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高雄卡隆玩出漂亮 3D 音场:试听 Lyravox Karlotta 数位主动音箱

作者:郭汉丞 图:蔡承融 阅读数:74 发布日期:2025-05-02

摘 要:这是我第二次造访高雄卡隆,位于前金区新落成的德国 Lyravox 旗舰馆,专程来试听 Lyravox 中阶的 Karlotta 数位主动音箱,我想说,机器是固定的,人才懂得调整,而在卡隆听到的 Karlotta,可以体验到音乐聆听的沈浸感,音箱完全消失在空间当中,展现宽阔自然的 3D 音场,值得有心人专程探访。

showimage (40).jpg


这是我第二次造访高雄卡隆,位于前金区新落成的德国 Lyravox 旗舰馆,专程来试听 Lyravox 中阶的 Karlotta 数位主动音箱,我想说,机器是固定的,人才懂得调整,而在卡隆听到的 Karlotta,可以体验到音乐聆听的沈浸感,音箱完全消失在空间当中,展现宽阔自然的 3D 音场,值得有心人专程探访。

艺高人胆大让音箱贴墙

不光是调出音乐聆听的沈浸感,卡隆还是「艺高人胆大」,居然让 Karlotta 几乎完全贴墙摆放,却能控制住低频驻波的影响,重现通透宽阔的音乐气势,这代表 Karlotta 性能很好,而卡隆玩 DSP 调音的功力,更是要竖起大拇指按赞。

假如在卡隆这个专属聆听空间,让我来摆放 Karlotta,绝对不会让音箱紧贴着墙壁,因为 Karlotta 的低音藏在音箱背后,而且是主动式设计,贴墙摆很难避免低频驻波干扰,可是当我开始听音乐,逐渐把音压拉大时,却没有预期中因为音箱贴墙,产生低频驻波干扰的问题,显示 Lyravox 数位主动音箱对空间的适应能力,DSP 调整的弹性很大,就算音箱贴墙摆也不怕。


showimage (41).jpg


音响工程师与经济学家搞出来的品牌

在讲到卡隆试听 Karlotta 的心得之前,先来看看德国 Lyravox 这个品牌,Lyravox 成立于 2013 年,由 Jens R. Wietschork 与 Goetz von Laffert 携手创立,Jens 是音响工程学院的教授,而 Goetz 经济学家,可以想象 Goetz 是金耳朵,专门验收 Jens 的音箱设计。

最早在慕尼黑音响展上,看到 Lyravox 的产品,与现在很不一样,当年是超大尺寸的 Soundbar,箱体也是白色的,但是外面有滚金边装饰,带有巴洛克式的风格,看起来贵气吸睛,但很快的 Lyravox 就回归两声道的道路,发展至今。


showimage (42).jpg


产品线区分好、很好、非常好

目前卡隆引进三款 Lyravox 音箱,由小到大分别是 Karlos、Karlotta 与 Karl III,符合「好、很好、非常好」三个等级的法则。

Lyravox 的设计理念,是使用最好的音箱单元,透过设计让音讯路径的损耗最低,搭配最合适的音箱箱体,兼顾音箱美观、功能与合适的体积,让器材可以融入居家装潢。


showimage (43).jpg


单元选料不手软

在单元的选用上,Lyravox 的高音与中低音单元,都是选择德国 Accuton,低音部分则是丹麦 Scan Speak,以 Karlotta 来说,正面采 MTM 配置的高音单元是 30 mm 口径的陶瓷高音,搭配双 7 吋陶瓷振膜中低音,而 Karlotta 音箱背后,下方藏着 Scan Speeak 的 12 吋铝盆振膜低音单元。

此外,在 Karlotta 音箱顶部,还藏着一颗 AMT 气动高音,借以拉出更开阔的音场高度,这个向上发声的 AMT,也是透过音箱内建的 DSP 控制。


showimage (44).jpg


独家 K-Material 音箱箱体材料

至于 Karlotta 的音箱箱体,采用 Lyravox 独家 K-Material,底板则是实心人造石,K-Material 究竟是什么材料,原厂没说,这是人家的商业机密。

不过 Lyravox 特别强调,在音箱箱体内部,还有许多 MDF 做 H-Bracing 强化,强化箱体刚性,总之,就是要让大家知道,Karlotta 的音箱箱体,从设计到制作,都很讲究。


showimage (45).jpg


内建 1,200 瓦功率

Lyravox 最有 Know-How 的特点,就是 DSP 主动数位分音,控制多部功率模块,独立驱动音箱单元,以 Karlotta 来说,内建第四代 N-Core Class D 放大模块,三音路的 Karlotta,每一声道 3 个放大模块,各输出 200 瓦功率,一对音箱就用 6 个 200 瓦 N-Core,等于内建功率合计 1,200 瓦。

