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Avalon Tesseract,莲花座托观音:访林先生

作者:刘汉盛 阅读数:4760 发布日期:2016-01-04

摘 要:林先生家相当大,尤其客厅是开放式设计,后端开放连着其他空间,因此「容积」 很大。这么长的空间中,Avalon Tesseract的低沈低频可以尽显,不会受到空间太小的限制。


Avalon-Tesseract.jpg
01. 这是在聆听空间中拍的,由于客厅宽度也相当够,所以庞大的Tesseract并不显得拥挤。


记得2014年TAA圆山饭店音响展吗?当时欧美国际在一楼金梅斋大房间中展出Avalon的旗舰音箱Tesseract,结果反应二极,有人认为非常好听,有人则认为不好听。认为不好听的人意见大多集中在低频的驻波太强了,导致只要有某些低频出现时,低频量感就多到吓人。而认为好听的人是因为去听时刚好没有出现低频驻波,所以充分听到Tesseract厉害之处。的确,这对Avalon目前的旗舰绝对可以在非常大的空间中展现它的雄姿。有哪对二件式音箱一声道拥有四支15?低音(二支外露,二支藏在里面) 单元、以及三千多瓦的内建扩大机呢?


还没听热就被拿走了


在音响展期间,大概有去参观音响展的人都去听过Avalon Tesseract,这其中有一个人也听了,他不仅在音响展时去听,甚至在音响展还没开始时,就已经先去代理商处听过。只不过代理商当时把Tesseract放在小房间中,根本无法听出它磅狄的音乐规模感,所以他才会在音响展时又特别去听。听过之后,他觉得很满意,于是在音响展后一直催促代理商把音箱送到他家。这位音响迷就是这次我去采访的买主林先生。其实,在音响展之后,Tesseract就曾送到我家来,可惜我还没有真正调整好,代理商就急着取走,或许就是这位林先生急着要吧?因为这样,所以我只在普洛影音网上简单po文,Avalon Tesseract的试听报告就无疾而终了,一直到现在。


其实这次来的目的主要并不是采访林先生,而是要来听Avalon Tesseract,因为在音响展时并没有听到它全面的表现,我家又还没调整好,所以这次透过代理商欧美国际黄先生,以及经销商佳盈音响张先生的安排,我来到林先生家,终于听到Avalon Tesseract在一般人家里的声音表现。老实说,我在林先生家里听到的声音跟在音响大展中所听到者,可说是一对音箱二种表现。为何会这样呢?空间与器材搭配是关键。


Avalon-Tesseract1.jpg

02. 林先生家里的客厅属于开放式设计,这是从后端的桌子往内拍摄的,桌子后面还有空间,空间的长度非常够。

03. 从这个角度,可以看到音箱后面是厚厚的窗帘,左侧墙面特别做了吸音装置,地上铺了厚地毯,天花板则没有特别处理。



顶级器材服侍


林先生家相当大,尤其客厅是开放式设计,后端开放连着其他空间,因此「容积」 很大。这么长的空间中,Avalon Tesseract的低沈低频可以尽显,不会受到空间太小的限制。不过,由于Avalon Tesseract的低频能量真的是「世间少有」 ,所以林先生是把低频量感放在-1dB的位置,这样听起来可以尽显低沈又不会有太多的低频。林先生以YBA六件式(没错,是六件式,二件主机、四件电源) Signature前级以及Signature单声道后级来搭配Tesseract,事实上这套后级只是驱动它的上半截而已,因为底下的四个15?低音单元有内建扩大机。数字讯源一看就知道是dCS旗舰Vivaldi,至于黑胶系统,大家一看就知道是Clearaudio旗舰,不必我多说了。


为何林先生会买入Avalon Tesseract呢?据他说,在买入Avalon Tesseract之前就已经透过佳盈张先生安排,听过许多顶级组合,最后还是中意AvalonTesseract,不仅是因为它的体积大小与外观设计放在家里很搭,林先生也喜欢它的声音特质。老实说,外观跟声音特质都是主观的,当很多套音响器材的声音同样都表现很好时,最后决定收货的原因当然就是主观的爱好啦!其他没做到生意的业者一定感到扼腕,其实也没关系啦!每个人对声音与外观的爱好都不同,总是会遇上知音的。


