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谷光 阅读数:6191 发布日期:2015-09-10
记得今年一月英国Chord总裁John Franks来台介绍旗下两款Chordette新产品Index数字流网络播放器与QuteHD数类转换器时,他曾说过,Chord是一家积极求生(Striving)而非幸存(Surviving)的音响厂,如今一年将要过去,此话犹言在耳,前阵子他们又推出了Chordette等级的全新MX系列,共有SX扩大机、TX耳扩、IX数字流网络播放器以及QX数类转换器四款,其中IX延续来自Index的技术,而QX则是由QuteHD衍生而来,由此可知,John所言不假,Chord真的一直积极在为自己找商机、拼生机!
细说族谱
过去我们习惯把Chordette当作一个系列,但在以Chordette为名的MX系列推出后,入门的Chordette很明显与高阶的Choral以及旗舰的Reference分列为产品在线的三个等级,而且产品尺寸与等级一致,越高阶体型越大。在QuteHD之前,Chordette本来就有Gem(含蓝牙与USB)与Peach(含蓝牙、USB、S/PDIF与TosLink)两款数类转换器,但最高仅支持16bit/96kHz(S/PDIF),所以才会有支持高解析的QuteHD诞生。不过,既然QX原自于QuteHD,那么QuteHD又是何来呢?
一般数类转换器无论支持S/PDIF、AES/EBU或USB数字输入格式,都需要接收与转换两种芯片,各家各凭本事选用市售芯片来设计电路,可简单也可复杂,其中讲究者大多会将USB分开独立处理。然而更高阶的做法却是采用一个DSP(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或FPGA(场域可程序化闸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组件来处理,但这种作法很少见,因为无论哪一种都需要厉害的数字设计人才来自行改写内部程序,而Chord很幸运,自1996年开始就与人称数字领域的设计天才Robert Watts合作,以FPGA的方式开发数类转换器,过去高阶的Red Standard CD唱盘与知名的QBD76数类转换器,都是他的代表作。
Chord使用FPGA的数类转换器除了有过去的Indigo与DAC64外,还有Choral QBD76,几个月前才升级为目前最高阶的QBD76 HDSD,开始支持高解析(HD)与DSD编码音乐。作为入门的Chordette,碍于成本考虑,Gem与Peach显然都没采用这种高阶作法,但这次的QuteHD很意外的采用了FPGA。换句话说,采用相同技术的QuteHD与QX正是自QBD76 HDSD一脉相传的直系血亲。
顶尖的数字技术
打开QuteHD上盖,可以看到里面电路极为简洁,因为这是一台纯DAC,既没有蓝牙接收也没有音量控制,而FPGA芯片采用与QBD76相同的Xilinx Spartan系列制品,但型号由XC3S400改为XC3S200,前者共有125万个逻辑闸,而后者只有50万个,其中作为核心的数类转换由Robert Watts亲自操刀,所以在电路板上可以看见「Designed by Rob Watts」的字样。在S/PDIF部份,同轴(BNC端子头)可以接收16-32bit/32-384kHz的讯号,TosLink最高则为192kHz。而USB部份先透过内建FIFO缓冲内存的CY7C68013A芯片接收,采用等时(Isochronous)的异步(Asynchronous)传输方式,再由FPGA切换输入端、统一给予时钟讯号并处理译码、数字相位锁定回路(PILL)、RAM Buffer控制、WTA滤波以及数字模拟转换。所谓的WTA滤波是Watts Transient Aligned的缩写,为Robert Watts开发的独家数字处理运算技术,能在滤除原始讯号中的噪声时,同时保留瞬态时间的精准度,QuteHD采用第三代WTA,里头用上10组DSP运算,精确度高达10,240阶(Taps)。这么说读者可能还是没概念,数字滤波所谓的阶数越高表示精确度越高,Chord当年优于一般256阶DAC的DAC64现在看来不过也才1,024阶,而目前旗舰的QBD76 HDSD则使用18组DSP,精确度高达惊人的18,432阶。注意到了吗?不同于一般的FPGA Chord还融合了DSP的使用,难度更高。
脉波阵列数字模拟转换器
当PCM与DSD编码的两派支持者还在为熟优熟劣争吵时,Chord让QuteHD同时透过USB支持两种解码,而这项继承自QBD76 HDSD的能力采用了两样独特技术,一是由当年直接参与制定SACD规格、目前为Playback Designs创办人的Andreas Koch所开发的「DSD over PCM」(DoP)技术,正因为有这样技术才成功让USB成为传输DSD档案的可能规格。另外则是Chord自己开发的「脉波阵列数字模拟转换器」(Pulse Array DAC),能直接以1bit处理DSD数据,而非转为multi-bits。不过,QuteHD虽然采用与QBD76 HDSD相同的第五代,但却是简化版,Chord称之为「4E Pulse Array DAC」,只使用4样元件(four-elements)构成。使用脉波数组构成的数字模拟转换核心有什么好处?首先能保有极低的时基误差与数字底噪,而且拥有极低的总谐波失真却没有奇数谐波失真,让声音带有模拟韵味,在小音量时还能拥有高解析力。至于模拟部份,Chord以简单、直接为原则,让声音尽可能保有透明感。
![]() |
外观 QuteHD外观简洁,上方一个圆形观景窗,除了可以看到内部电路核心的FPGA芯片外,还会依功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
