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玩器材不如玩空间:访资深音响迷戴伯

作者:书世豪 阅读数:5391 发布日期:2015-11-22

摘 要:原来戴伯本来就是一位多声道AV迷,不过近年来退休了,看电影的时间也减少了,就只纯粹听两声道的音乐了。有些音响迷也许听过戴伯的名号,本刊的姊妹刊物「新视听」就曾经在12期采访过他,可见他的资历有多深。

 

进到戴伯的家中,许多音响恐怕都要眉头一皱:聆听空间就是客厅,整个空间墙面大部分被木片贴满,喇叭就摆在偌大的空间正中央,后面也没有墙,更怪的是,后面两个房间的门竟然也是打开的,难道这样不会影响声音吗?我一进门就充满了疑惑。

 

1.喇叭侧墙的处理只有简单的几片扩散板,注意到了吗?听音乐的时候CD也要用布盖起来,不然也会影响声音。
2.左边的空间则是厨房,除了木片之外,墙面也贴满了纸。重点是贴在抽油烟机上的那几片材料。
3.客厅中各种柜子所形成的空腔想必造成许多音响迷调声上的困扰,戴伯的作法是在柜子后面打洞。让声波能量不会累积在里面,不过因为实在太丑了,戴伯不让我拍,这是柜子的正面,在听音乐时,上面的玻璃窗也要打开才行。
4.右边的小空间是客房。里面也有贴了一些木片,针对反射比较严重的墙面则是以纸来处理。

 


用两声道来听多声道


因为有好音乐相伴。加上开朗乐观的个性,使得已经退休的戴伯看起来特别年轻。
看到是书架喇叭,大概会听到什么样的声音,我心中早就有底。不过戴伯这个人很妙,一开始就放了AV迷都很熟悉的DTS 9测试片。里面有「英雄」、「追杀比尔」、「怒海争锋」以及「攻壳机动队」等的电影片段,里面不论是秦王的弓箭队、打斗场面、炮弹发射,还是子弹打碎玻璃,音响效果都非常惊人。心中还正在想:原来这位音响迷是多声道玩家,这样的声音想必是加了超低音喇叭的缘故吧?没想到,我所听到的声音并没有加超低音喇叭,就是从DVD播放器经过Luxman前后级,由Polkaudio的书架型喇叭所发出的声音,场面与气势完全就是落地喇叭一般,实在令人震惊!没想到两声道竟然能比5.1声道发出还有临场感的声音!原来戴伯本来就是一位多声道AV迷,不过近年来退休了,看电影的时间也减少了,就只纯粹听两声道的音乐了。有些音响迷也许听过戴伯的名号,本刊的姊妹刊物「新视听」就曾经在12期采访过他,可见他的资历有多深。

 

戴伯贤伉俪,俗话说成功的男人背后一定有一位伟大的女性,戴伯能这样玩「空间」,戴太太的支持很重要。


客家人的勤俭持家


Polkaudio的LSi9,架型喇叭。脚架也是原厂的。
我们先来看看戴伯的系统吧!前级是Luxman的C-5,后级则是M-5,这两件器材都不是Luxman最顶级的产品,而且都用了十几年。戴伯是从前前前代理商处所购得,不过外观状况却非常好。讯源呢?就是Pioneer DVD播放机与Proceed的CD唱盘,也都不是顶级的器材,而且也都用了很多年。这么多年来。戴伯唯一换过的音响器材就是刚迎进家门没多久的Polkaudio LSi9书架喇叭,但这也不是特别昂贵的产品。这与「如此音响迷」所报导的音响迷所用的动不动就是上百万的音响器材大相庭径。个性爽朗的戴伯笑说「因为我是客家人,所以有着勤俭持家的优良传统美德。」如果器材不是真的特别好,想要戴伯花「银子」几乎是不可能。戴伯说:「说『钱』太俗气,要说『银子』,比较复古。」那戴伯是如何获致好声的呢?很简单,就是不玩器材,玩「空间」。音响迷想到的空间调整应该就是用专用的扩散板与调声道具。怎么可能不花银子?


