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郭汉丞 图:郭振荣 阅读数:7462 发布日期:2015-06-01
一对喇叭要如何能成就经典地位?我想最重要的莫过于声音表现吧!但是声音的喜好经常是仁智互见,一款喇叭有些人喜欢,有些人不喜欢,本就有主观上的差异,那么经典的第二个条件,就是要能通过时间的考验,愈多人听过,而且有越多人喜欢,那就是通过众人耳朵考验的经典,以上所说的这两个条件,Avalon Isis通通都有。
Isis是近年来Avalon最重要的顶级喇叭
Isis什么时候推出的?大约2005年,而我这次去听Isis已经是2015年了,这十年当中,Isis稳坐Avalon旗舰喇叭地位,直到不久年Avalon推出惊世骇俗的超级旗舰Tesseract,这Isis的风采才被自家老大哥抢去。不过当年Isis推出的时候,声音表现之好,几乎等于宣告取代老一代旗舰Sentinel,事实上它也成为近年来Avalon最重要的顶级喇叭产品,因为他的声音不仅让自家大哥Sentinel备感威胁,更重要的是Isis价钱比老大哥便宜许多,怎么能不受欢迎呢?
可是十年过去了,Avalon又推出了等级更高的Tesseract,可是Tesseract尺寸非比寻常,身价更高出「倍数」,可说是「超级跑车」等级的喇叭系统,相较之下,Isis更适合家中摆放。看来Avalon还会让Isis延续好一段时间的产品寿命,因为无论是价格或尺寸,Isis都是比较容易在家中搭配的产品,而一款喇叭能延续十年担纲「准旗舰」地位,那可是真金不怕火炼了。
在喇叭的世界当中,Avalon的箱体与外观可说是辨识度极高的品牌,Isis也不例外,采用所谓的「钻石切面」箱体,其实当年Avalon如此设计喇叭箱体,目的是要消除箱体的平行面,藉不规则的形状打散箱内驻波,维持声音的干净通透。不过Isis与其他Avalon喇叭如Eidolon、Time或Indra不一样的地方,在于上半截音箱,不是向后倾斜,而是略微向前倾斜,而其他Avalon喇叭则是让前障板直接向后倾斜,取得时间相位一致的补偿。
Isis上半截前倾,下半截后倾的特殊设计,原理与Eidolon、Time或Indra其实都一样,都是为了取得时间相位一致,可是为什么其他Avalon都是直接让前障板向后倾斜就好,到了Isis却要上下半截倾斜角度不同?因为Isis长高了,如果假设聆听者都是坐在椅子上听,那么Isis的高音单体位置会比耳朵位置更高,所以Isis的上半截必须在角度上做调整,让高中低音单体发出的频率,可以在同一时间到达耳朵。
钻石高音、陶瓷中音与Eton低音单体
除了钻石切面的喇叭箱体之外,Isis也延续了他们选择单体的偏好,就是钻石高音、陶瓷中音与Eton低音单体,这三种单体混合使用,几乎已经成为Avalon的成功方程式。作为准旗舰等级的喇叭,Isis挑选的单体等级当然毫不吝啬,搭配1?德国Accuton钻石高音,而且Avalon订的是黑色版本,原厂标示Isis的高频延伸可达45kHz,看起来规格标示的高频延伸有点保守,不过这个1?钻石高音向下延伸可达1.2kHz,这「下得去」的高音单体,可以让中高频的衔接更为顺畅、更为天衣无缝。
可能是1?钻石高音的性能很棒,所以Isis还有另一项设计与Avalon其他三音路喇叭不同,大部份Avalon的三音路喇叭习惯使用3.5?中音单体,可是Isis换成了7?中音单体,应该是1?钻石高音单体的延伸能力够好,所以Isis搭配了尺寸更大的中音单体。
Isis第三个改变之处,就是双13?Eton低音单体,当然,这不是Avalon第一次使用双低音单体,但是Isis上面的Eton低音单体用的却是钕磁铁引擎。其实Accuton钻石高音、陶瓷中音单体里面也都是使用钕磁铁,取其体积小、磁力强的优秀物理性能,可是低音单体一般很少使用钕磁铁。为什么?因为钕磁铁虽然有体积小、磁力强的性能,但是钕磁铁怕热,如果工作温度超过90度,磁力会下降一半,而低音单体运动起来,温度可不低,如果要在大尺寸低音单体使用钕磁铁,必须克服散热问题。Avalon当然把这些问题都克服了,不过从这些技术上的细节,我们才看得到外表看不出来的研发投入。
