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郭汉丞 图:郭振荣 阅读数:4359 发布日期:2015-06-17
瑞士Goldmund对音响迷来说,代表着高贵气质美声,可是对一般的爱乐者来说,现在的Goldmund更像是当代音响工业艺术的代表。而且,Goldmund在2013年推出Apologue Anniversary之后,全面迈向「数字、主动、无线」的趋势,积极推出全新系列的主动喇叭,而Logos Tower就是这个全新系列产品的生力军之一。
![]() |
Logos Tower看起来像传统喇叭,实际上却是完整的音响系统。 |
![]() |
试听地点在代理商大器国际的聆听空间。 |
Goldmund的喇叭箱体一直使用铝合金,这是他们研究多年的技术,Goldmund认为消费者购买他们家的产品,等于是个人的一项投资,所以Goldmund喇叭一定要经久耐用,而铝合金箱体最能够耐久不变形,原厂说他们订做的铝合金箱体,不光是金属加工精确度高,最重要的特性是耐久不变形,耐用的程度绝对远超过一般MDF喇叭箱体。不过铝合金本身有金属的谐振,所以Goldmund利用箱体阻尼消除谐振,同时加上独家「机械接地」的技术,把箱体额外的振动接地消除。别问我哪里看得到「机械接地」,在Logos Tower上面已经藏起来了,况且,这是Goldmund独家技术,要是看看就能抄袭,这家年近四十的瑞士老厂也不用混了。
由于是主动喇叭,所以Logos Tower许多厉害的设计,都是藏在喇叭箱体里面。二音路设计,又叫做Logos Tower,基本上就是把原本的Logos书架喇叭变成落地箱体,单体是1?丝质软半球高音与6.5?中低音单体。原厂没有细说单体的规格,但是按照Goldmund的惯例,应当是他们向丹麦Audio Technology订做的特殊单体。这两个单体分别由独立的放大模块驱动,装上两个175瓦的Telos后级,加起来等于内建350瓦功率。
![]() |
Logos Tower瘦瘦高高的箱体,材料用的是铝合金,顶部有镀金饰板,增添了喇叭的高贵感。底部还有一个漂亮的金属底座,向外延伸的四只脚,增加了底座的稳定度。 |
![]() |
Logos Tower是两路电子分音的主动喇叭,加上无线接收模块,只要把USB发射器装到计算机上,马上就可以让计算机与Logos Tower连接起来,轻松享受音乐。 |
基本上Logos Tower是完整的音响系统,两路电子分音的主动喇叭,加上无线接收模块,只要把USB发射器装到计算机上,马上就可以让计算机与Logos Tower连接起来,轻松享受音乐。不过Goldmund还保留了数字连接的端子,搭配Goldmund自家数字前级最好用,可以透过前级控制音量。可是如果不是使用Goldmund前级呢?那最好DAC本身有数字音控,不然没办法控制Logos Tower的音量。
在大器国际内湖的聆听空间,代理商准备了Eidos 17 Universal Player数字讯源,加上Mimesis 16.5 Processor搭配Logos Tower,当然,USB发射器也已备便,我先从传统CD听起,然后换上计算机无线连接。两相比较,我觉得Logos Tower搭配Goldmund讯源与前级,声音的密度与重量感,比起USB无限聆听要来得饱满厚实一些,但是差异并不太大,要很仔细听才能找出之间的不同,可是多买Eidos 17与Mimesis 16.5,预算可多了许多,所以,单独看Logos Tower的价格,虽然不便宜,可是如果把数字讯源与前级的预算都扣掉,一对Goldmund喇叭加上4个175瓦的Telos后级,还有电子分音,这Logos Tower可比传统Goldmund搭配要来得省钱啊!