不花银子的调声秘法


音响迷应该都不会否认「整套音响系统的好声与否,空间的重要性绝对不亚于音响器材,甚至超过」的说法,而戴伯认为市面上大部分的音响器材都已经够优秀了,音响迷听不到好声,不理想的空间才是最大的主因。戴伯的作法是以随手可得的材料布置空间,让喇叭发出的能量可以完全传递。像是几乎遍布所有墙面的木片就是取材自别人废弃的包装材料,贴在后面小空间的纸则是来自过期的月历。这样的作法有一个最基本的概念,就是空间中所有的东西都会对声音造成影响。这也是戴伯最注意的地方,像是如果小孙子来玩,戴伯一定会特别叮咛「玩具如果掉了,一定要跟爷爷说」,因为如果有塑胶玩具在这个空间中,声音就会有「塑胶」味。难怪戴伯家中如此整洁,因为这个空间已经敏感到有什么变化都「听」得出来。戴伯也现场示范动了一些手脚,然后播放同样的乐段,果然可以听出不小的差异,可见空间中的摆设与物品真的会对声音有极大的影响。


戴伯说「空间中一定有一个摆放喇叭最佳的位置,第一步就是要找出这个位置。」接下来,就是要「去除空间中的干扰」,戴伯说「干扰一多,音乐的细节就会消失,声音当然不好听。」这时就是各种不花「银子」的小道具登场的时候了!仔细观察戴伯贴在墙上的木片,其实是有各种不同大小与厚度的,用手触摸还会发现这些木片有一些并非完全黏死的,而是会受到声波而振动的,我想这就是戴伯的秘诀,就是让整个空间像乐器一样的发声。当然,接下来的细部调整更是花最多时间与耗费最多心力的部分,经过不断的思索、改善、调整、修正才得以让空间发出正确的声音。

 

 

5.木板上面的小木片也是调声工具。
6.玻璃桌也是声音的大敌。戴伯的作法是在上面覆盖厚重的布。
7.玄机其实在下面。全部用胶带贴住,防止谐振的产生。


调声的关键在「电脑」


但是很显然的,这样的作法,是需要极佳的耳力与非常多的经验才有可能完成。当我问到面对不同的空间状况或不同的声音问题时要如何解决时,戴伯的回答竟然是「一切都靠电脑」已年过耳顺的戴伯还会用电脑处理空间,真的让人颇感到吃惊。我说「原来您用电脑分析空间特性,然后再做调整吗?」没想到戴伯指着他的头说「电脑在这里」原来,戴伯所说的电脑就是他的「人脑」。他常常到世界各地聆听现场音乐会,所以很清楚的知道乐器真实的声音,音响系统发出来的声音经过他的「电脑」比对,找出差异,然后作出修正的方向,想出修正的方法。先决条件当然是要听得够多,而且耳朵还要够好才行!


看到戴伯的作法,让我想到音乐厅的调声作法。音乐厅与录音室的声学处理方向不同,录音室重吸音,而音乐厅重扩散,目的是要让声波传得更远、更均匀。所以您会发现音乐厅针对不同的演奏类型常会有不一样的空间处理,比如说钢琴独奏上方常常会有一大块声弧反射,交响乐则在乐团后方会有可折叠的反射板。戴伯的作法就是以空间来配合音响器材,而不是以音响器材来适合空间,因为若是这样,保证器材永远也换不完,因为您从错误的起点开始,怎么样也走不到对的地方!

 

 

8.这片位于喇叭正后方扩散板中央的板子是活动的,可以用来调声。
9.Luxman的C-5前级与M-5后级已经是十几年前的老东西了,不过戴伯照顾得非常好,看起
来就跟新的一样。下面是Pioneer DV676A DVD播放器(可播放SACD),左边则是Proceed的CD唱盘,后面的超低音喇叭并没有发声。


对音乐的热情永不止息


戴伯说他调声的最大原则就是「张力」,音乐只要听起来有张力大约就是成功了一半,有张力就会像是现场音乐会一般的栩栩如生。其他如动态、细节、解析、音质当然也是重点,不过那都或多或少有些主观的成份在里面,而如果没有张力,音乐听起来就不会是对的。没有张力的原因就是因为音响系统所发出的声音能量被吸掉或被遮蔽了,以致于声音听起来欲振乏力,而好的空间正是让音乐能量能完全发挥的关键。您想一想现场音乐会为何能感动人?就是那股迷人的戏剧性张力。这也是这么多年来,他会花银子卖Polkaudio LSi9的原因。因为Polkaudio的设计正确,所采用的技术也都是最先进的,不过却没有太多音响迷注意到这个品牌,实在让人有些为之惋惜。


只要一开始调音。他就常常忘了吃饭,有时候一调就是整晚,到了天亮七、八点,邻居都去上班之后,才让喇叭大声歌唱验收成果,然后再作修正,可见他对玩音响的热情,只不过他的玩法不是一直在换器材,而是致力在把空间搞好。空间要玩得好,您当然也可以花大把的银子购入市面上的调声道具,不过戴伯的成功启发了我,就是只要肯用心,不用花钱也可以有好声音!

 

 

10.LSi9喇叭采用MTM的排列,并用上了独家的翘鼻子高音,小归小,不过声音表现非常惊人!
11.LSi9书架型喇叭的设计非常特别,不但前面有反射孔,后面也有反射孔。不过后面的反孔前有一块独特的导板,能将箱体内的气流向两边排出。

推荐商家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