隐形音箱


Tesseract的造型非常独特,打破以往Avalon音箱的作法,全身上下由诸多斜面构成,肯定全世界只有这一对。它并不是有人戏称的大竹笋,也不是星战迷的星际大战黑武士,而是隐形战机与战舰。如果是比较有慧根的老中,甚至为把它看成莲花座托观音,这是后话。为何一个音箱箱体上要设计成几十个斜面呢?隐形战机或战舰的多斜面是要漫射雷达波,使得雷达波无法集束传回雷达接收器,达到匿踪的目的。而Tesseract也一样,这么大体积立方体如果摆在房间中,从空间六个边界(墙) 传来的反射音势必会反射在庞然大物的箱体上( 设计者Neil Patel估计大约有70%) ,造成更复杂不可控制的声波反射,而对Sound Stage的营造形成伤害。为了解决这个问题,Avalon采用计算机计算仿真,设计出最适当的斜面切割,如此一来可以把声波投射到音箱箱体的反射影响降到最低。很多人不明白顶端为何设计成尖的?那不是作怪,也不是美观,而是功能,从天花板来的反射音经过尖顶以及衔接的斜面,可以充分化解不当的声波反射。


Avalon-Tesseract2.jpg

04. 左侧墙的吸音处理做得很居家,但是有效。此外客厅的大沙发是皮的,也能够起一定的吸音效果。

05. 这是右侧墙面,上面有电视,有AV扩大机设备,这一面就没有做吸音处理,不过有放几个活动吸音板。



惊人的规格


由于体积庞大,为了便于搬运,也为了把高中低音与底下四个15?低音彻底分开,不要相互干扰,所以Tesseract分为上下二截箱体,这二个箱体是独立的,上面那截箱体的底部有三个金属锥,与超低音箱体的顶部衔接,安装时要出动好几个人来帮忙。根据原厂说明书资料,Tesseract带宽16Hz-50kHz,平均阻抗5欧姆,最低4.6欧姆,灵敏度92.5dB,性能很优。最惊人的是说明书说16-32Hz没有相位失真,200Hz-50kHz相位偏差也在4.2度与10度之间,而且群体延迟错误在16Hz时少于1.5 Milliseconds,这真是太惊人的数据了。当然,这么惊人的规格成就来自几十年来Avalon研发成果的累积。


Tesseract箱体材料并非复合材料,而是Avalon所惯用的MDF,不过因为漆工漂亮,散发出金属质感,所以会让人误以为是特殊材料制成,台湾这第一对远看是黑色的,不过如果日光充足,您就会看出其实是深蓝色的,就跟许多高级汽车的漆一样。箱体的上半截采用三个单元,包括20mm钻石高音、4.5?陶瓷中音,以及11.5?蜂巢式三明治式陶瓷中低音。钻石高音单元在中,4.5?单元在上、11.5?单元在下,形成很精确的时间相位排列,可以获得很精准的定位感。这三个单元背后都有由大渐小的管道衔接,利用这样的管道让背波自然衰减,就像是鹦鹉螺单元背管的设计。而底下那四个15?低音单元更利害,采用Isobarik与传输线式的混合设计,二个外露,二个内藏。老实说我不懂这二种设计为何能够混合?因为Isobarik需要的是密闭的箱体,如此才能达到等压效应,让背后二个单元对前面外露的二个单元产生控制作用。而传输线式却必须是音箱背后密封,管道由大渐小,内部还要有阻尼吸音材料来控制声波的阻尼,最后还要有开口。这么罕见的混合设计我以前没见过。对了,Tesseract的传输线式开口设在前面低音单元底下,半隐藏着。总之,这种低音箱体的设计也是Avalon所研发的。


低频量感可调


Tesseract内建3,200瓦AB类后级,说明书说是2,500瓦,但此间代理商说应该以本刊海外主笔李陵采访的数字为准,所以是3,200瓦。这3,200瓦后级以JFET做输入级,MOSFET做为功率晶体。4个15?的分频点设在100Hz,采用电子分音,上面那截高中低音则采用传统被动式分频网络,而这种主动与被动混血的分频方式也不多见。到底高中低音的分频点设在哪里?Avalon一向不公布分频点,就让我们自己猜吧。


在音箱后面,有一个负2dB到+1.0dB的100Hz以下音量调整,分成24段连续可调,用家可以依照自家聆听空间情况而做适度调整。此外还有Extend与Fast Transcient的调整,可以让用家选择是要低频更延伸,或速度更快,这也是适应空间的调整。音箱背面上端还有一个光感应小窗,只要手掌在那个感应窗上挥一下,驱动四个低音单元的扩大机就会关掉。如果要再度开启,只要再挥一下手掌就可以了。要注意的是,这个感应开关要有1公尺的净空,如果1公尺内背后有东西,可能就会干扰它开关。