一直走在时代前端
如果您是Avalon喇叭的粉丝之一,看到我写Isis的技术相关内容,一定早已了如指掌,我现在写Isis也算「复习」,可是我看着Isis的技术内容,心里面只想着,这Avalon可真的走在时代前端,那么早就懂得使用Accuton钻石高音、陶瓷单体,也在十年前就想办法订做钕磁铁低音单体,即便经过了十年的时间淬炼,这些技术上的成就,依然是许多喇叭想要学习的方向,而当年的技术领先如此之多,才能让Isis即便问世十年,依然不退流行。
话说这Isis推出了十年之久,怎么我到这时候才来听Isis?其实这十年间我在诸多音响展上,听过许多次Isis,甚至在2008年我还在美国CES展览会场采访Neil Patel,算来和Avalon这家公司缘分不浅,不过或许也因为如此,真的能到用家听调整得宜的Isis,却是在Isis推出十年之后。
在代理商安排之下来此试听Isis,不过主人家非常低调,相关细节都不能提,所以这篇就成了「总编试听记」。搭配Isis的器材都是一时之选,包括Burmester
069 CD唱盘、FM Acoustics 266 MKII、Burmester 909 MK5后级,模拟讯源也非常讲究,用上Kuzma旗舰黑胶唱盘Stabi XL、Lyra Atlas唱头与Burmester 100 唱头放大器。眼尖的读者一看大概就知道,讲究的不仅是Isis喇叭,而是全套系统每一处都讲究,搭配起来的身价也非凡。
顶尖的系统,也需要优质的空间来搭配,主人家把顶楼的空间全部拿来做聆听室,在台北要搞出这样一个空间,已经相当不容易,更特别的是屋顶,没有平面的天花板,而是保留老宅屋顶的形状,这让音场有向上延伸的空间。不过Isis的双13?Eton低音单体,不仅延伸可达20Hz,低频量感也很强,在砖墙房子里,难免产生低频驻波,所以代理商与经销商花了不少时间,调整空间阻尼,包括喇叭后面有一处空腔,可顺道当低频陷阱,聆听室后方的洗手间也可以宣泄能量,这些细部的调整花了颇长的时间,但是效果非常好,除了某些录音低频特多,或是我刻意开得很大声,才稍微感觉到Isis的能量满出来一些,但是那并不是正常的听法,实际上Isis在这里的诸多调整,包括摆位、空间阻尼等等,都已经到了相当均衡的水平,再继续调整下去,当然还会有变化,但是那已经是口味的问题,而不是均不均衡的问题。
音色细腻高贵
当机器热机之后,这套精心调校的Isis第一个让我感叹的地方就是音色。唉,音色高不高贵,真的骗不得人,而这高贵的音色真的是靠钱堆出来的,我听Holy Cole的「Don’t Smoke in Bed」,这是一张低音贝斯录得饱满厚实的爵士专辑,厚实又弹跳力十足的牛筋味,配上Hole Cole甜美又带着磁性的嗓音,许多够大的音响系统都能表现出厚实、宽松、甜润的效果,但是音色的细腻高贵,那真的是Isis搭配诸多顶尖器材加总起来的质感,一听就迷人。我笑着说,每次来听这般调整得宜、声音迷人的音响系统,回家得要三天不开音响,才能忘记那种难以言喻的声音高贵感。
不仅声音高贵,Isis还能展现非常真实的音乐动态与临场感,听Reference Recording的「Copland 100」,播放阿帕拉契之春的第三乐章,这唱片我熟得很,但是在这套Isis上面听来却是那么地新鲜,铜管乐器那种嘹亮、开阔、圆融的听感,真是不简单。铜管乐器因为能量庞大,而且音色高亢嘹亮,要能高得上去,感受铜管乐器的音色光泽,同时保持厚实圆融的声音厚度,对音响系统来说本来就是两难的问题,可是在Isis上面却能维持极高的均衡感,让音乐听起来活生开阔,高亢嘹亮,却丝毫不吵不躁。
我大胆地拿出「萧士塔高维奇第五号交响曲」,而且播了两个版本,一个是海汀克指挥阿姆斯特丹皇家大会堂,一个是阿胥肯纳吉指挥爱乐管弦乐团。海汀克是老Decca版,录音均衡开阔,在这里听Isis,因为屋顶空间够高,而且保留老宅原本的设计,得天独厚地让音场轻松地向上延伸,因为向上更开阔,连带音场都感觉扩大了,在这样的条件下,用大音量听萧士塔高维奇第五号交响曲的第四乐章,那铜管与打击乐器掀起的交响巨浪,一波又一波袭卷而来,音乐密度极高,铜管嘹亮高亢,对比的是弦乐群厚实的份量,老Decca录音显得均衡开阔,同时兼顾厚重的份量,这慷慨激昂的乐章让人越听越是兴奋。
