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rbeth旗下产品的型号虽然不多,但针对不同的空间大小与使用需求,Harbeth都有提供相应尺寸的喇叭来满足不同用家的需要,像是这款M30.1便属于尺寸较大的书架喇叭,低频延伸可达50Hz,我觉得在中型甚至中大型的空间中都能胜任,如果低频处理得宜,M30.1搭配小功率扩大机也可以在小空间里使用,算是一款进可攻、退可守的多用途中型书架喇叭。
SACD与DSD领域的重量级品牌Playback Designs,也开始将触角从数字讯源伸向模拟放大的范畴,推出了扩大机产品。不过,Playback的思维不太「单纯」,他们的新机型并不是单纯的扩大机,而是一部兼容DAC功能的综合扩大机,并将其装载在和原先MPD-3 DAC差不多大小的机箱里,让用家享有Playback领先的数字技术,又能拥有260瓦的驱动力,可说是一机满足了各种用家的需求。这部新机型便是IPS-3 DAC综合扩大机。
如果您是追求宽阔、深远、通透音厂的爱乐者,而且在动圈喇叭当中找不到您喜欢的器材,那么您一定要试试静电喇叭。我当年也曾经迷恋过静电喇叭,这次温习Martin Logan Theos,又找回了想拥有静电喇叭的冲动。
翻开音频发展的历史,不得不提的一章就是数十年前BBC研究计划中所涉及到的制造回放真实声音的音箱。BBC对此胸有成竹,他们清楚地知道如何真实地回放声音,而多数商业化的音箱在这方面做得既不足够准确、也不足够标准,为此他们开发了数款音箱用以进行这方面的研究。
来自德国成立于2009年的B.M.C.,在音响领域还算是年轻新秀,但实际上是由音响界老手合力打造的Hi End品牌。譬如公司总裁Carlos Candeias,20多年前就在德国成立Candeias音响,为日本品牌C.E.C做音响设计项目,例如颇具知名度的TL-1、TL-2、TL-5100等「皮带驱动」CD唱盘都是Carlos和C.E.C的合作成果。另一位创办人Bernd Hugo也很有来头,1975成立的RESTEK音响,早年在台湾也颇具名气。
Divini Audio,这名字乍听之下有着浓厚的欧洲风味,不过其实这是台湾的自创品牌之一。Divini Audio成立的目的在于,不需要花大钱也能拥有好音质,并且提供各层次的爱乐者享受音乐所带来的美好感受。
此次我重点聆听了其Reference参考信号线,这个品牌的分类倒也简单明了,最高级就是Reference参考,还有一个级别为性价比级别,叫做Evolution进化。两个档次价格刚好相差近一倍,使得不同预算的发烧友都能找到符合预算的选择。
如果您是想要初次踏入音响领域的玩家而不知如何在茫茫机海中找寻自己所爱,那么Musical Fidelity是非常值得入手的品牌,以这款M1 SDAC认例,彻底贯彻了品牌精神,希望以出色的电路设计让用家得到同价位带中最超值的表现。
本次评测的对象是由制作管机有二十年资历的Audio Space所推出的AS-2.8i综合扩大机,在动辄数十万的真空管机之中,45,000元价格的AS-2.8i可说是较为平易近人的入门选择了。
我的印象中,上一次要把Philips和纯音响器材做个链接,已经不知是多久以前的事了。我只记得在CD刚开始发展的年代,Philips的CD唱盘颇受发烧友欢迎(它是CD的制定者之一),尤其是欧洲生产的机型。那时我承接了一部朋友的Philips CD 930唱盘,产地是比利时,这么多年来只坏过一次,承盘抽屉的齿轮因年久而脆裂,修好之后到现在都还能正常工作,非常耐用。这让我对Philips的印象一直很好,只不过Philips没有做很多音响器材,后来我会买的Philips产品,大概只有家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