Avalon-Tesseract3.jpg

06. 从这个角度可以看到聆听位置后面是开放式的,不过左右二侧还有分隔墙面,那二处的分隔墙面也是做了吸音处理。

07. 这就是MIT订价八万美元的Articulation console音箱线,上面有四个旋钮,第一个是2C3D的开关,其余三个分别是高、中、低音的开关,音箱线能够调整高中低音的量感,这还是第一次见到。



把四件式融成二件式


如果您仔细观察Tesseract的各项设计,推想它的设计初衷,就会发现其实设计者Neil Patel是想把四件式音箱融为二件式。这话怎么说呢?先从四件式分频点来说,一般四件式音箱的低音柱分频点大约在100Hz左右,甚至80Hz,而Tesseract的分频就在100Hz。再者,一般四件式音箱的低音柱大多采用主动式设计,内建大功率扩大机,而且电子分音,而Tesseract也正是这样的设计。还有,一般四件式的低音柱如果不是以多个8?或10?低音单元构成,就是采用几个12?或15?单元,而Tesseract选择采用4个15?单元,只不过二个外露二个内藏。上述这些设计可已窥知设计者Neil Patel的企图是想要让Tesseract发出如四件式音箱的庞大气势。


既然如此,为何不干脆设计成四件式呢?您一定会这样问。四件式音箱有一个问题必须克服,那就是低音柱与中高音柱的相位问题。由于分为四个箱体,各置不同之处,会让低音与中高音产生相位差,一般四件式的低音柱为了解决相位差问题,都设有一个相位调整,让用家凭耳朵去找出最正确的低音相位。而Avalon 的设计者则更进一步,把中高音柱放在低音柱上方,并设计出一个独特的造型,就像是以一个「莲花座」 (低音箱体)托住「观音」 (中高音箱体) ,完成了四件式音箱融为二件式的完美设计,这真是煞费苦心啊!我甚至一度怀疑,Neil Patel在设计这对音箱时,是否看过老中的水晶莲花座?而从中获得灵感。您看Tesseract的箱体斜切面多像水晶切面啊!其实,如果把中高音柱的低音分频点解除,光是上面那段箱体的三个单元就已经可以发出完整的频域了。不要忘了,那个中低音单元是11.5?,一般落地式音箱的低音单元也不过就是这个尺寸。


低频能量有如台风


在圆山音响展期间,早上还未开始之前,我曾试过Tesseract播放大鼓,那鼓声真的可以用惊天动地来形容,庞大的低频能量以非常快的速度弹出来,简直就像是强烈气流扫过身体,浑身汗毛竖立,老实说就算是四件式音箱也不一定有这么强劲的弹性与能量。从大鼓的表现中,我完全臣服于Tesseract的低频弹性与控制力。为何我会听到那么强劲的大鼓震波呢?我猜除了原本每支音箱四个15?低音单元的威力之外,还加上了空间的低频峰值混入鼓声,使得大鼓的能量增强数倍,正常状态下鼓声应该没有那么强的震撼力才对。


除了大鼓惊人的震波之外,我在圆山音响展时还听到Tesseract另三项特异功能,那就是音场宽深超级庞大、整体音乐规模感超级磅狄、承受功率的能力超级硬挺,这些「特异」 表现都是我关起门来测试的,旁人无法享受到。如果撇开空间低频驻波所造成的危害,Avalon Tesseract所发出的声音简直就如巨人般,这是以往Avalon音箱所不曾听过的。


Avalon-Tesseract4.jpg

08. 数码讯源是四件式dCS Vivaldi,前级是六件式YBA Signature,后级则是单声道Signature。

09. Tesseract的低音调整装置,100Hz以下的低频可以调整量感,范围是-2.0dB-+dB。此外还可调整往下延伸或瞬时反应快速。



精确透明细致的美


而这次来林先生家呢?老实说我听到的是Tesseract的另外一面,那是精确、透明、甜美、细致、活生、反应快速、细节超多的表现,也是细致的一面,跟在圆山饭店音响展时的孔武有力形成对比。从聆听诸多软件中,我发现林先生家里听到的中低频、低频驻波并不强烈,也不常出现,这应该是空间长度够深的关系。此外,林先生把100Hz以下的低音设定在大约-1dB之处,这也是正确的作法,如果低频不衰减,低频驻波的峰值会浮得更高,此时就会破坏音乐的整体平衡感。


