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满足性能控的追求:ATC C4 Sub MK2超低音

作者:FiPlay影音平台 阅读数:78 发布日期:2025-09-20

摘 要:为了展现ATC 50周年纪念版的豪华感,C4 Sub MK2 Limited Edition无出其右地采用一致的蓝宝石靓丽漆面,同时拥有专业品质的音响工程特性,以展现毫不妥协的低频深潜效果

1.jpg


ATC在品牌成立50周年之际,推出了蓝宝石靓丽漆面的SCM20ASL Limited Edition限量版有源音箱,为搭配这款豪华且无与伦比的纪念产品,厂家为之而推出了C4 Sub MK2 Limited Edition限量版超低音,打造出专属的50周年纪念版的2.1声道有源音箱系统。为了展现ATC 50周年纪念版的豪华感,C4 Sub MK2 Limited Edition无出其右地采用一致的蓝宝石靓丽漆面,同时拥有专业品质的音响工程特性,以展现毫不妥协的低频深潜效果,其在释放最低频时依然表现出极高的分析力和清晰性,为音乐和影院爱好者提供绝佳的音频体验。

图片

如果用户了解ATC厂家,应该对其产品的市场定位和输出策略有一定的了解。作为横跨专业和民用两大领域的音响厂家,ATC不少民用产品都以专业领域的产品为根基,因此你会发现某些型号都会再次出现在民用发烧产品上。另外,ATC某些音箱型号会推出高阶的豪华特别版,例如开头介绍到的SCM20ASL Limited Edition,紧接着ATC会针对更广泛的发烧市场推出“经典版”的无源SCM20PSL和有源SCM20ASL,以相对实惠的价格满足市场上更多的追求者。而事实上,这种方式在C4 Sub MK2 Limited Edition上均有体验,由于其属于限量版产品,因此卖完即止,很多用户则无法体验,为此ATC针对更为广泛的发烧市场,推出“基础版”的C4 Sub MK2,不但同样拥有出色的深潜性能,而且价格方面更加实惠,对于更加专注于性能表现的用户,拥有12英寸低音单元的C4 Sub MK2是非常吸引的。
图片
图片

拥有卓越的低频性能

ATC以其标志性的高输出、低失真音频工程而闻名于世,并在50多年来深受音乐家、工作室、现场音响工程师和音响发烧友的信赖,厂家很自豪地宣布推出C4 Sub MK2有源超低音产品。C4 Sub MK2旨在将驱动单元和电子工程的最高标准融合到一个系统中,它结合了全新专有的ATC 12英寸SS75-314SC低音驱动单元,由新设计开发的300W AB类放大器提供动力,为发烧友音乐和电影爱好者提供卓越性能及水平的超低音。C4 Sub MK2超低音的所有组件全由手工制作,并在英国斯特劳德的ATC生产总部内安装。

图片

全新ATC低音驱动器

SS75-314SC是首款专为ATC超低音系统打造的驱动单元,由研发团队开发,可再现低音炮最低四个八度音阶和音频带。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该设计利用了ATC标志性的长间隙/短线圈配置,以达到其自然的极限,具有超长的30mm磁隙,周围环绕着6英寸/150mm N48M钕磁铁,这是ATC第一次完全重新设计的磁路系统并采用了新的橡胶圈环绕以实现高偏移能力,新的星形轮以优化顺从几何形状,以及高流量音圈通风以实现低噪音和压缩。

图片

全新300W AB类设计针对新单元的要求进行了精确优化,从而产生快速和富有动态的低音,更重要的是音染非常少。背面拥有两个平衡线路输入为立体声或AV/家庭剧院系统提供连接,而两个平衡输出可用于主声道立体声音箱或通过“菊花链”连接多个低音炮。低通滤波器为模拟四阶Linkwitz-Riley,具有滤波器频率选项,可确保与主音箱的最佳整合。此外,业界标准80Hz低通滤波器和“关闭”选项(用于外部处理)还配备极性开关、可变180°相位调整和超过21dB范围的步进衰减器,以实现精确电平匹配。C4 Sub MK2以精准方式扩展延伸深沉的低音频段,对于其他频段不构成重叠干扰,除了能与ATC主音箱外,还可以与其他品牌主音箱完美搭配使用。