N-Core 功率模块相对简单,找 Hypex 买就可以,但是在 N-Core 功率模块之前,以 DSP 做三音路数位电子分音,控制每一个独立的 N-Core 功率模块,达到 Lyravox 所谓的音讯路径的最低损耗,从数位端子输入数位音乐讯号,就直通 DSP 处理。


showimage (46).jpg


数位模拟输入界面兼备

以输入端子来说,Karlotta 有两组模拟,RCA 与 XLR 皆备,外加三组 AES/EBU、S/PDIF 与光纤,而 Karlotta 虽然是数位主动音箱,但是并没有无线功能,无论数位或模拟讯源,都是进入其中一支 Karlotta,然后再用原厂附赠的 Lyra-Link SPDIF 数位线,连接另一支 Karlotta。

由于 Karlotta 拥有 DSP 数位电子分音,搭配 Lyravox 自家开发的声学校正软件,就能够让 Karlotta 随心所欲,调整出用家想要的声音。


showimage (47).jpg


自家撰写声学校正软件

好,这就是我说卡隆「艺高人胆大」之处,Karlotta 算是中型落地音箱,可是低音单元藏在音箱后面,还敢把 Karlotta 紧贴墙面摆放,卡隆当然知道会产生低频驻波,200 瓦功率驱动的 12 吋单元,直接打在墙壁上,保证有驻波,但是 Karlotta 不怕,因为有这套 Lyravox 自家撰写的声学调整软件,让音箱适应空间的能力大增。

设定 Karlotta 的空学校正调整功能,需要搭配计算机连线,内建九段数位等化 EQ,调整精度为 0.1 dB,增减范围高达+/-15 dB,此外,设定好数位等化的参数之后,可以调整 Q 值,就是软件去执行每一个等化曲线的频率衔接,Q 值设定就大,频率衔接的斜率较高,切割比较陡峭,而 Q 值设定小,可以让衔接比较平滑,用家可以按自己的听感喜好,找出适当的 Q 值设定。


showimage (48).jpg


可以定义三组客制化设定

DSP 设定的参数,Karlotta 有三组客制化储存设定,您可以依据音乐类型,设定流行摇滚、爵士、古典,微调适当的低频量感,听音乐时直接切换 Karlotta 设定的 DSP 参数即可。

虽然我说自己不会让 Karlotta 摆放,但是卡隆为何「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硬是要把 Karlotta 贴墙摆?重点就是要告诉来卡隆试听爱乐者,Karlotta 不会占据珍贵的居家楼地板面积,不用担心音箱买回家,还要拉出一块空间,让音箱低频可以宣泄吞吐,影响生活起居动线,Karlotta 利用 Lyravox 自家设计的 DSP,配合计算机软件设定,就可以放心让音箱贴墙摆,不用怕低频驻波干扰。


showimage (49).jpg


贴墙会有低频驻波,但是 DSP 修掉了

我请卡隆开启计算机,看看 DSP 处理的等化曲线,果不其然,低频段衰减很多,可是我实际在听的时候,并不觉得 Karlotta 的低频不足,反而是饱满有力,这代表 DSP 等化调整,有效地降低低频驻波干扰,让 Karlotta 可以尽情发挥。

既然有 DSP 调整,Lyravox 的软件可以测量空间声学频率响应曲线,让您了解在特定位置上,音箱在空间的声响状态,再透过图形界面,给予特定频段补偿或衰减,修改之后,可以再次测量,对照原始曲线,了解数位 DSP 等化的效果,不过最后还是要人耳聆听,自己喜欢的音色设定最重要,测量只是辅助。


showimage (50).jpg


没有加入 Wi-fi 或蓝牙无线

不过,Karlotta 是数位主动音箱,原厂刻意没有加入蓝牙或无线 Wi-Fi 功能,我想是因为音质的考量,维持全部有线连接,这也让 Lyravox 的音箱比较不容易退流行。

因为数位串流的服务,市场变化相对较快,可是内建 DAC 规格已经够高,短时间内不会落伍,假如您有无线传输的需求,前端加上一部数位串流转盘,就能让 Karlotta 无线也能听,这样可以保留前端器材的搭配弹性,不需要担心内建的数位串流播放功能,隔几年就落伍了。

以我来卡隆试听的情况,前端加上 Eversolo DMP-A8,数位输出给 Karlotta,这样就能从 DMP-A8,选择在线或线下的音乐数据库,而我听的方法更简单,拿出 iPhone 配对,透过 DMP-A8 连线,以 Airplay2 听 Apple Music。

