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随便按五个钮中任何一个作快捷设定,显示窗会出现D1、D2、Name、Dim等四个选项。按D1就是显示窗上方那个Wrms 显示,按D2就是显示窗下方那个Wpeak显示,按Name就是刚开机时显示窗所依序显示的那三样东西,按Dim显示窗就会在2-15秒之内黑掉。无论按D1或D2,显示窗的功率指示会按照0Wrms、0Wpeak、0WHpeak顺序显示。0Wrms显示的是连续输出功率、0Wpeak显示的是最大功率、0WHpeak显示的是播放时曾经出现的最大功率,那个H就是Hold的意思。
其实,前面那么长的操作说明有点多余,按照原厂设定就可以使用,但我怕用家(即使只有一、二位)看到那几个小按钮会一头雾水,所以还是花篇幅来说明。聆听NHB-468的场地还是在我家开放式大空间,搭配的喇叭仍然是Fyne F1-10、AER Momentum,以及DynamiKKs! Monitor 10.15。前级则是他家NHB-108 Model 2,数位讯源emmLabs TSDX SE转盘搭配emmLabs DAC2 SE,同时也使用Weiss DAC 502。
什么喇叭都不怕
老实说我很少碰到像NHB-468这样的后级,这三对喇叭与二套DAC都很合它的胃口,根本不必挑。搭配Fyne F1-10这类声音直接无隐、低频直白的喇叭时,NHB-468可以让它变得没有侵略性,而且低频足够。搭配AER Momentum这种比较软质的喇叭时,NHB-468让它变得更雄壮、低频控制得更好。搭配DynamiKKs!Monitor 10.15时,NHB-468让它呈现的是宽广大器又直接的声音。而搭配emmLabs 2SE时,整体音乐显得气势更磅礡、声音更宽松。而搭配Weiss DAC 502时,音乐又转为带着柔性与软质。总之,无论是什么味道,都是好听的。
听我这样说,好像很矛盾,这就有如吃苹果既可以解便秘,又可以止泻一般。其实如果是腹泻,那就只能吃果肉;假若便秘,就要连皮带肉吃,所以苹果既能止泻又能缓解便秘。NHB-468也是一样,遇上低频量感多者,NHB-468的超强控制力与凝聚力可以让低频更紧密,更有形。遇上低频不足者,NHB-468的超强驱动力可以把喇叭的低频量感榨出来。遇上高频量感太多者,NHB-468的优美音质与饱满的中频段、低频段可以平衡高频量感太多的听感,同时也可以紧紧抓住发飙的高频段。我这样说很像很神,不过事实就是这样,NHB-468推起上述三对特质不同的喇叭时都很好听。喇叭如此,那二部数位类比转换器也是如此。
一切都超级
到底NHB-468有那些让人难忘的声音特质?声音密度超高,质感超爽朗,控制力超强,声音超开放,音质超好,拟真度超高,声音超饱满,音场超稳固,定位超清晰,层次超分离,瞬时反应超快。这么说好了,一般扩大机就好像一般镜头拍出的照片,影像密度松垮垮的、线条不凝聚、聚焦有点糊,没有实体感。而NHB-468就好像上等镜头,拍出来的影像不仅线条稜线清楚,密度高,聚焦精确、光线饱满,实体感浮凸,甚至好像经过后制刻意拉高对比的感觉。
如果要我以水果来形容NHB-468,那就是新鲜爽脆香甜多汁的苹果,一口咬下去喀的一声还会喷出汁来。要知道,苹果是很普遍的水果,到处买得到,不过想要买到顶级的苹果并不容易。这就好像扩大机品牌很多,但是要买到真正顶级优质的扩大机并不容易一般。一般买得到的苹果可能是冷藏的,放久了果肉都已经松垮,水分也已经流失。有的苹果虽然新鲜,但是香味、水分、甜度都不够。一般扩大机虽然也可以让喇叭唱歌,但音质好不好?推力够不够?控制力强不强?是否够中性?声音太软或太硬等等这些都是问题。
中性就是好听
或许您会怀疑,NHB-468的声音如果是上述这般,那岂不是很中性?中性会好听吗?中性不是缺乏迷人的味道吗?其实不然,中性就是把乐器、人声原本该有的美质不加料的呈现出来,这就是美味的最高境界。NHB-468所呈现的就是真正高级苹果的香味甜度,或者说是真正高级巨峰葡萄的香味甜度。想买到真正新鲜高级的苹果并不便宜,也不容易;同样的,想买到真正高级的巨峰葡萄也要有门路。想买NHB-468,不必有门路,只要有品味,舍得,口袋够深就可以一偿宿愿。
以下我举几个例子来说明我听NHB-468时的感受。先说慕特那张「Across the Stars」,许多人听这张唱片时,可能会觉得第一首的低频很难表现,很多人听起来又浓又糊,好像一个没长正的酪梨,上面小下面大,比例也不匀称。大部分人直接就归咎于录音师很烂,其实冤枉了。如果您有像NHB-468一样优质的后级,就会发现第一首的低频录得丰软之余还是保有该有的质感,就好像公主穿的蓬蓬裙,纹理花色形体俱佳。这是什么?这就是低频控制力与低频解析力、质感真实与否的考验。至于慕特那把小提琴的婉转细致、充满擦弦真实感等我就不说了。
音场拉宽拉深