对于录音「忠实表现」
同样一首萧士塔高维奇第五号交响曲,换上阿胥肯纳吉与爱乐管弦乐团在日本山得利音乐厅的录音,模样又不同,阿胥肯纳吉这份新的录音,鲜活感十足,但是音场空间感较浅,乐团彷佛像前靠了一些,显示出山得利音乐厅相对较小的特点。因为乐器形体更近,Isis唱出来的铜管也更显直接、锐利、鲜明,多了一分刺激与兴奋。不过两相比较,我还是比较喜欢老Decca的录音,音场开阔又均衡,见树又见林。从这两张CD的比对,可以显示Isis对于录音「忠实表现」的能力,很容易听出录音的「时代感」。
那天还听了难得一见的玻璃CD,那是赵聪的「聆听中国」,限量生产且身价不凡,不过我没能现场比较一般CD与玻璃CD的差异,但是在Isis上面聆听,只听一首「春江花月夜」,那Isis表现细节的能力确实不凡,这张唱片采多轨录音,所以琵琶的形体特别庞大,每一颗音符拨弦的颗粒感清晰,连拨子在琴弦上面摩擦的细节都没放过,还有,录音加上的若干Echo残响,在Isis上面都显得清澈而深远,随后电子音乐加入,低频段又低又沉,Isis的双13?低音单体随之震动,铺陈出厚实悠远的低频效果。这一高一低的对比强烈,Isis那全频段丰沛的能量感随之迸发,不禁感叹这般收放自如的低频,确实得要「千金来换」啊。
CD听罢,开始换上LP黑胶,我没准备,听的都是主人家的黑胶,有我熟悉的音乐,也有我不熟悉的音乐,但是透过Isis来听,不管熟悉或不熟悉,每一首曲子都显得那么地鲜明活跳!譬如「Sine Qua Non Plus, Serge Gainbourg re-imagined」这张唱片,由Coupp d’Archet Record发行,就是我没听过的黑胶,原来这是他们第一次发行自家录音,之前都是做复刻,标榜英国Abbey Road Studio 2录音,唱片内页还收录诸多录音时的照片,采Multi track多轨录音,但是爵士乐现场Live感很强烈,中高频的延伸又开阔又轻松,Isis丝毫不费力地把那种强烈的音乐真实感表现出来。
彷佛在录音现场
听我不熟悉的音乐都那么有强烈的鲜活感,那我熟悉的音乐呢?三盲鼠曾经是我全套收集的CD,不过当年都没买黑胶,现在后悔都来不及,可是这张「Blow Up」当年只出33 1/2转,一直到不久前才出45转版本,严格说来不算是复刻。三盲鼠的录音强调近距离收音,乐器的形体感庞大宏伟,Isis把低音BASS拉奏的强烈活生感尽情呈现,粗壮的牛筋用粗壮的弓弦拉奏着,沙沙的声响带着粗糙的颗粒,那是低音大提琴拉奏的强烈松香感。而三盲鼠虽然采用超近距离拾音,但是Isis摆放在这个屋顶特殊挑高的空间,乐器形体虽然庞大又近,可是空间感向上延伸的气氛好极了,这种开阔的空间感与庞大的近距离乐器音像,让人不禁有「彷佛在录音现场」的感受。
当天听的最后一张黑胶是「金声金曲」,绝版多年的老黑胶,这么老的台语歌录音,在现代高性能音响系统上听起来如何?棒极了!老录音更难做假,当时的乐手都要技术高超,因为盘带不好剪接,唱歌的人也要求实力派,尽可能一个Tag到底。听蔡一红,歌声就是那么地有性格,女声唱得那么有劲、那么历尽风霜。听洪一峰唱「可怜恋花再会吧」,我想象的却是洪荣宏,这父子俩可真是克绍箕裘啊!
一连听了两个多小时,意犹未尽,Isis尽管已经推出好长一段时间,但是当年Neil Patel可是花了三年多的功夫才调校出Isis的声音,没想到当年超越时代的设计,却能延续这么长一段的产品寿命。Isis不仅能鲜明地刻画出音乐的场景,而那丰沛厚实的中低频段,更能稳稳地抓住音乐的阵脚,呈现出稳定扎实的均衡感,而且,不管是听高亢嘹亮的交响乐,或是低频弹跳的爵士乐,甚至台语老歌,Isis唱什么就像什么,我只能说这真是一对能抓住音乐神髓的经典好喇叭,值得珍藏。
Avalon Isis器材规格
型式:3音路4单体低音反射式落地喇叭
单体:1?钻石高音×1、7?陶瓷中音×1、13?三明治低音×2
频率响应:20Hz~45kHz
效率:90dB
阻抗:4欧姆
建议扩大机功率:75W~750W
尺寸:1540×368×410mm(H×W×D)
重量:95.5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