空间声学校正免除低频驻波干扰


showimage (51).jpg 


看卡隆勇敢地让 Karlotta 贴墙摆放,出场就来个低频猛的,听贾克.路西耶「Jacques Loussier Plays Bach: Encore!」,巴哈小赋格(Little Fugue)改编爵士三重奏,虽是简单的钢琴、电贝斯与爵士鼓,可是录音下盘录得非常好,低音大提琴量感足,颗粒凝聚,爵士鼓的冲击力更是猛爆,在卡隆听贴墙摆的 Karlotta,先听有没有额外的低频驻波干扰。

音乐开场从爵士鼓与电贝斯节奏,Karlotta 带出开阔的音场空间感,爵士鼓的鼓点颗粒饱满,钢琴垫上几个和弦带过,电贝斯反覆着顽固低音,准备迎接钢琴的旋律,赋格主题先走一遍,Karlotta 带出清爽的音乐场景,赋格越走越复杂,钢琴铺陈两个声部,再来是和弦呼应,赋格旋律拉高,爵士鼓一个过门,带入副歌的高潮,电贝斯的颗粒在 Karlotta 上面,呈现饱满鼓胀的圆润感,Walking Bass 的线条与钢琴旋律相互呼应,不错,第一首爵士三重奏,Karlotta 就唱得宽阔轻松又圆润饱满。

要开很大声才会感觉低频驻波

低频驻波呢?几乎没有影响,我试着把音量开大,推到我可以感受到若干低频驻波干扰的情况,抱歉,那样的音量已经超出「轻松听音乐」的范围,那只是在考验音响系统,而不是听音乐的正常音量。

但是如果把音量维持在「有点 High」的气氛听爵士三重奏,Karlotta 在卡隆的聆听空间,即便是将 Karlotta 贴墙摆,也几乎感受不到低频驻波的负面影响,显然,Lyravox 的 DSP 等化效果很好,而且卡隆调整的功力相当够水平,才能让音箱贴墙摆,还不受低频驻波影响。

录音室作品干净通透


showimage (52).jpg 


知道卡隆调整得不错,要来好好听音乐了,换上 John Mayer 登场,听他葛莱美获奖奖专辑「Contiunum」,听相对没那么红的「I'm Gonna Find Another You」,其实是因为我喜欢里面的蓝调吉他,分解和弦弹得真漂亮,Karlotta 带出 John Mayer 自弹自唱的样貌,我知道,录音不可能是自弹自唱,但是录音师将吉他位置略为偏左,John Mayer 的歌声居中,就营造出自弹自唱的样貌了。

Karlotta 则是清楚呈现录音室炮制的效果,歌声背后还有 Reverb 的效果,带出空间感,随后铜管加入,位置偏右,爵士鼓与电贝斯摆在中央,多轨录音巧妙地营造出摇滚乐团的舞台感,Karlotta 精确地带出舞台气氛。

现场演唱会版本更嗨


showimage (53).jpg 


还没听过瘾,换上「Where The Light Is」现场演场会版本,同样的「I'm Gonna Find Another You」,现场演唱的吉他编曲,更加丰富,技巧更复杂,Karlotta 展现漂亮的解析力与凝聚力,让电吉他跳出来在音场中央,Over Drive 的效果开得比较重,开阔的背景带出现场演唱会的场景,3D 音场的形塑,摇滚音乐会现场的气氛很热闹。

这是演唱会现场,John Mayer 可就是真的现场自弹自唱了,Karlotta 带出铜管在后方的舞台层次,而吉他与歌声则凝聚在中央,群众偶而的欢呼声,拉开音场的开阔感,但是电吉他的和弦与蓝调装饰音,收在中央,都把舞台的焦点凝聚在 John Mayer 身上。

可是现场演唱会,John Mayer 不能分身弹电吉他,所以舞台右方另一把吉他 Solo 先弹,第二段在左方的 Solo,那就是 John Mayer 了,Karlotta 在 3D 音场的描绘,左右声道的分离度,带出两把吉他在左方,一把在右方的样貌,准确的 3D 音场,就算没有影像的辅助,却能听见清楚的舞台感,Karlotta 可真有两把刷子。

听歌剧,很容易区分女高音的高下


showimage (54).jpg 


换上歌剧咏叹调,听普契尼歌剧「托斯卡」,主角托斯卡唱的「为了艺术为了爱」(Vissi d'arte, vissi d'amore),我先找到盖尔基儿(Angela Gheorghiu)的版本,哀叹人生不公的咏叹调,从柔弱的歌声开始,突然拉高,倏然落下,哀怨再三,最后哀叹「天啊,为什么要如此对待我?」。

我听得入神,但是却若有所失,感觉好像盖尔基儿唱得不是很好,虽然 Karlotta 尽力把托斯卡的哀怨惆怅,烘托出情绪感染力,但是怎么觉得盖尔基儿不是很认真唱呢?