图片

箱体方面,C4 Sub MK2拥有70L容积,面板厚度达到25mm/1英寸,内部拥有重型支撑,箱体同样在ATC音箱工厂手工制作和完成。它有标准的Cherry樱桃木、Black Ash黑梣木、Walnut胡桃木和Oak橡木实木饰面(花梨木/玫瑰木),也有缎光黑和缎光白饰面等等。

图片

深潜的威力轻松展现

现场在声之岛进行测评,结合SCM20ASL Limited Edition限量版有源音箱进行搭配使用,解码前级放大器为Playback Designs MPD-8AI,音源为法国Métronome AQWO 2多功能播放器。尽管C4 Sub MK2并没有很多朋友想象中拥有更大的低音单元和超高功率的驱动输出,但该低音炮却呈现出非常扎实和充满质感的冲击力,以及能轻松缔造出在空气中涌动的能量感和推搡感。

图片
图片

例如在播放现场爵士录音,贝斯和鼓声的厚度明显比不使用C4 Sub MK2时在厚度和透明度上要好上一截,有炮之下明显整个音乐的底子更加稳重和“有根基”,贝斯和鼓组都是节奏组,虽然走的是低频,但依然展现出该有的弹跳质感和深沉的下潜力。可能有朋友认为测试超低音需要哪些超级大动态和富有冲击力的乐章,但我个人认为,一些本来就不太多低频的录音,如果通过高素质的超低音能轻松再现录音应有的微动态、能量感和下潜深度,这种惊喜感一定溢于言表。

接着播放穆特的《Across The Stars》演奏专辑,如果在不加入C4 Sub MK2超低音时,整个音场的渲染力和饱满感都明显打了折扣,尽管聆听的现场不是很大,但低音炮的频段弥补确实让我听到了更丰富和更具质感的声音,每当关掉C4 Sub MK2超低音后我都发现我已经无法回去,即使电平调得比较小一点下,我个人听感依然觉得“有胜于无”。不但整个交响环境下音乐下盘更加沉稳,而且各种细节更加立体呈现,音质也更加扎实和绵密有力量。

图片

在继续播放《马勒第五交响曲》,铜管从音场深处展现,音乐的深度非常厉害,即使是小喇叭的吹奏时,几乎录音好像没有超低频的频率,但使用C4 Sub MK2超低音后,我发现超低频依然存在,不但振膜在振动,听觉上能感受到一些微细的动态,以及空气中蕴含的能量感,轻松把整个音场的深度和广度得展现,充分释放录音中即使最为微细的低频元素。

凭借出色的性能和丰富的可调选项以及相对实惠的价格,C4 Sub MK2超低音成为众多立体声用户追求深层低频再现的好选择,即使从绝对值性能来看不及很多更大口径和过千瓦输出的超低音,但C4 Sub MK2超低音凭借ATC全新的性能标准和一流的低频质感体验,为用户带来与主音箱无缝结合的绝好搭配。如果你正打算为自己的书架式音箱构建2.1声道的全频段体验,C4 Sub MK2超低音是非常不错的选择,若你所使用的正是ATC书架式音箱,那么C4 Sub MK2就是最不二之选了。


技术参数:

● 单元:ATC 12英寸SS75-314SC单元

● 功放类型:

基于接地源MOSFET AB类功放,

对流冷却

● 输出功率:300W8Ω负载)

● 总谐波失真+噪声:

<0.003%/-90dB100Hz300W

8Ω负载,带宽90kHz

● 平衡输入:

2个后面板安装的母XLR接口,

2号针脚为火线

● 输入共模抑制比(CMRR):

90dB,频率200Hz

● 输入阻抗:20kΩ(差分)

● 平衡输出:

2个后面板安装的XLR公头接口,

2号针脚为火线

● 输出阻抗:100Ω(差分)

● 频率响应:

<2Hz-3dB-320Hz

-6dB,由面板控制的LP滤波器设置)

● 低通滤波器:四阶Linkwitz Riley

● 增益控制:0+6dB+10dB

● 电平控制:

0dB-11dB,步进1dB

使用增益开关时,总范围为21dB

● 相位控制:0-180°参考输入

● 极性控制:同相/异相参考输入

● 限幅器:

ATC有源场效应晶体管(FET

瞬时增益衰减

● 灵敏度:

满功率时1.55Vrms

(单通道驱动,增益0dB,电平0dB

● 电源输入:220-230V115V-出厂设置

● 功耗:

空闲8W/14VA1/8功率170W/230VA

满功率500W/600VA



推荐商家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