再来说雨林唱片那张「青涩雨林」,NHB-468唱起来好像一下子把整个音场都拉宽拉深,而且整体的透明度提升很多,音场内虽然只有简单几个人的合唱,但那清晰真实的程度翻倍,而且细节丰富无比。我住新店,在我家,如果台北空气质量好,可以把阳明山上的文化大学看得清楚,这就象是NHB-468的透明感。而一般扩大机的透明感是什么?就像空气质量不好时,连101大楼都看不清楚,遑论看到阳明山上的文化大学。一旦空气质量好,远处的建筑山景都可以看得很清楚。扩大机也是一样,一旦透明度超好,各种细微的细节立即浮现。
此外,「青涩雨林」中的其他歌曲中,每个人声、每样乐器的形体、线条都好像涨饱的水球般,每个音符演奏出来都好像吃了大力丸,饱蕴劲道。总之,用NHB-468听这张CD,我好像是第一次听到那般新鲜。Harmonia Mundi那张拉赫曼尼诺夫与Myaskovsky的大提琴奏鸣曲(HMM902340)我经常拿来测试,可以说听得很熟。可是,当我用NHB-468听这张CD时,让我吃惊的是无论是钢琴或大提琴的尾音都比一般长,而这么长的尾音也就成功地描绘出清楚的空间感。再者,大提琴或钢琴所演奏出来的细微细节真的超多,好像一圈沙丁鱼围着一只大鲨鱼那种景象。而且大提琴与钢琴的音质超好,超像真的。
活生感尽现
Janis Ian那张「Breaking Silence」最近也常拿来测试器材,这张CD每个音响迷大概都有,但是到底您听到的是几分的表现?简单的说,如果您听了无感,觉得没什么?我大概可以说是50分不及格;如果您听了觉得声音要死不活,人声缩在里面好像大病一场,那也是50分。假若您觉得听起来虽然不错,但低频的魅力好像不够好,那应该就是70分。如果您一听就马上竖起耳朵,被软Q有弹性的低频迷住,而且可以听到音乐中的活力(虽然Janis Ian唱得很细腻、很收敛),那就对了。这张CD最重要的就是音乐中的活力,也就是音乐活生感,任何音乐、任何录音只要透过NHB-468的再生,音乐中原本存在的活生感马上展现出来,这是让音乐充满魅力很重要的因素。有些音响器材无法显出音乐中该有的活力,使得音乐听起来死气沉沉,无法打动人心。听「Breaking Silence」时,NHB-468把每首曲子都唱得活生生的,弹跳力十足,尤其「Breaking Silence」那首的瞬时反应更是迷人。
瞬时反应佳
为何NHB-468会让音乐充满活生感呢?其实这就是瞬时反应、强弱对比与声音细节三者相互加乘所产生的效果。如果没有快速的瞬时反应,或没有极细微的强弱对比展现能力,再没有很丰富的细节表现能力,这音乐活生感是无法到位的。而NHB-468的音乐活生感表现非常非常好,一般人可能只是觉得NHB-468唱出的音乐比较好听,别的扩大机唱出的音乐没那么好听,事实上这「好听」就是音乐有吸引力,而音乐为何会有吸引力?就是音乐不会死板,很活生。而最终不会死板、很活生的源头就是瞬时反应、细微的强弱对比与丰富的细节所构筑而成。
以上我所说的这些话在最近推出的「STS 40周年纪念CD」中也可以得到完全的验证,这张CD中总共有15首曲子,钢琴独奏占了五首,其余是各种音乐。我相信有些人拿到这张CD之后,听了觉得根本是很平庸的录音,没什么刺激的。没错,就是因为没有特别刺激的录音,所以才需要真正好的音响系统才能再生音乐中该有的一切,包括上述的音乐活生感。一旦音响系统不够平衡,又无法展现该有的音乐活生感,这张录音就被误解、糟蹋了。
另外还有一张CD可以补「STS 40周年纪念CD」古典音乐比较少的缺憾,那就是Accuphase的测试片,就说最新的第五张好了(其实每一张都如此),这张CD也是音响系统平衡性的大考验,只要音响系统不平衡,缺乏音乐活生感,这张CD听起来就会如同嚼蜡,一点吸引力都没有。一旦用NHB-468来播放它,音乐整个都活过来,好像乐团交给学生指挥与交给卡拉扬指挥的差距。
解药难觅
记得以前写darTZeel的扩大机时,我曾用「听了会中毒」这样的标题,现在听过NHB-468之后,我的脑中只浮现一个问题:为何NHB-468要卖那么贵?如果不是那么贵,连我都想买一套啊!现代医学进步,很多毒都有解药,但是一旦中了darTZeel NHB-468的音响毒,解药真的难觅啊!
参考器材
讯源:emmLabs TSDX SE+emmLabs DAC2 SE Weiss DAC 502
前级:darTZeel NHB-108 Model 2
喇叭:Fyne F1-10
AER Momentum
DynamiKKs! Monitor 10.15
焦点
①无论是机箱或线路都在瑞士制造组装,100%瑞士产品。
②机箱采用直立布局,底下重心处安置2k VA的环形变压器,还加上悬浮避震,让整体机箱的震动降到最低。
③声音美质中性百搭,任何音箱都可以因为它而提升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