![]() |
大器准备了Eidos 17 Universal Player数字讯源,加上Mimesis 16.5 Processor搭配Logos Tower。 |
Logos Tower有着标准Goldmund喇叭的气质,那是一听就能明显感受到与众不同的绝佳透明度,铝合金箱体、箱体阻尼技术与机械接地加起来,Logos Tower的声音通透度,简直可以与静电喇叭相提并论。虽然是低音反射式音箱,但Logos Tower的低音反射孔摆在正前方,摆位比较容易,靠墙摆也不容易产生轰隆隆的混浊低音。一边听Logos Tower,一边与代理商聊,他们在消费者家中摆放Goldmund主动喇叭的经验也是轻松好摆,虽然很讲究地仔细调整,依然能让Logos Tower的声音更精确,但是即便空间不允许,非得要靠着墙摆喇叭,Logos Tower依然维持着很不错的通透感。
另外Goldmund主动式喇叭还有一项「秘技」,就是原厂客制化调整。假如您买了Logos Tower,想要让这对喇叭与自家聆听空间「百分百速配」,还可以透过原厂的软件调整电子分音的参数。当然,这项服务并不是自己可以随便玩的,代理商手上有调整参数的软件,透过USB连接计算机与喇叭,就能微调细部参数。怎么调?答案也不是代理商随便调,而是把府上聆听空间的基本条件,譬如长宽高与建筑材料等等,尽可能详尽地提供,代理商会把数据传给Goldmund,原厂经过计算机仿真之后,会把「适当」的参数寄给代理商,由代理商负责设定,这种客制化调音的服务可真是专业啊!
我先从CD听起,用Eidos 17与Mimesis 16.5搭配Logos Tower,听这次高雄音响展的「勿忘影中人」,清脆的吉他声,在Logos Tower上面既通透又干净,多轨录音的效果,前奏的吉他比较靠左边,右边录得比较空,而前奏快结束之前,另外一把吉他的声音混了进来,清清地播着和弦,声音比较小,但是把录音空间的层次感拉开了,Logos Tower把这种轻重远近的录音效果清楚地呈现,唱歌的朱万花小姐,可能大多数音响迷都没听过,是的,她是一位高雄在地的歌手,而且是视障者,独特的嗓音唱起思念之情,感情丰富,在Logos Tower上面听着「我穿着阿母在崛江买来的毛线衣......阿母我实在金想?.....」,讲的是远嫁他乡的女儿,思念着故乡的母亲,听着「千言万语都是为着我爱?、思念?」,不知不觉起了鸡皮疙瘩,Logos Tower不仅有通透细腻,那种音乐中的情感表达,简直像魔法一般魅惑人心。
如果视障的朱万花您不熟悉,新嫁娘思念家乡的心情您也不太有共鸣,那么听听中年大叔唱歌如何?听听李宗盛的单曲「山丘」,音乐一样由简而繁,钢琴前奏,彷佛独白一般,音符不多,却慢慢地铺陈情绪,李宗盛的歌声唱着「想说却还没说的」,吉他在最后一个字唱完之前跟了上来,拨弦清亮,右手闷音增添厚重,也让吉他的音响共鸣更显份量,这些细节,Logos Tower都轻松地表现出来,中低频量感轻松又自然,等电贝斯加入,音乐复杂了些,厚重了些,Logos Tower依然轻松自在。再来呢?电子合成器与爵士鼓,编曲越来越复杂了,但是Logos Tower依然把那种中年大叔的情绪自在地唱了出来。
Logos Tower有着Goldmund代表性的声音特征,干净、通透、轻松,那种干净甚至到了有些洁癖的感觉,中低频不追求庞大量感,而是高速度又明快的瞬时反应。听鲁普弹奏的「舒曼钢琴协奏曲」,第一个音符就来个强奏,乐团石破天惊的一击,引来钢琴火爆的呼应,Logos Tower轻松地把明快的场面施展开来,随后柔情似水的音乐,则是绵密又带着甜美的滋味。乐团的强奏与钢琴的对比,展现Logos Tower干净、通透又快速的性能,音色也带有适当的明亮感,仔细听,彷佛感受到演奏者认真地在琴键上面施展身手的表情。
「舒曼钢琴协奏曲」在Logos Tower听得精彩,不免好奇这个瘦瘦高高、尺寸不大的落地喇叭,究竟低频有多大的能耐?换上阿胥肯纳吉指挥的「萧士塔高维奇第五号交响曲」,直接播放猛爆的第四乐章,定音鼓群奋力敲打着节奏,铜管群与木管群的旋律线强劲又有张力,我拿起遥控器,把Mimesis的音量直往上加,这Logos Tower很耐操,音量越开越大,轻重之间Piano Forte的对比、号角破金之声加上紧张的弦乐群,竟然还能撑开越来越庞大的场面。大器这个聆听空间不小,还是开放空间,Logos Tower能这么耐操,已经出乎我意料之外。当然,催到一定的音量以上,要求Logos Tower能有收放自如的低频表现,自然很难,可是与Logos Tower的尺寸对照起来,这已经是非常不简单的小型落地喇叭了!