在YBA全套扩大机的搭配下,Tesseract展现的高频段非常甜美,充分显出钻石高音单元与陶瓷中音单元的特色,那是华丽又纯净的高音。而中频段的乐器与人声形体并没有特别庞大,也没有特别粗犷,反而是形体大小适中、轮廓线条浮凸的表现。如此的高频段与中频段表现,我认为跟我对YBA扩大机的声音特质能够吻合。不要忘了,Tesseract 100Hz以上都是由上半截那三个单元所负责的,与下半截那四个15?低音单元无涉。所以,如果用家要改变100Hz以上的听感,除了线材调配之外,更换扩大机是立竿见影的作法。


全世界最独特的音箱线


对了,我去的那天,刚好进音坊也把这次圆山音响展初次展出的MIT Articulation console旗舰音箱线拿到林先生家试听。这对顶级音箱线拥有一个非常重的调整盒,上面有四个旋钮,可以分别调整高、中、低频量感,而且宣称可以产生2C3D效果( 二声道三度空间) 。这对超级音箱线订价8万美元,在北美已经可以买一部高级欧洲轿车,大部分音箱都还没有它贵,真是超级豪华,我那天听到的声音就是透过这对音箱线所发出者。


而在低频段的表现方面,我所听到的并非如圆山饭店音响展的那种台风级低频量感摧枯拉朽的威力,而是正常天气下的晚风。我的意思是,Tesseract所表现出来的钢琴、大提琴、Bass、脚踩大鼓等形体与量感跟一般落地式大音箱无异,钢琴低音键弦振清晰,脚踩大鼓噗噗声收束快尾音短,Bass音粒凝聚弹跳,大提琴的琴腔振动细节与嗯嗯鼻音都很迷人,低频瞬时反应干净利落,完全没有15?低音给人那种笨重的感觉。事实上,Tesseract体积740×2,210×820mm,一支净重375公斤,这个庞然大物的低频表现竟然会那么的灵动,而且解析力那么高,真的出乎意料之外。可惜当天我没带大鼓的软件,不然也可以测试一下Tesseract所发出的鼓声会不会把天花板上的嵌灯震下来。


Avalon-Tesseract5.jpg

10. Tesseract的上半截,包括一个20mm钻石高音单元,一个4.5?陶瓷中音单元,一个11.5?陶瓷蜂巢振膜中低音单元。

11. 从侧面可以看出这三个单元的安装位置煞费苦心,这是为了求得最佳声焦点与正确相位。

12. 这是Tesseract的下半部,外面只看到二个15?低音单元,另有二个隐藏在箱体里面,做Isobaric式辅助。



音场开阔,层次分明


Tesseract还有几项优点贯穿所有当天聆听的软件,那就是音质很美,解析力超高,定位精准、透明感极高,音场开阔,音场内的乐器散布得很宽广,不会挤在一起,层次拉得很开,整体听起来有一种清爽纯净的美。


除了聆听CD之外,我也随手挑了几张摆在旁边的黑胶唱片,这些黑胶都是1950-1970年之间的录音,而且是原版片,并非复刻版。林先生使用的唱放是FM Acoustics 223唱头放大器,唱头是Clearaudio Goldfinger Statement。这套黑胶系统所发出的声音高频内敛,弦乐拥有黏滞感,乐器线条刻画清晰浮凸,音像凝聚,味道相当特别。


前所未有的音箱


Avalon Tesseract是一对前所未有的音箱,它的分音器分为主动与被动分音;它的低音与中高音也分为内建扩大机与外接扩大机驱动;它的低音反射架构也是传输线式与Isobaric的混血;它的100Hz以下频域由四个15?低音单元负责;它的整体设计哲学等于把四件式融为二件式,消除四件式音箱的相位问题。这样一对设计杰出的音箱,用家所需要的就是找出适合搭配中高音的扩大机,以及驯服低频量感,让中高音与低音达到水乳交融的地步。


Avalon-Tesseract6.jpg

13. 只要内建扩大机启动,音箱下方这个Avalon标志就会亮起。

14. Avalon Tesseract真是壮观啊!


Avalon-Tesseract7.jpg

推荐商家

更多