享受DSD要先准备一番
要将QuteHD作为USB DAC使用,只要依照自己的操作系统版本安装Chord所写的驱动程序,即可播放所有PCM音乐档案,但如果您想要尝试播放DSD档案,那就得先准备一下,准备什么?首先当然是DSD音乐档案(我相信一般人都没有),而我们也不可能从SACD Rip出DSD档案,所以只能上网购买、下载。接着是播放软件,在PC上官方建议使用HQPlayer或J.River Media Center,其中J.River要17以上才有支持;那么Mac呢?官方建议使用Audirvana Plus或Pure Music。以Windows 7透过J.River Media Center 18实际测试,QuteHD的确能够直接对应DSD档案,不会有转为PCM的情况产生。
就像听大系统一样
首先将QuteHD以模拟输出接驳ADL Esprit,取其耳扩功能使用,透过耳机聆听,不论PCM或DSD音乐档案的规格为何,声音表现都让人大吃一惊。QuteHD拥有十足干净的声底,声音不仅扎实还充满能量感,拥有绝佳的的声音密度,而且整体有一股难以言喻的透明感,虽不特别解析,细节却非常丰富,乐器与人声的质感都表现得很出色。高频透明、清亮;中频厚实、饱满,中气十足;低频又沉又重,下潜层次清楚,具有难以忽视的存在感。其中最让人难以置信的就是规模感,明明是听耳机,却有坐在皇帝位听大系统的感觉,相当不可思议。
![]() |
内部 因为是纯DAC,而且几乎全部功能都包含在一颗FPGA芯片中,所以内部电路极为单纯。 |
干净、透明、凝聚
那么在真的大系统上又是如何?以结论来说,整体表现与耳机听感相当一致。以Alice Sara Ott的「Beethoven」(DG 4779291,环球)为例,钢琴琴音纯净、色彩丰富,但却带有一股透明的质感,真要以言语具体形容,那就像透明水彩的感觉,与一般听到的钢琴不太一样。而且音粒特别凝聚,弹跳特别轻盈、灵活,但却又不是没有重量感,那低音键不仅够沉,残响与下潜层次更是干净、清晰。这种「干净」加上透明质感,让音乐听起来特别利落,毫不拖泥带水。因此换上「肖邦:四首诙谐曲、24首前奏曲等钢琴作品」(DG 4779993,环球)时,里头「第二号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的快节奏就显得更为明确,每个琴键落下都像没有丝毫犹豫般肯定,听起来铿锵有力,特别具有说服力。即使换上蔡佳?的「巴赫·郭德堡变奏曲」(TTM0021,响韵),趋缓的节奏表现也依然明确,抒情却不过度,而是带点理性。
刻划真实感的细节
![]() |
参考软件 「The Allman Brothers Band At Fillmore East」是一张现场演唱录音专辑,可能因为麦克风拾音位置的关系,造就了这张专辑中由右向左斜入的特殊音场,所以聆听者就像处于舞台右前方一样,非常适合用来检视系统定位与音场再现。 |
另外,上文我说过,QuteHD并不特别解析,可是细节却很丰富,这点也可以从这张钢琴演奏录音中明白感受到,因为平常会特别注意到的现场杂音,现在都变得非常鲜明,这或许是因为QuteHD的声音表现保有Chord器材一贯「干净」的特质所致,由于背景与乐音本身都很纯净,所以空间中的杂音便自然浮现,使音乐增添了真实的临场感,所以当我在听现场录音专辑时更具有加分作用。以The Allman Brother Band在Fillmore East的现场录音专辑为例,现场的氛围比平常听起来更加强烈,尤其第三首Stormy Monday,不但空间具体,还能清楚看到歪斜音场中乐手们的位置,加上来自观众的琐碎声响,画面再明确不过了。
充满生命力的能量感
我们常形容好歌手用生命在唱歌,不过系统如果少了「能量感」,要听见歌曲中的生命力是几乎不可能。关于这点,QuteHD的确让人刮目相看,因为它的声音饱满,充满能量感,使歌曲听起来情感丰沛,加上声音特别干净,更能轻易打动人心。在Damien Rice最经典的「O」专辑中,除了歌声充满感情外,不时还可以听见吉他弦与音箱振动所产生的共鸣,而且充满力量,低鸣更是直接传达到听者的内心,让人感觉自己的心也跟着共振。您或许会问,只是一把吉他,有这么强烈吗?不,我必须说,换上「Faro」专辑时,那才叫「强烈」。一把钢弦吉他搭配大提琴,刚柔并济,每当琴弦拨弹时,钢弦铿铿作响,强劲有力,而大提琴琴弦不同于钢弦的质感与音色,Q弹有韧性,琴音共鸣充满木头味,低频声波就像海浪一样阵阵袭来。没错!QuteHD的声音表现就是给人这么明确的感受。
![]() |
背板 背板有BNC同轴与TosLink两组S/PDIF数字输入,以及一组USB输入,模拟输出则有一组RCA。因为QuteHD没有任何按钮,所以讯源输入选择交由里面的FPGA自动处理,优先级为USB第一,同轴第二,Toslink最后。 |
不只有可爱
十万元以内的数类转换器很多,但能同时读取PCM与DSD档案的恐怕只有Chord Chordette QuteHD,所以它卖得贵吗?一点也不会,光是它所使用的技术就已经超过目前的售价,所以它不仅是Best Budget的器材,更是一台Best Value的数类转换器,别看它形体一如名字小巧「可爱」(Cute),实际上却是这个价位带中一头狠踩竞争者的猛兽。
器材规格
类型:数类转换器
推出时间:2012年一月
谐波失真:103dBV
讯噪比:115dBV
动态范围:118dBV
外观尺寸(WHD):160×70×40mm
重量:0.4公斤
参考器材
讯源:NAD C 546BEE(作转盘)
扩大机:ADL Esprit耳扩、BMC AMP CS2综扩
喇叭:Canton Vento 890.2 DC
线材:DIVINI PT-X电源线
焦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