为了验证心中的疑惑,搜寻另一个版本,找出卡芭叶唱的托斯卡,老 Philips 录音,柯林.戴维士指挥柯芬园皇家剧院管弦乐团的版本,卡芭叶一出场,即便是微弱的哀叹,厚度完全不一样,娓娓道出不曾害人,却要遭此变故,拔高之际,竟是悲凄的控诉。

Karlotta 带出强烈的音乐感染力,我一听就入戏了,彷彿卡芭叶在眼前唱着,哀叹着,值到最高点,乐池的管弦乐团,跟着卡芭叶的歌声,烘托着托斯卡的内心戏,啊,这样听「为了艺术为了爱」,可真会感人落泪啊!

晚期的塞尔金弹奏真优雅


showimage (55).jpg 


换协奏曲登场,听「贝多芬第三号钢琴协奏曲」,选塞尔金(Ruldof Serkin)独奏,小泽征尔指挥波士顿管弦乐的 Telarc 版,这个版本的第三乐章快板,速度相对较慢,乐章又是由钢琴开场,速度等于是钢琴定了调,随后的木管应和,就跟着钢琴行云流水的步伐,轻盈地走下去,小泽征尔紧跟着大师的步伐,纪录塞尔金晚期的贝多芬诠释。

Karlotta 把管弦乐团的舞台高度,带出漂亮的空间感,我想这是因为向上打的气动高音,让 Karlotta 对舞台高度的重现,显得相当自然,凝聚在中央的钢琴,塞尔金用自在的步调,不疾不徐地呈现贝多芬的快板乐章,管弦乐团的应和都跟着钢琴的速度,Karlotta 则带出清晰的乐团层次感,与钢琴乐句相互呼应,在卡隆的聆听空间,呈现开阔的管弦乐团场景。

Aida 唱得气势磅礡


showimage (56).jpg 


该给 Karlotta 最后试炼了,选威尔第歌剧「阿依达」(Aida),听第二幕的「荣耀归给埃及」(Gloria all'Egitto, ad Iside),铜管撑开胜利的欢呼号角,管弦乐团呼应,铜管继续催促,音阶逐渐拔高,撑起音乐的张力,直到最高点,合唱团与管弦乐团,在定音鼓猛力催逼下,唱起「荣耀归给埃及」。

我选了比较新的版本,2016 年祖宾・梅塔指挥佛罗伦萨五月音乐节管弦乐团的录音,从埃及民众雄伟的四部合唱,到埃及妇女的三声部合唱,接上祭司的四部卡农,Karlotta 展现了新录音的通透清晰,并且将歌剧大舞台的开阔感,在聆听空间里营造出漂亮的层次,当然,我又听听得入神了,一路跟听下去,埃及军队雄壮威武的进行曲,跟上节庆般的舞蹈,再到「Vieni, o guerriero vindice」,管弦乐团与舞台上全体合唱团,撑起胜利的雄伟气势。精彩啊!Karlotta!

来卡隆听才会知道 Karlotta 多厉害

在卡隆听 Karlotta 一个下午,我不禁在想,享受音乐,真的需要复杂的系统吗?Karlotta 只需要一对 DSP 数位主动音箱,加上一部串流播放机,就能畅游广阔的音乐殿堂,还能根据空间调整最佳 DSP 等化,不是既简单又好听?当然,发烧友可能还是爱自己玩搭配,可是对大多数人来说,一对 Karlotta 足矣。

对总编来说,以 Karlotta 的身价,要我用同样的预算,找传统音箱与扩大机,搭配出更好的音响效果,实在没把握,假如您想简单享受音乐,不想玩器材,Lyravox 是值得考虑的 DSP 主动音箱,推荐大家来卡隆试听,听过,就知道其 3D 音场描绘能力有多好。



器材规格

Lyravox Karlotta
型式:数位主动式音箱
单元:Accuton Cell 陶瓷振膜 30mm 高音 × 1,Accuton C173 7 吋陶瓷中低音 × 1,ScanSpeak 30W 12 吋铝制低音 × 1,AMT50 向上发声高音 × 1
扩大机:第 4 代 NCORE D类扩大机 × 6 部 / 每对(总功率 1,200 瓦)
处理器:双 DSP 主动分音
模拟输入:XLR、RCA
数位输入:AES/EBU、同轴、光纤
尺寸:45 × 109 × 19 cm(宽×高×深),底板深 38 cm
重量:55 kg
建议售价:128 万元

进口总代理:卡隆精品音响
地址:高雄市前金区市中一路 166 号
电话:0938-030-191
网址:
https://kalo-kl.com/


推荐商家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