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FiPlay影音平台 阅读数:70 发布日期:2025-07-17
由于自己喜欢的原因,长时间以来还是接触过不少Hi-End级别的产品了。俗话说:“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所以,虽然不能实际拥有这些昂贵的Hi-End器材,不过好歹也在经销商处、音响展上、朋友家里听过或者试用过它们。
当然,结果也是非常煎熬和无奈——一方面被它们的好声音勾得心痒痒的,一方面又为自己囊中羞涩,无力将它们挨个请回家而无比遗憾。
超乎想象的名贵
然而,尽管有了多年来这样的心理铺垫,这一次接触到的这款贵到让人崩溃的器材着实让我破防了。你能够想象一台前级放大器竟然海外售价超过10万欧元、高达10.6万欧元吗?按照最新的汇率牌价简单换算下来竟然接近90万人民币!这未免有些太疯狂了吧?
我必须承认,全靠经销商的信任和大度,这是我试过最贵的前级放大器。如果按照发烧界在器材搭配时的惯例,要匹配如此昂贵的前级放大器,信号源、后级放大器、音箱每一样的价格都不应该低于它,再算上周边的线材和附件,全套系统的总价格应该接近500万人民币,足足是一线城市一套房的价格。再算上放置所有器材的那套房要花的钱……唉算了,我们还是就谈器材吧……
有专业器材的经验基础
这台名叫Masterline 8的前级放大器来自瑞士的HSE品牌,品牌创立于1987年,总部位于苏黎世。品牌的创始人名叫Robert Huber,于1981年进入另一个瑞士Hi-End专业品牌Willi Studer AG工作,而且一干就是33年。所以,HSE这个品牌在那期间其实算是他的“副业”。
在Willi Studer AG旗下,Robert Huber从检验部门一直干到产品研发主管,并且以总工程师的身份专门研究数字-模拟/模拟-数字转换,可见其技术水平着实不低。2015年,Willi Studer AG品牌被Harman International公司买下之后,相关部门逐步被关闭。在失业的压力之下,Robert Huber并未沉沦,而是转而拓展自己的“副业”,终于把HSE品牌打造成了超越自己老东家的瑞士新贵。
当初在Willi Studer AG品牌时,Robert Huber主打为舞台现场或录音室设计器材,但在HSE品牌他却转向家用产品,所以HSE品牌的器材不仅在外形上,在内部设计上也有专业器材的严谨、功能丰富和高效率的特征,首款产品Masterline7唱头放大器就是很好的例子。
与同厂唱头放大器异曲同工
Masterline 7 的研发历时三年,其基础是Robert Huber之前设计的一款高性能录音棚麦克风前级放大器。这款麦克风前级放大器的成本非常高,以致于很难推广到家用市场。于是,经过Robert Huber改造之后,Masterline 7于2019年正式推出。
Masterline7采用非常彻底的双单声道设计,左右声道完全独立,有各自的增益、阻抗与容抗调整,内部使用纯甲类全平衡线路,所有元件都是分离式元件而非OP放大器,一律只采用ELMA、Goldpoint、NKK、Panasonic、WIMA、Neutrik与Schurter各大品牌的元器件,且全部经过手工挑选,匹配的误差值极低。
由于继承了专业录音室音响器材的基因,Masterline7的功能丰富而且完整,规格数据也十分惊人。举例来说,其总谐波失真厂家就标为“不可测量”,可见其失真控制已经达到了极致的水准。
Masterline7是纯手工打造,3个月时间最多生产10台,所以一点也不便宜,基础款近90000美元,简单换算下来大约是65万人民币;可变EQ款更是超过10万美元,大致可以换算为74万人民币左右。所以,作为新品的Masterline 8价格更加高昂也就不奇怪了。
复古的豪华外观风格
从整体构架上来看,Masterline 8与Masterline 7保持一致,均是主机+外置电源+专用机架的设计。从外观设计来看,两者的主机也几乎一模一样,均是香槟金色的铝锭铣削成型机身,表面作玻璃珠喷砂处理后再进行阳极氧化,旋钮表面、旋钮指针、面板两侧的抛光面均镀有24K纯金,闪闪发光,豪华气息浓郁。有一说一,作为一个瑞士人,Robert Huber的这种设计审美的确正中亚洲地区的喜好。
从面板布局来看,可以猜到内部是标准的左右双单声道镜相对称设计。面板正中最显眼的当然是两块长方形的模拟指针式音量表头,显示输出端电平,不光是看着漂亮,也可以很直观地观察到左右声道的平衡是否准确。
