre L5电源滤波器上,然后Ayre DX5 DSD全能讯源再由讯源相位切换器取电。其余器材、线材、附件都不变。试听讯源相位切换器之时,未使用Telos QAD,以减少变量。哦,讯源相位切换器有用到一根保险丝,又得向Telos小林买QBT保险丝了。


实用的相位切换功能


接好线,开声。播放「 King Author」 电影原声带。嗯,确实有改善。虽然我还没有用到相位切换功能,所以这时候讯源相位切换器等于是一部电源处理器(市售电源处理器很多其实核心就是一颗变压器) 。加入了讯源相位切换器之后,低频更稳、更大气、更富重量感。整体听来更举重若轻。电贝斯与电子合成器铺底的低频既沉又有层次、合声更干净、清晰,听得真是过瘾。音场宽、深度都只略有进步,倒是高度增加让我小小惊喜了一下。人声乐器的质感也更为真实,约莫有几个百分点吧。总之,整体感觉就像是换了一条几倍价钱的超级电源线。当然价格上,讯源相位切换器要比超级电源线亲切许多。


杨老说许多大厂( DG、EMI、Decca之类) 的录音都是反相,便拿出各种不同的CD来试试。听过几轮之后,结论是:确实不一样。许多我原来已经觉得录音很好的CD,在切换相位之后,竟然可以更进一步。简单来说,当相位不正确的时候,中低频与低频会比较松散,音像线条也比较不明朗,音场在比较之下会较窄,整体冲击力较弱。而相位正确的时候,听起来就是「对了」 。只要试过几次,基本上就可以立刻听出CD是否需要切换相位,并不困难。整体来说,我觉得相位切换的影响,要超过我所有试过的垫材、镇材等,与升级讯号线或者喇叭线相当。


当然,每张CD切换到正确相位的改善幅度会有大有小。有的让人眼睛一亮,有的只是稍微进步。也难免会有某几张CD,怎么听都是觉得相位切换不切换差不多。这种时候,我就不切换,就当自己没有讯源相位切换器。既然核心是变压器,就会有着变压器固有的特性。例如用久了会过热、声音会软,所以听完要关机,不需常煲。我手上这部讯源相位切换器没有电源开关,我就直接拔电源线,并不麻烦,横竖我的AN211 WE版也得手动关机。杨老说未来会考虑加入电源开关。另外就是变压器本身多少有点震动,用垫材处理一下会更好。


理论上,这讯源相位切换器可以热切换,也就是讯源不必关机直接切换相位,杨老自己家里、店里都这么用,初期几部讯源相位切换器的用家也都这么用,没有问题。可能我的Ayre DX5 DSD比较独特,热切换几次之后,偶尔会当机,发出高频噪声。所以我都冷切换,先把DX5 DSD关机才切换相位。我听CD大多听完整张才换,所以并不觉得不方便。提供读者参考。


结论


如果您尚未使用Telos的QBT保险丝与煲线服务,我建议您不要忙着买QAD。先把音响系统里的保险丝换掉,然后把线材送Telos去QBT处理,如果都很满意,再追加QAD不迟。如果您已经是Telos的老顾客,那么我这篇文字是多余的,您约莫已经在享受QAD。问题只是该买几片、放在哪里。


台币一万八千元的定价,QAD不算便宜。如果换算成美金六百元,在当今动辄定价美金过万的音响界,似乎又极为合理。我自己肯定会留下QAD,至少音响室可以用。另外我还想把QAD带到办公室里,看看能不能让我工作时更放松、脑子更活。如果有效,手上的三片就不够用,还得追加。杨老的讯源相位切换器加币定价记得是一千以上、二千有找。由于可以直接从香港出货,所以台湾价格可能还比加拿大便宜(机器很重,运费很贵。还有关税、报关等成本) 。追加磁环电源线之后应该还是在加币一千多的价位。以声论价,我觉得物有所值。手上这部锗磁环升级版,当然是直接留下。句号。

推荐商家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