CD听完,换上计算机无线传输,这USB无线发射器的设定很简单,我用的是Macbook Pro,只要在设定/声音的页面,选取Goldmund Audio wireless,计算机就与Logos Tower连接好了。不过无线连接的时候有一个注意事项,最好iTunes的音量先开到最低,因为无线连接的时候Logos Tower等于「火力全开」,靠iTunes来控制音量,万一这时候iTunes设定在最大音量,等于让Logos Tower直接用350瓦全力输出,音量之大可是会爆棚掀屋顶的。
用无线连接Logos Tower,如果不仔细比较,真的很难分辨究竟CD或是无线传输比较好。我用「勿忘影中人」的高解析音乐档案与CD比较,这高分辨率母带还更胜一筹。如果真的要讲两者的差异,我只能说CD密度较高、线条比较干净又有张力,而无线传输比较温柔软嫩,但实际上是Logos Tower两种连接方式来听,都是高水平的表现,而且都有Goldmund那种干净、通透、甜美的声音特质。
我刻意选依瑟利斯演奏的「舒曼幻想小品Op.73」,因为我正在准备依瑟利斯的音乐会前导聆,找到机会当然要用优质的音响系统听听看。依瑟利斯的演奏有一向坚持,就是使用羊肠弦,大提琴的音色显得更软质、更温暖,拉奏起舒曼的幻想小品,质地绵密,在Logos Tower上面听来柔情似水。换上「The Art Of Jacqueline Du Pré」,一样的舒曼,杜普蕾拉奏,钢弦的大提琴加上杜普蕾有个性的诠释,张力更强,而在Logos Tower上面比较这两个录音,可以比较的细节还真多,像是钢琴,杜普蕾的录音就更为突出,但依瑟利斯则更内敛自然,相对的,杜普蕾的版本显得个性十足,自由奔放,而依瑟利斯的版本却更为成熟稳重,往内收的情绪更显出大提琴演奏者的控制力。谁拉得比较好?我不管,我都喜欢,用Logos Tower来听,更能听出两者的差异,更进一步接近录音现场。
从超凡的Apologue Anniversary,到相对入门款的Logos Tower,Goldmund这场「数字、主动、无线」的革命,显然越来越热烈了。就这么一对Logos Tower,配上USB无线传输,就是完整又精致的音响系统,这般「极简」、「美声」,加上Goldmund的工业设计,原来享受Hi End可以这么简单又容易啊!
![]() |
1?丝质软半球高音单体。 |
![]() |
6.5?中低音单体。 |
器材规格
型式:无线主动低音反射式落地喇叭
单体:1?软半球高音单体×1,6.5?中低音单体×1
频率响应:40Hz~25kHz
内建功率:175瓦×2(每声道)
尺寸:21.5×15.5×109cm(W×D×H)
重量:35kg(每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