面板左右两部分各有一只较大的旋钮,分别控制信号源选择和音量。这两只旋钮由ELMA品牌提供,可遥控操作,通过伺服电机驱动。音量调节范围+10dB-无限,高达47级步进准确调整。左右大旋钮外侧又各有两只小旋钮,分别用来调整左右声道的均衡电路高/低频,这样精细的调整方式也不是普通前级放大器能够达到的水平。同时,面板左部设计有6.35mm耳机输出插孔,右部对应的位置是小型的左右声道平衡旋钮。
另外,面板上还设置有左4右2共6只复古味十足的拨杆开关,分别用来启动/关闭均衡电路、相位反转、静音、模拟表头亮度、模拟表头显示量程等等功能,同样比普通的前级放大器强大很多。
双单声道纯甲类
背板上,Masterline 8备有8组全平衡立体声XLR输入端子和2组全平衡立体声XLR输出端子,每组输入通道的增益均可调,范围为6dB-35dB。另外,如果你还想进一步玩玩数字/模拟转换功能,厂家还为Masterline 8提供外接同样是瑞士品牌Weiss定制的数字/模拟转换器的功能。有意思的是,Weiss品牌的创始人Daniel Weiss也曾在Willi Studer AG品牌旗下搞数字音频设备研究,严格来说是Robert Huber的前同事,后来自立门户创立Weiss品牌。如今Masterline 8又将两位音响前辈的努力融合到一起了。
据厂家介绍,Masterline 8内部除了左右双单声道高电压设计之外,还采用了12个独立的纯甲类增益级和2个零欧姆纯甲类超低噪声动态余量放大电路,配合伺服模块,以保证尽可能最好的音频性能。本机的所有电子元件都是手工选择的,使用了ELMA、Goldpoint、NKK、Panasonic、WIMA、Neutrik、Schurter等品牌的优质元器件,最大误差仅为0.1%。同时,Masterline 8的总谐波失真仍然标注为“不可测量”,让人心生敬意。
另外,内部的信号通道均使用厂家专利的特氟龙表面纯银导体连接线,外置电源中的环形变压器也是厂家特别定制。Masterline 8底部有3只脚钉,正好可以对应放置到专用金属底座的3个凹坑之中,底座下方又有3只可调机脚与承重平台接触,实现稳定而扎实的避振效果。老实说,配有专用底座的前级放大器我也是第一次见到,开眼了开眼了。
HSE品牌声称,旗下每台设备都通过了为期2周的连续“摩机”,以达到最佳音质,每台设备的设计寿命至少30年。这样一说起来,可以用上这么久,是不是感觉Masterline 8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昂贵了?
前所未有的听音体验
试听Masterline 8前级放大器时,最大的一个问题是如何给它匹配到档次和级别合理的周边器材,毕竟比它更贵的后级放大器和音箱市面上并不多。所幸代理商很给力,直接把“家底”搬了出来:两台Goldmund品牌的旗舰Telos 8800单声道后级和一对Kharma品牌的旗舰Exquisite Extreme Grand Limited Edition音箱,组成了一个贵到起飞的系统。
你真的觉得Masterline 8前级放大器太贵了吗?其实一旦你听过它的声音,你一定会觉得它贵得有道理。绝对纯净、清新的声底,多到令人发指的细节和层次,再加上全频段极佳的控制力,绝对能够将你的听音体验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例如在播放马友友演奏的《巴赫:大提琴组曲》这张唱片时,大多数人会特别留意琴弦的摩擦细节和振动的真实质感。Masterline 8在演绎时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强调了琴箱的共鸣与沉稳的力道。你可以很明显地感觉整个琴声的饱满度和在空间中的形体感得到了有效地增强,稳重和冷静之中又有着独特的威严感和说服力,这是很多Hi-End前级无法同时兼顾到的。同时,琴声流畅而华丽,高贵之中又带着幽幽的哀怨,生动地体现出了乐曲的情绪。
换上《金装歌剧/100大经典曲目》,Masterline 8的人声表现可以说是妙到毫巅。无论伴奏或背景音乐如何定位,人声都被死死地固定在立体空间中,丝毫没有飘移松动之感。无论男声女声,那种咽喉与胸腔的鲜活感显得格外突出,发声部位的共鸣格外轻松自然,你完全可以感觉到歌手就在你面前不远处演唱,甚至他/她唱到高潮处头部略略晃动引起的声音细微变化也可以被灵敏地捕捉到!
试试孔泽尔指挥的《华丽威猛的进行曲》,Masterline 8的控制能力更是超实力的存在,将速度与平衡结合得淋漓尽致,各种鼓点的声音反应极为迅速,收放自如绝不拖泥带水,鼓皮瞬间反弹体现出极佳的响应能力。同时,鼓点鸣响时,密密实实的层次、庞大的规模和鲜明的立体感扑面而来,让人兴奋不已。就算是低频下潜和力量表现,Masterline 8也控制得结实老道,任何时候都没有出现脚软松散的迹象,一直强力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